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金幾何紋帶鉤

錯金幾何紋帶鉤

錯金幾何紋帶鉤(cuò jīn jǐ hé wén dài gōu),戰國後期衣物配飾,青銅所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錯金幾何紋帶鉤,通長13cm,寬0.4cm,重0.02kg

特徵用途

錯金幾何紋帶鉤 錯金幾何紋帶鉤

此帶鉤為琵琶形獸頭帶鉤,通體飾錯金幾何紋圖案,風格獨特,裝飾華麗,有很強的立體感。戰國時期銅帶鉤的式樣較之以前大為增多,以此來滿足貴族們的裝飾需要。

關鍵字

錯金

古代金屬的細工裝飾技法之一,出現於春秋時期。因多用金銀絲,故也稱金銀錯或錯金銀。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銀或銅等金屬絲、片嵌入玉器或青銅器表面預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圖案或文字,然後用錯石(磨石)錯平磨光。

帶鉤

帶鉤是古人腰帶一端的掛鈎,在中國最早見於春秋時期,一直沿用至漢代,明清時重又出現。帶鉤的形狀豐富多樣,有動物形、琵琶形、棍形等,長短寬扁不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