侶俸鎮

侶俸鎮

侶俸鎮位於重慶市銅梁縣西北部,距縣城7公里,東與巴川鎮緊鄰,北與太平鎮、斑竹鄉接壤,南與平灘鎮鄰界,全鎮幅員面積51.13平方公里,地處淺丘,海拔在260-481米之間,全鎮有21個行政村、182個合作社、1個居委會,總人口3.1萬。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侶俸鎮侶俸鎮
侶俸鎮歷史悠久,地靈人傑,物產豐富。鎮域以淺丘為主,地勢平坦,地質條件較好,歷史資料無破壞性地震發生記載。侶俸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1攝氏度,無霜期298天,平均日照189天。

侶俸土地肥沃,傳統農業發達,全鎮耕地面積30766畝,2004年,糧食產量為18951噸。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等,經濟作物有柑桔、花椒等,是全縣有名的“米糧倉”。鎮域內水利資源豐富,有中小型水庫6座,有三坪塘220口,水面面積達3047畝。

侶俸交通便利,通訊暢通。距重慶主城區87公里,距縣城7公里,全鎮21個村全部通公路,社通路率達60%以上,村社公路里程達112公里,最遠的村離鎮政府駐地6公里;電話電視實現村村通,社通電話、收視率均在90%以上,行動電話等通信網路覆蓋全鎮;電力充足,可提供各類型的工業用電;銅梁至侶俸的天燃氣輸送工程正在規劃建設之中;附近有銅梁第二飲用水源的雙寨水庫,可確保生產生活用水需要。

侶俸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達。轄區內有中國小13所,其中中學1所,為縣級重點中學,中心國小2所,村小10所,學校占地面積50448平方米,4所學校建立了微機室,3所學校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學校辦學規模93個班,在校學生4379人,其中國小62個班,在校學生2564人,國中31個班,在校學生1833人,適齡兒童入率達到100%。有兩所學校達到一級辦學水平,素質教育侶俸國小獲得一等獎,走在全縣前列。侶俸鎮有中心衛生院2所,村村有醫療站。

2006年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沉心靜氣打基礎、一心一意謀發展,全鎮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增加值6889萬元;農業增加值完成590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1984萬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完成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16元,人均增收476元;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均創歷史最高水平。轄區內現有紡織基地、製藥廠、機電等企業49個,工業產值達13332萬元,從業人員達1500餘人,二、三產業發展潛力較大。

城鎮建設

侶俸鎮侶俸鎮
一是要有敢闖的領導班子。薄熙來同志講過“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加快發展,關鍵在班子,關鍵在領導”,這就要求我們黨政一班人,要保持奮發圖強、力爭上遊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創新,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於“解放思想,擴大開放”的重要論述,理解精神實質,掌握科學內涵,用豐富的理論指導實踐,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多想問題,多找問題,多謀良策,帶領全鎮人民把侶俸發展好、建設好。

二是要有科學的產業定位。我們圍繞“建設和諧侶俸”的目標,確立11333工作思路,即突出“休閒垂釣”特色,打造“以侶新路沿線為主的蔬菜瓜果種植業、以侶斑路沿線為主的生態旅遊業和以小企業創業基地為主的工業經濟”三大產業,抓好“基礎設施、場鎮面貌、民生改善”三項工程,實現“傳統型農業向現代型農業、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傳統型意識向創新型意識”三個轉變。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將侶俸建設成“鄉村旅遊樂園、親水休閒勝地”。

三是要有敢幹的創業勇氣。目標一經確立,關鍵在於落實,要在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努力實踐。就侶俸而言,凸顯“休閒垂釣”特色,著重三大產業,首先打造蔬菜瓜果產業。根據縣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規劃,把侶俸鎮列入了銅梁縣10萬畝蔬菜基地的範圍,我們擬將侶新路沿線的永樂、天星、鳳飛等村作為蔬菜瓜果基地進行打造。我們擬在2008年試點100—200畝,在種子、肥料、基礎設施等方面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同時開展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引進業主,從2009年到2010年開展大規模種植,力爭種植面積達到5000—8000畝。

在打造生態旅遊業方面,我們主要依託侶斑路沿線的青雲水庫和雙寨水庫,其中青雲水庫屬中型水庫,在去年拆除網箱養魚後,水質越來越好;雙寨水庫也是我縣保護最好的小一型水庫,這兩處都是休閒垂釣的好去處。同時,侶俸歷來是我縣的魚米之鄉,有水產養殖經驗和技術,也有較大的養殖規模,而且全縣的特種養殖示範基地也在侶俸,在節假日中有相當多市民紛紛到侶俸休閒垂釣。我們將對侶斑路沿線進行規劃包裝,計畫在青雲、雙寨水庫周圍建設農家樂、度假村、水上樂園等項目,並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對外招商力度,力爭引進本地或外地有實力的投資者參與開發建設,積極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扶植,用好用活政策,力爭2010年初見成效。2008年,當地部分民眾已在青雲、雙寨水庫周邊興建農家樂,並進行環境整治;到青雲、雙寨水庫的水泥路已納入縣村道暢通工程,現正抓緊實施。

四是要有勇於承擔責任的魄力。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將面臨很多矛盾和困難,在解放思想中發現問題,在解放思想中解決問題,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優良環境和發展氛圍。堅決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動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帶領班子成員學習外地成功的先進經驗,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甩開束縛思想和手腳的繩索,在建設和諧侶俸和建設小康侶俸中不懈努力,為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鄉鎮發展

侶俸鎮侶俸鎮
侶俸鎮在學習領會十六大精神中結合鎮情,提出了明年繼續實施“兩大戰略”,狠抓“三大工程”,建設“兩大基地”的發展思路

“興工富鎮”、“拉動內需”是侶俸鎮明年實施的“兩大戰略”。2003年力爭完成招商引資1000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全面完成集鎮舊城改造和濱河路新建工程農村建房達到200戶兩萬平方米。繼續抓好蛋禽、蠶桑、高效田“三大工程”建設,力爭新發展蛋禽35萬隻,養蠶發種1700張以上,新建成高效田450畝,完成5000畝花椒種植任務。同時,建設“兩大基地”,一是利用全鎮6座水庫、200餘口山坪塘、47處石河堰,把侶俸建設成為全縣規模較大的商品魚基地,年產成魚400噸以上;二是積極引進“洋三元”良種母豬50頭以上,飼養優質瘦肉型豬2000頭以上。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增收150元。

1999年被列為“重慶市小集鎮建設試點鎮”,城鎮面積已達到1.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5000餘人。鎮內交通四通八達,銅延公路橫穿全境,與國道319線相鄰,距縣城8公里。鎮內有一寺一山兩河(侶俸寺六贏山、赤水河及瀨溪河),依山傍水,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環境寬鬆。

2008年來,勤勞勇敢的侶俸人民在鎮黨委、政府帶領下,發揚敢闖敢拼、勇爭一流的創業精神,搶抓發展機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興工富鎮、強鎮富民戰略,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著力培育機電製造、醫藥化工、農產品加工、建築建材四大支柱產業;以建設渝西科技工業園區侶俸泵業機電特色工業園為載體,正朝著全力打造工業大鎮目標而奮鬥。

產業導向

侶俸鎮侶俸鎮
一、工業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擴大工業經濟總量和提高鎮域工業經濟整體水平為目標,著力構建具有塊狀經濟特色的工業經濟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市場競爭能力強的“小巨人”企業。

二、產業發展重點

以“一園一線四業”(“一園”即建設侶俸機電工業園區,“一線”即銅平公路侶俸段沿線培育機電、加工型企業,“四業”即醫藥化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機電微泵製造業、建築建材業)為發展重點,以招商引資,培育產業本地化,逐步形成塊狀經濟為突破口,促進全鎮工業經濟的超常發展。

1、以重慶海沃藥業有限公司為基礎,重點抓好醫藥化工業的發展。

2、以重慶美格機電製造廠為基礎,重點抓好微泵機電工業的發展。

3、以糧油公司、食品公司為基礎,重點抓好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4、以金龍陶瓷、建築公司為基礎,重點抓好建築建材業的發展。

鄉鎮旅遊

侶俸鎮侶俸鎮
水上泛舟、岸邊垂釣,住“農家樂”,品野生魚,到農家採摘瓜果。這是銅梁縣侶俸鎮在“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學習活動中規劃打造鄉村休閒勝地的美好藍圖。2008年,侶俸鎮在“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中,經過反覆調研,決定利用青雲水庫和雙寨水庫豐富的水資源,著力打造我縣的鄉村休閒勝地。

侶俸鎮是銅梁縣的“魚米之鄉”。鎮內塘、庫、堰眾多,水資源豐富,2008年轄區內有水庫9座,塘堰420處,養魚1.8萬畝,其中稻田養魚1.1萬畝,塘堰養魚3800畝,水庫養魚3200畝,年產成魚達2200噸,年產值達2000餘萬元。同時,侶俸鎮文曲村的特種養殖示範基地常年出產仙科巨鯽、黃臘丁等野生名優魚類,每逢節假日,不少市民紛紛到侶俸休閒垂釣

侶俸鎮黨委、政府經反覆調研和思考,認為侶俸鎮與其他鄉鎮相比,豐富的水資源條件是其他臨近鄉鎮無法比擬的一大優勢,鎮內休閒垂釣已漸成氣候。侶俸鎮決定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鄉鎮休閒垂釣業。

侶俸鎮在發展鄉村休閒垂釣中將依託侶斑路(侶俸至斑竹)沿線的青雲水庫和雙寨水庫良好的水質,發展野生魚,在庫區修建農家樂供遊人休閒垂釣娛樂。“我們首先對侶斑路沿線進行規劃包裝,計畫在青雲、雙寨水庫周圍建設農家樂、度假村、水上樂園等項目。”侶俸鎮負責人向記者描繪著他們構想中的鄉村休閒勝地。據了解,侶俸鎮當地部分民眾已在青雲、雙寨水庫周邊興建農家樂,並進行環境整治;到青雲、雙寨水庫的水泥路已納入縣村道暢通工程,現正抓緊實施。同時侶俸鎮正加大對外招商力度,力爭引進本地或外地有實力的投資者參與庫區旅遊開發建設。“我們力爭在2010年將青雲水庫和雙寨水庫建成一個集休閒、垂釣、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勝地,並向遊人開放。”侶俸鎮黨委書記王華說。

為留住到侶俸鄉村休閒垂釣的遊客,侶俸鎮還將打造以侶新路(侶俸至新復)沿線為主的蔬菜瓜果種植業,通過認種、農耕體驗等方式為遊客提供一個休閒場所。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