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原變種)

臭椿(原變種)

臭椿(原變種),苦木科,臭椿屬, 落葉喬木,高可達20餘米,樹皮平滑而有直紋;嫩枝有髓,幼時被黃色或黃褐色柔毛,後脫落。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20餘,樹皮平滑而有直紋;嫩枝有髓,幼時被黃色或黃褐色柔毛,後脫落。葉為奇數羽狀複葉,長40-60厘米,葉柄長7-13厘米,有小葉13-27;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卵狀披針形,長7-13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偏斜,截形或稍圓,兩側各具1或2個粗鋸齒,齒背有腺體1個,葉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柔碎後具臭味。圓錐花序長10-30厘米;花淡綠色,花梗長1-2.5毫米;萼片5,覆瓦狀排列,裂片長0.5-1毫米;花瓣5,長2-2.5毫米,基部兩側被硬粗毛;雄蕊10,花絲基部密被硬粗毛,雄花中的花絲長於花瓣,雌花中的花絲短於花瓣;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心皮5,花柱粘合,柱頭5裂。翅果長橢圓形,長3-4.5厘米,寬1-1.2厘米;種子位於翅的中間,扁圓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我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本種在石灰岩地區生長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區的造林樹種,也可作園林風景樹和行道樹。木材黃白色,可製作農具車輛等;葉可飼椿蠶(天蠶);樹皮、根皮、果實均可入藥,有清熱利濕、收斂止痢等效;種子含油35%。本種在北美、歐、亞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為“雜草樹”。

苦木科植物

苦木科(simaroubaceae),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或灌木,樹皮有時極苦。共20屬約120種,產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熱帶,其次是在西非熱帶。中國有4屬約10種,產長江以南各省,個別種類分布至華北及東北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