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樹

苦樹

苦樹(拉丁學名:Picrasma quassioides (D. Don) Benn.) 苦木科,苦樹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0餘米;樹皮紫褐色,全株有苦味。葉互生,卵狀披針形或廣卵形,葉面無毛,托葉披針形,花雌雄異株,組成腋生復聚傘花序,花瓣與萼片同數,卵形或闊卵形,核果成熟後藍綠色,種皮薄,萼宿存。花果期4-9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苦樹 苦樹

落葉喬木,高達10餘米;樹皮紫褐色,平滑,有灰色斑紋 ,全株有苦味。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15-30厘米;小葉9-15,卵狀披針形或廣卵形,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除頂生葉外,其餘小葉基部均不對稱,葉面無毛,背面僅幼時沿中脈和側脈有柔毛,後變無毛;落葉後留有明顯的半圓形或圓形葉痕;托葉披針形,早落。

花雌雄異株,組成腋生復聚傘花序,花序軸密被黃褐色微柔毛;萼片小,通常5,偶4,卵形或長卵形,外面被黃褐色微柔毛,覆瓦狀排列;花瓣與萼片同數,卵形或闊卵形,兩面中脈附近有微柔毛;雄花中雄蕊長為花瓣的2倍,與萼片對生,雌花中雄蕊短於花瓣;花盤4-5裂;心皮2-5,分離,每心皮有1胚珠。

核果成熟後藍綠色,長6-8毫米,寬5-7毫米,種皮薄,萼宿存。

花期4-5月,果期6-9月。

苦樹 苦樹
苦樹 苦樹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0-) 1650-2400米的濕潤的山谷、山地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黃河流域以南各省。雲南中部(富民、祿豐)、東南部(屏邊、硯山)、南部(普洱)、西南部(鳳慶)、西部(鶴慶)等地。遼寧有一變種。

印度北部、不丹、尼泊爾、朝鮮和日本。朝鮮、日本均產之。

主要價值

經濟

木材稍硬,心材黃色,邊材黃白色,刨削後具光澤,供制器材;樹皮及根皮極苦,含苦楝樹甙(quassin C22H30O6)與苦木胺(picrasmin C22H30O6),為苦樹中的苦味質,有毒,入藥能瀉濕熱、殺蟲治疥;亦為園藝上著名農藥,多用於驅除蔬菜害蟲。

苦樹 苦樹
苦樹 苦樹

藥用

以乾燥枝及葉入藥。中藥名: 苦木。主含苦木鹼,苦木素等。

根、莖:苦,寒。清熱燥濕,解毒,殺蟲。用於痢疾,吐瀉,膽道感染,蛔蟲病,瘡瘍、疥癬,濕疹,燒、燙傷。

【壯藥】烘桿購,買賣美,麥血,美尼咪:根、樹皮、葉治高熱,毒蛇咬傷,瘡瘍潰爛久不收口;樹皮治膿皰瘡,毒蛇咬傷,高熱,皮膚濕疹《桂藥編》。美內酶(maexndeihmuij):治療痢疾,濕疹,毒蛇咬傷[23]。

【毛難藥】美更:樹皮治毒蛇咬傷,肺炎,尿道炎,腎炎,爛頭瘡,疔瘡,皮膚濕疹《桂藥編》。

【仫佬藥】美麻母:樹皮治爛頭瘡,疔瘡,皮膚濕疹《桂藥編》。

【瑤藥】膽木:樹皮治肝硬化;葉治濕疹《桂藥編》。

苦木科植物

苦木科(simaroubaceae),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或灌木,樹皮有時極苦。共20屬約120種,產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熱帶,其次是在西非熱帶。中國有4屬約10種,產長江以南各省,個別種類分布至華北及東北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