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臭椿

常綠臭椿

常綠臭椿,苦木科植物,分布於美洲熱帶,西非熱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常綠臭椿常綠臭椿
中文名稱:常綠臭椿
俗名 (中/英) ;(中) 福氏臭椿;(英) Green ailanthus

簡介

常綠臭椿是常綠喬木,具有近似棕櫚科植物的習性。常綠臭椿對土質的要求不高,耐旱、耐寒,生長迅速,可種植于田間作抵擋風沙的保護樹,是荒山造林的理想樹木品種。
香港的大型公園,例如:動植物公園、荔枝角公園及天水圍公園等,均有種植。

辨別特徵

常綠臭椿具有擴張的樹冠,頂生的葉簇,外形像張開的雨傘,遠看就像將多把雨傘擺放在樹冠上。
常綠臭椿的羽狀複葉,面積頗大,每片葉有6至13對小葉。小葉呈披針形,葉背有明顯的中脈及葉脈。
常綠臭椿的學名,是以本港一位植物學家,即當時的植物及林務主管C. Ford命名,其中文俗名“福氏臭椿”亦由此而來。
由於常綠臭椿雄樹的花,會散發出令人討厭的氣味,故稱為“臭椿”,香港種植的常綠臭椿多為雌樹。常綠臭椿受香港法例第96A章林務規則所保護,屬於受保護植物。

形態特徵

全株高度 可達10米
葉性 常綠喬木
其他 頂生的葉簇,外形像把張開的雨傘
枝幹 樹幹挺直,於較高位置分枝。
樹皮 樹皮呈灰色,表面粗糙,上有橫向交錯的條紋。
葉 葉互生,羽狀複葉,每片葉有6至13對小葉。葉頗大,長度可達40厘米。小葉略偏斜,葉端漸尖,呈披針形。邊全緣,葉背有明顯的中脈及葉脈。
花 花單性,雌雄異株,於夏季開花。花非常細小,白色,數量眾多,成頂生圓錐形花序。雄樹的花會散發出令人討厭的氣味。
果 約1至6枚翅果聚生成簇,翅單一,呈狹長葉形。種子在翅果中央形成一凸起處。

苦木科植物

苦木科(simaroubaceae),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或灌木,樹皮有時極苦。共20屬約120種,產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熱帶,其次是在西非熱帶。中國有4屬約10種,產長江以南各省,個別種類分布至華北及東北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