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鉤

帶鉤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基本信息

簡介

帶鉤帶鉤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魏晉南北朝時逐漸消失取代。 流行於各地。它們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多採用包金、貼金、錯金銀、嵌玉和綠松石等工藝,斑駁陸離,多姿多彩。
在戰國中晚期的使用相當普遍,出土及傳世皆很多,很多帶鉤製作考究,鑲金嵌玉,雕刻銘文,美不勝收。帶鉤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皮帶卡,主要用於鉤系束腰的革帶,多為男性使用。人們使用帶鉤,不僅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所用帶鉤甚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

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記載

青銅猴形帶鉤青銅猴形帶鉤

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制的寬頻,《詩·曹風·鸕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箋:“謂素絲大帶,有雜色飾者。”大帶又名紳帶,《禮記·玉藻》說紳帶的長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離)。《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都說明革帶已經露在外面。在這種情況下,革帶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帶鞓(tīng音汀)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裝飾。

《漢書·匈奴傳》顏師古註:“犀毗,胡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又引張宴說:“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帶即突厥的革帶,鮮卑相當蒙古語的〓obar《〓·五爪虎》,因鮮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稱,並鑄其形於革帶上作為裝飾。

發展

初始期

良渚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

在新石器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一種長方體玉出現於墓葬屍骨的下半部,屬於腰帶的一部分。器型多呈長方體形或扁長方體形,有長型和短型之分。長度在3-8厘米之間,通體光素無紋。一端有孔,為兩面對鑽而成,可穿繩結系,其作用相當於帶鉤的鉤鈕。另一端琢磨成彎鉤狀,鉤頭向內彎曲,末端稍尖圓,可鉤系腰帶。雖與常見形制不同,但作用應該是鉤掛,相當於春秋戰國以後的帶鉤,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玉帶鉤,是古玉帶鉤製作的初始狀態。

夏、商、西周三代沒有發現玉帶鉤,一直到春秋時期也僅出現有鉤首、無鉤鈕的帶鉤。說明這段時期玉帶鉤的形制仍未完備。

發展期

戰國時期,玉帶鉤的器形已經基本確立,即由鉤首、鉤身和鉤鈕三部分組成,並且普遍使用。這時玉帶鉤已進入了發展期。此時雖然帶鉤紋飾內容變化比較豐富,但形制基本相同,時代特徵明顯。其器型多為長條形、琵琶形。長度一般在4-8厘米之間,8厘米以上較少。通體感覺簡潔明快、稜角分明、光澤度強。鉤首一般高昂,常見雕有龍首、獸首、鳥首等。頭形較小,鉤身較寬,大多素麵或陰刻細線紋飾。多數帶鉤在鉤面兩側的邊沿和鉤首頸背兩側的邊沿都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對稱得體又平整美觀。鉤背有方形鈕或圓形鈕。一般情況下,鉤身的側面與鉤鈕的側面在同一平面上,即鉤身與鉤鈕同寬。

鼎盛期

西漢時期是古玉帶鉤發展的鼎盛期,玉帶鉤的製作在繼承戰國時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一般來說,西漢時期的玉帶鉤選料講究、琢磨細緻、刀法簡練、質量上乘。同時數量也比較多。這一時期,玉帶鉤大多通體光素無紋。鉤首頭形也雕琢得非常簡潔,有的僅存輪廓,有的只是刻劃幾刀而已,但都粗獷有力,規整潔淨。即使有的鉤身有陰刻紋飾,也是非常簡單、挺拔、有力。有的僅在鉤面琢磨幾道弦紋,或在兩道弦紋中間壓鉈斜磨,形成縱向凹槽,看似凸脊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玉帶鉤的鉤面開始出現了淺浮雕蟠螭、鳳鳥等紋飾。

衰落期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古玉帶鉤製作的衰落階段,數量銳減,類型單調。這說明此時玉帶鉤的實用意義在減退。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唐宋時期。期間出土的玉帶鉤,造型也與漢代近似,鉤面刻有紋飾的,凸起得很高。如晉墓出土的浮雕鳳紋帶鉤,鉤首較小,腹較寬,呈琵琶形,式樣較美觀。

回升期

清 犀角帶鉤犀角帶

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帶鉤的製作開始回升,出土和傳世的數量很多,並且都造型優美、技藝高超、玲瓏奇巧、頗有神韻。這表明玉帶鉤這時可能已由實用性逐步轉向了玩賞性。此時期玉帶鉤一般都有花草、動物的浮雕和立雕,鉤首多為龍頭形,以龍螭紋相組合的龍帶鉤最為精美。所以元明清三代多數玉帶鉤的基本形制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只要仔細加以比較,在具體部位上各自仍具有較明顯的時代特徵。

元代龍帶鉤鉤首整個頭形瘦長,面額比較平整,向前平視。從側面看,龍頸稍厚,龍嘴多數閉口,少數微微張口,龍嘴口部上下較平直。鉤面蟠螭,雙肩上聳,前腿同時向前伸,呈爬行狀,後腿一彎一伸,顯矯健有力,整個螭身緊貼鉤面。龍帶鉤鉤首龍頭與鉤面蟠螭的距離,一般來說元代要比明清時期稍遠。

明代龍帶鉤鉤首比元代稍大,頭形稍短,龍頭微昂,前額稍隆起。從側面看,龍頸稍狹窄,龍嘴都張口露齒。鉤面蟠螭開始站立於鉤面,呈騰空之勢。鉤首龍頭與鉤面蟠螭的距離稍近。

到了清代,龍帶鉤鉤首龍頭昂起更加明顯,有種兇猛感,龍嘴的口部上下微傾斜。鉤面騰空的蟠螭紋飾較圖案化。清代晚期,蟠螭整個形象似乎很笨拙,無神韻。

結構

錯金幾何紋帶鉤錯金幾何紋帶鉤

帶鉤的結構為鉤頭、鉤柄、鉤體,基本形制側視為“S”形。鉤體中部或下端有鉤柄,固定於皮帶的一頭,上端的鉤頭,鉤掛皮帶的另一頭。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時可見,秦俑腰間淺浮雕出腰帶,帶頭和帶尾通過帶鉤而連線。帶一般寬3~5厘米,帶鉤飾於帶頭,帶尾有扣連帶鉤的帶孔,帶孔一般為3個,也有2個或4個的。鉤接的方法是帶頭居右,帶尾居左,帶鉤從左側帶尾孔中鉤出。皮帶用鉤的具體使用方法分為單鉤法、並鉤法、環鉤法三種。根據秦俑所使用帶鉤的實例觀察,秦俑皮帶用鉤使用了“單鉤法”,即將帶鉤鉤柄固定於皮帶的一端,鉤頭在皮帶另一端的幾個孔中選擇鬆緊,然後從孔中穿出。

類型

九鑲金玉鐵帶鉤九鑲金玉鐵帶鉤

戰國時期帶鉤,材質高貴,工藝精美,製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種變化,但鉤體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種類型:
第一種:體像螳螂之腹,鉤短,作龍首或鳥首形,下有圓柱,近於一端,柱頂圓形。
第二種:腹作方形,鉤短作獸首形,下方有方柱,近於一端,柱頂較城粗大。
第三種:身短鉤長。
第四種:身長方形,鉤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種:腹寬有一短鉤,背有柱。
第六種:體作圓形、細長頸、短鉤,下有圓柱。
第七種:體作動物形。
第八種:體作琵琶形。

用途

帶鉤印帶鉤印

帶鉤,一言以蔽之,就是古人所系腰帶的掛鈎。古代帶鉤首先是實用品,主要用來結帶之用。有關帶鉤是實用品的文字和實物,歷史上都有大量記載,在大量古墓挖掘中也得到印證。帶鉤一般都被系在主人腰間隨葬,可謂跟隨主人寸步不離。這充分印證了帶鉤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實用品。
在陝西漢陽陵漢景帝的陵墓中出土了大量僅有兩厘米長的小型帶鉤,在一座墓葬中出土數量如此之大、體型之小的銅帶鉤,在其他墓葬中還沒有出現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後來,考古人員從同時出土的大量無臂陶俑身上找到了答案:這些陶俑當年身穿鮮艷絲綢衣裳,隨著歲月流逝,木製手臂和絲織衣裳已蕩然無存,只剩下赤條條的陶身。據此推斷,原先每個陶俑身上應該都有一個系腰帶的小帶鉤,衣裳木臂腐爛,帶鉤脫落俑體,但實物保存至今。這又一次證明帶鉤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另外,有一些帶鉤,其紐本身就是一個印章,這種帶鉤也叫帶鉤印,一物兩用,既是帶飾,又是印章,帶在身上十分方便,真是一舉兩得。1979年,河南固始縣侯古堆一號墓出土一枚玉帶鉤,長僅2.1厘米,鉤首如鴨頭狀,鉤身遍琢蟠虺紋、渦紋和S型紋。這種帶鉤既具實用性,又是禮品,也可作為紀念品,也是一鉤多用。

用材

錯銀螭首帶鉤錯銀螭首帶鉤

帶鉤的用料涉及範圍很廣。純金帶鉤在戰國就有了,一般體型不大,做工精細,有些上面鑲嵌綠松石,但數量較少,秦以後很少見到。
純銀帶鉤較純金帶鉤數量要大,品種也多。特別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錯金、包金、鑲嵌玉和綠松石的珍貴帶鉤都是在銀帶鉤上加工的。純銀帶鉤到了唐代還繼續使用,不過風格大不相同,鉤首成球狀,鉤體成片狀,上鏨莊珍珠底,雕刻寶相花,完全是唐代金銀器的風韻。 
銅帶鉤是帶鉤的主體,絕大多數帶鉤用料是銅,帶鉤用銅,分為青銅、紅銅兩種。素麵帶鉤,各種造型各異的帶鉤都用青銅,因為青銅有熔點低、硬度高的優點。而紅銅軟,所以錯金錯銀、鑲嵌綠松石的帶鉤一般用紅銅。因紅銅軟,可塑性好。有些帶鉤是青銅,但上面鑲嵌紅銅,構成各種美麗的圖案。
鐵帶鉤主要出現在戰國,一般都錯金錯銀或者包金。但鐵帶鉤一般比銅帶鉤鏽蝕嚴重,品相不佳,保存十分困難。因為鐵帶鉤見潮容易生鏽,底子也會泛起,變成豆渣狀,所以要絕對密封,要加乾燥劑,不然在很短時間內鐵帶鉤就會變成鐵沫子。
良渚時期就出現了玉制帶鉤。從西周到宋元明清,玉制帶鉤幾乎與中國玉器是同步發展的。所以說在帶鉤這個群體中,玉帶鉤數量最大,品種最多,流傳時間最長。玉帶鉤用料很雜,有南田玉、南陽玉、岫巖玉,但主要是以新疆和田白玉、青白玉為主。
除上述材料外,帶鉤用料還有翡翠瑪瑙水晶綠松石琉璃瓷器象牙、骨、碧璽、紫檀木等。帶鉤到了清代已成為觀賞品、把玩件。在清代宮廷里就保存有一大批成品和半成品的琺瑯瓷帶鉤。筆者曾見友人收藏有一件乾隆官窖瓷帶鉤。帶鉤白瓷,龍首,鉤身上繪製了一條金龍,鈕上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精緻、素雅、高貴。

造型

民國 青玉帶鉤民國 青玉帶鉤

帶鉤既是實用物又是高貴的裝飾品,所以造型千姿百態。儘管良渚文化時期、商周時期都有帶鉤出土,但帶鉤大量使用主要是在戰國秦漢。
戰國秦漢玉帶鉤主要有四種:一、琵琶形短鉤,背面較平,有一個圓形鈕,鈕上有渦紋,鉤頭細小,呈鳥頭或獸頭型,鉤腹上凸,多飾小雲紋。二、長形扁擔鉤,鉤身較長,截面扁方,微上凸,似扁擔,鉤頭略細,琢作獸頭型。耳、鼻、眼、嘴刻畫細緻。三、方柱形短鉤,鉤較短,鉤身似方柱,呈腹部上凸的弧狀,向鉤頭方向逐漸變細變窄,鉤首為獸頭式,造型簡煉,整體呈方形,鉤身多光素,無紋飾。頸部或有凸起的橫線裝飾。四、寬腹帶鉤,鉤身短而寬,鉤腹整體似為方形,局部帶有鏤雕。
明清時期的玉帶鉤,大都是琵琶形、如意形,鉤首有龍有鳳,有鳥有獸,鉤身上常常有圓雕鏤空各種奇異的怪獸,或鑲嵌各種寶石。由於這一時期帶鉤的實用性已經退化,主要以把玩觀賞為主,所以選料考究,體型厚重,鉤頭精雕細刻,十分繁瑣。鉤身上常常鏤雕螭龍、異獸,十分生動。這一時期,由帶鉤演變出來的帶扣大量出現。帶扣一般鉤身較短且寬,有方有圓,上面圓雕鏤空螭龍或素麵。一半帶鉤,一半帶環,兩面對稱,各帶一鈕。同時利用巧雕,在鉤身巧雕出各種動物的精美造型。
金屬帶鉤主要以銅帶鉤為主,出現在春秋戰國到秦漢。銅帶鉤造型可分為兩大體系:一是以中原為主,形狀基本上以琵琶形、∽形為主,鉤首為龍,鉤體鎏金鎏銀,錯金錯銀,構成各種精美圖案,有些還在鉤身雕刻各種圖案、浮雕、鑲嵌寶石、松石、玉,使帶鉤更顯珍貴。另一個系列就是內蒙、河北、遼寧一帶的帶鉤,這類帶鉤特別注重造型,內容豐富多彩。這類帶鉤造型奇特,鉤身有虎龍獅豹,有牛羊馬犬,飛禽走獸,昆蟲,飛蝶,水禽,也有人物造像,樂器、兵器、工具,雙人舞蹈,二人撫琴,人物摔跤,真是包羅萬象。

工藝

漢代 帶鉤漢代 帶鉤

帶鉤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物,所以選材造型、工藝十分考究。帶鉤的用料十分豐富,有金、銀、銅、鐵、玉、翠、瑪瑙、骨木牙雕、瓷石琉璃等多種多樣,審美、收藏的價值都很高。帶鉤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也十分複雜。概括起來有鑄造、鍛造、焊接、模鍛、鎏金鎏銀、錯金錯銀、包金包銀、雕刻、鑲嵌、彩繪。一件精美的帶鉤,要用十幾種材料,幾十道工序,十幾種工藝才能完成。玉器的各種加工工藝在帶鉤中都有反映。青銅器中鎏金鎏銀、錯金錯銀、鑲嵌鏨刻、木刻牙雕等工藝在帶鉤製造中都有運用。有些複雜的帶鉤還採用失臘法鑄造。以下試以實物舉例示之。
曾收有一件錯金、包金鑲嵌綠松石的純銀帶鉤,長20厘米,體圓柱形,錯金,鉤首全包金,通體鑲滿近千片魚鱗狀綠松石,每片松石直徑不到0.1厘米,魚鱗狀,每片松石都用金葉包起來。精緻華麗,美觀高雅。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近千片魚鱗狀小綠松石片是怎樣加工製造出來的呢?另,當年的工匠是如何保證每片松石大小形狀一致,又採用什麼手段測量的呢?要知道,即使是在科技發達、機械加工手段十分高超的今天,要加工出那樣細小、包金、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魚鱗狀綠松石片,也是十分困難的。
有一件二虎吞牛銅帶鉤,青銅鑄造,鉤體鏤空,兩隻老虎中間夾一牛頭,上鑲松石,老虎張口兇殘,牛瞪雙眼,十分生動。帶鉤還帶有70厘米長的封閉式的鏈條,鏈條是由40個無縫銅環組成,銅環直徑10毫米。銅環與銅環之間由可以活動的銅銷絞接,銅銷上有兩孔,環從孔中穿過,銅銷模鍛成形,因為銅環、銅銷都是單個加工而成,因而製造十分複雜。
另有一件戰國玉帶飾,長95厘米,除帶扣外,還有13塊雕有各種動物鏤空圖案的帶板,帶板與帶板之間是由12個活動玉環連線起來,玉環上陰刻精細花紋。帶扣一對、13個帶板、12個玉環,總共27件,完全由一整塊青白玉雕刻而成,真是巧奪天工。另外,筆者還見過一件虎吞蟬漢代銅帶鉤。帶鉤通體鎏金,銅蟬造型生動,兩隻半張半合的翅膀薄薄鎏了一層銀粉,使人感到薄如面紗,質感特強,十分逼真。蟬尾被一隻兇惡的老虎吞在口中,老虎雙爪抓住蟬的雙翅,虎頭特大,虎尾就是帶鉤鉤首,整體造型生動,製作精良,富有動感。

價值

明 瑪瑙帶鉤瑪瑙帶鉤

帶鉤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藝術價值以及其小巧價廉的特性是導致其收藏熱不斷升溫的重要原因,但在此類表象問題之下,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古代帶鉤的自身用途屬性決定了保存完好的存世帶鉤越來越少,這也是其在市場上緊俏的一個核心因素。
儘管品相完好的帶鉤數量有限,精品更是難得,但是長期以來,收藏帶鉤的人為數不多,對帶鉤研究不夠,國內也鮮見有關帶鉤的專著,因而市場價位總體並不高,與其實際藝術收藏價值尚有一定的落差,從而為帶鉤的升值提供了很大的上漲空間。

仍以玉帶鉤為例。玉帶鉤發展一般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是戰國和漢代;第二個時期是宋代到明中期;第三時期是明中期到清代。市場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帶鉤為多見,並屢屢拍出高價。2001年12月,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組五件清代白玉龍首帶鉤拍出6萬6千元,時隔三年,到了2003年,仍然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估價7千元的明代玉羊首帶鉤以6.2萬元成交,高出估價數倍。在國外,一件戰國白玉帶鉤曾拍出120萬元高價。金屬帶鉤也分為三個階段,戰國—秦;秦—漢;漢—南北朝。當前戰國銅帶鉤,素麵、品相一般、體小者,一般1000元~3000元,有工、有花紋,5000元~10000元一件,有花紋、鑲松石,3萬元~5萬元一件,品相好的精品十萬一件。在中國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都有不少帶鉤屬一、二級文物。

鑑賞

有關帶鉤防偽

青銅帶鉤青銅帶鉤

帶鉤引起大家興趣的時間較短,所以上世紀90年代之前,市場上基本上沒有仿品、贗品。90年代以後,市場上才開始出現偽品。帶鉤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是以銅帶鉤為主的金屬類帶鉤;二是以玉帶鉤為代表的非金屬類。所以作假與防偽都是圍繞著玉帶鉤、銅帶鉤進行的。
在市場上還能見到仿戰國、仿漢代的玉帶鉤。玉帶鉤防偽斷代與一般玉器防偽斷代辦法是一致的。近幾年,隨著玉料大幅度升值,特別是和田玉料價格飛漲,用新玉作舊作偽的玉帶鉤已經少見了。 

另外,一般素麵銅帶鉤市場價位不高,所以作偽者粗製濫造,稍有收藏經驗的人都能識別真假。銅帶鉤作偽最多的是老體新工。所謂老體新工,就是老的素麵青銅帶鉤上錯金、錯銀、鑲嵌綠松石。
在老體上錯金錯銀,首先要在老素麵帶鉤上劃線、設計圖案。按照圖案線條刻畫溝槽。為了不破壞老體外麵皮殼,一般溝槽加工就十分粗糙,線條不直,圓弧過渡不大自然,溝槽寬窄不一,所以錯金錯銀線條不夠流暢自然。另外,古代錯金錯銀用料都是金葉銀葉,而作假者為了降低成本,用金粉、銀粉加強酸澆鑄而成,因而線條寬窄不一,圖案不甚規整。用金片、銀片錯的圓形或寬頻圖案,用放大鏡可以看到錯金錯銀圖案斷面如同一捲紙的斷面一樣,有一圈一圈的條紋,用金粉澆鑄沒有一圈一圈的條紋。有些作偽者錯金錯銀不用金葉銀葉,而用銅葉、鋁葉代替,因而錯出的圖案死板,沒有光澤,灰暗,更沒有皮殼,因而一看一目了然。
另外,有些原來鑲嵌綠松石的帶鉤,因年久腐蝕,松石全部脫落,作偽者為了賣高價,自製綠松石片補上,以新充舊,粗看跟原裝的一樣,真假難辨。古代帶鉤上面鑲嵌的綠松石,按照圖案貼好之後,都是整體打磨,因而銅帶鉤鉤體本身與錯金錯銀片和每片綠松石最後都在一個平面或弧面上。而作偽者把綠松石補上之後,因怕破壞鉤體與錯金片的皮殼,一般不再打磨,因而新貼的松石互相凸凹不平,與原帶鉤鉤體也不在一個平面上。同時,因貼上去的綠松石是一片片分頭打磨貼上去的,在燈光下可以看出每片綠松石打磨的痕跡都不是一個方向,而是像用蘆葦編的蓆子一樣,每片松石打磨的痕跡各不相同,松石表面也沒有皮殼。

收藏建議

向書本學習

帶鉤收藏剛剛起步,有關專門介紹帶鉤的專著,國內還沒有出版過一本。台灣收藏家王度出版了一本《帶飾三千年》,專門寫的是帶鉤和帶扣,但該書僅請專家寫了序,其他都是圖片,共600多張。漢以前銅帶鉤只有一部分,且精品不多。其中還有一些銅帶鉤,是在老體上錯金錯銀的冒牌貨。由此可見,專門研究帶鉤的學者不多,有關帶鉤書籍更缺,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更談不上了。  

實踐

看實物,多實戰。國內館藏帶鉤最多的要屬上海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也有少量藏品。國外博物館中國帶鉤館藏最多的要數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在日本東京、台灣台北、香港北環好萊塢市玩商店或古董市場也能見到帶鉤實物。國內,在北京潘家園市場、古玩城各古玩店、上海城隍廟古玩市場、西安小東門古玩市場,朱雀路西安古玩城、河南鄭州古玩城也能零零星星見到各式各樣的帶鉤。看的實物多了,就有了感性認識,就會少吃虧,少上當,少交學費。

戰國 琴瑟和鳴帶鉤戰國 琴瑟和鳴帶鉤

當然,收藏帶鉤除了看實物,勤實踐外,還要玩贗品,看偽品。因為現在作偽的人,已經不是那些偷雞摸狗之輩了,都是“大內高手”,甚至有些就是專家、教授、研究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完全按照真品,採用高科技手段仿造,不僅外觀尺寸與真品一樣,就連化學成分、材料工藝都是一致的,一般人很難識破他們的作偽伎倆的。現在作假、售假已成為一個行業,在古玩行里,最新市場上出現了什麼假貨,這批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出自哪位“大師”之手,行里人都清清楚楚。有些古玩店,就是這些贗品的經銷點,有些古董商就是這些贗品的推銷員。如果在市場見到幾件完全一樣的東西,就要特別小心,有可能就是仿品。“有比較才有鑑別”,只有對真品、假貨都有了深刻了解,才能準確辨別真偽,買到真貨。

收藏重點

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可以將帶鉤收藏重點放在六個方面:一、材質好,特別是和田玉帶鉤,金銀等貴重金屬帶鉤。二、工藝精,錯金錯銀、金鑲玉、鑲嵌寶石。三、造型奇,特別是有人物、動物造型。四、文化含量高,有文字,有特別標記,與著名人士、歷史事件有關聯的帶鉤。五,與帶鉤有關的帶扣、帶板和帶飾精品。六,有科技含量的帶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