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鉤

玉質帶鉤始於戰國,它是人們用在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作用,故名帶鉤,帶鉤有以銅、鐵、玉等多種材料製成,帶鉤古時又名“師比”。它的基本形狀一般為扭曲“S”形,一端有鉤,多作獸首裝飾;背有柱,柱下有頂,帶鉤除“S”形狀外,還有棒形、竹節形、圓形、獸面形、琴面形等。

簡介

古人衣著佩束的腰帶有大帶、革帶兩種,大帶以布帛製作用於束腰緊身,革帶多以生革

清代玉帶鉤清代玉帶鉤
為之,主要用於系佩組綬、印章、囊、刀劍等物。因革帶硬而厚實,無法同大帶一樣繫結,使用時多藉助於帶頭扣聯,此類帶頭通常被製成鉤狀,稱為帶鉤,省稱為鉤。

起源探究

帶鉤起源較早,一般認為不遲於春秋時期。《左傳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墨子·辭過》:“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莊子》“以鉤注者憚”、“竊鉤者誅”;《孟子·告子》:“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上引文獻中的“鉤”均指帶鉤。春秋戰國墓出土的帶鉤實物也不少,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的帶鉤與楚簡簡文互證,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帶鉤已被人們廣泛使用了。
帶鉤質地有金、銀、銅、鐵、玉、石等多種,玉質帶鉤是其中較為珍貴的一類。關於玉帶鉤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認為始見於史前良渚文化時期。
在已發現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屍骨下半部出土一類短而寬的玉質鉤形器,正面投影呈長方形,兩端下卷,一端有兩側對鑽而成的圓孔,一端捲成彎鉤形,據此有人認為該鉤狀物就是玉帶鉤的初始形態。由於無法確知良渚時期的衣冠服飾及用玉制度、佩玉習俗,至今又未能發現良渚文化之後至西周時期的帶鉤實物,春秋之際的帶鉤與上述短寬鉤狀物形制差別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類器是否就是後世的玉帶鉤尚難以作出肯定的結論。目前所見的早期具成熟形態的玉帶鉤始見於春秋中期墓葬中,這類帶鉤已具備了鉤首、鉤身、鉤鈕三部分完整結構,其分布區域也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西周時期是否有玉帶鉤存在,有待於今後出土實物補證。帶鉤的出現與流行,應與古代衣冠服飾的演變有較為密切的關係。我國春秋以前的衣著形制,是上體的“衣”與“裳”分開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衣冠服飾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即開始出現上衣、下裳聯為一體的“深衣”,這種服飾制度的變革使革質腰帶——革的大量使用與流行成為可能,用於扣系帶的帶鉤亦隨之大量出現並流行起來,春秋之前的帶鉤很難發現,這或與當時的衣冠服飾制度有關。

發展

良渚文化玉帶鉤良渚文化玉帶鉤
目前已知的最早玉帶鉤,出土於陝西鳳翔高莊秦墓中,年代約在春秋中期。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東魯國墓地出土的玉帶鉤,時代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河南泌陽官莊北崗秦墓也出土了陰刻勾連雷紋的精美玉帶鉤,中穿一金屬扁柱,是這一時期帶鉤中較為罕見者。春秋至戰國初期玉帶鉤出土量不多,分布區域小,少量帶鉤還沒有鉤鈕,有的鉤尾穿琢一方扁狀孔用以系革帶,表明這一時期應為玉帶鉤的始創階段。從總體情況看,此期玉帶鉤體型較小,長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藝簡單,多為水禽形,鉤首向上回望,體背設鈕,素麵或刻卷雷紋。鉤鈕多靠近鉤尾,隨著年代後移,鉤鈕有漸離尾部而向體中部靠近之勢,長度亦漸趨加長。
到了戰國中、晚期,玉帶鉤的製作與使用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玉帶鉤出土數量多、分布範圍廣、製作工藝精,其形制、長度、紋飾較前有了很大變化,但由鉤首、鉤體、鉤鈕組成的完備形態已經定型,時代特徵較為明顯。體形較小的水禽形玉帶鉤依然沿用,但頭小,頸部變細,腹面為素麵或上刻細陰線紋,腹背面置鈕,鈕頂端大而圓。另一類常見的細長曲棒形玉帶鉤,體長而扁寬,有的腹部呈扁柱狀,鉤首多為龍首形,龍首刻琢簡約,嘴短寬,圓眼外凸,僅見輪廓,腹面為素麵或上刻幾何、獸面紋,鈕端部多方扁狀,寬度約等同鉤身。還有一類短寬形帶鉤也較流行,此類器鉤首略呈方形,頸腹部同寬,多素麵,有的在鉤首或腹面刻有凸起的弦紋。這一時期玉帶鉤鉤鈕繼續遠離鉤尾而向體中央移動,多數位於距鉤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處,個別已移至鉤體中部位置。帶鉤長度超過10厘米的已屢見不鮮,也有個別長度超過20厘米的。
漢代是玉帶鉤製作、使用的鼎盛時期,尤其西漢時期社會用玉之風甚盛,玉帶鉤在承襲戰國同類器特徵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與創新。這一階段玉帶鉤製作用料考究,刀法簡約大氣,琢磨拋光細膩,紋飾線條或粗獷挺勁、簡潔精整,或嫻熟自然、圓潤流暢,盡顯獨特藝術神韻。帶鉤出土的數量之豐,形制的多變及分布區域的廣泛也是前代所無法企及的。《淮南子·說林訓》“滿堂之坐,視鉤各異”,《秦族訓》“帶不厭新,鉤不厭舊”。說明當時帶鉤使用的普遍性與形制的多樣性。前代較流行的禽鳥形帶鉤在漢代仍十分常見,但鉤首、頸部更加細長,鉤身寬而略薄,鈕端多呈扁平狀長橢圓形,整器造型誇張變形,著力突出禽鳥的動態美感,體表多面無紋。亦見紋飾精美者,紋飾刻畫一般作減地淺浮雕捲雲紋,邊緣多有陰刻平行線、雲氣紋、短斜線紋、網紋等,通體構圖線條流暢。漢代還流行一類獸首形玉帶鉤,體作曲棒形琵琶狀,多素麵無紋,或鉤體上部斜磨幾道凸棱,鉤首刻幾條粗陰線,刀法極簡。螭紋帶鉤也較多見,蟠螭紋刻磨成淺浮雕狀,螭頭短寬,足有兩尖爪,這種新器形、紋飾是漢代以前未曾見過的。兩漢之際,帶鉤鈕繼續漸離鉤尾向鉤體中部移動,至東漢時期鉤鈕幾乎都在鈕體中部位置或附近。玉帶鉤的長度及體型大小,西漢中晚期有向小型化發展趨勢,長度超過10厘米的帶鉤不多,東漢時發生了變化,既有長度不足2厘米的小型鉤,也有長度大於20厘米的大帶鉤,10~15厘米的玉帶鉤較西漢時大量增加。目前發現最長的一件玉帶鉤出土於河北定縣中山王墓,長21.8厘米,體方形,鉤首為龍頭狀,鉤尾虎頭形,鈕位於體中部,腹面陰刻捲雲紋,做工精緻,紋飾規整,通體光滑細膩,為東漢玉帶鉤中的經典之作。
東漢以降,玉帶鉤的使用數量急劇減少,至東晉以後更是成為罕見器物,這種狀況一直延至唐宋,即使偶有玉帶鉤出現,其風格特徵也與漢帶鉤相類而不見創新變革之處,研究者稱這一階段為玉帶鉤製作使用的衰落期,究其原因,與這一時期流行腰帶帶頭形制的變革有關。魏晉時期,北方胡人南下入主中原,將其使用帶扣繫結腰帶的傳統傳至中原地區。文獻中早期帶扣名稱較多,如稱鮮卑、犀比、師比等,它在我國北方的漢代以前已十分流行,此類器早先用於馬騎的束帶結,後來轉用到服飾腰帶上。《後漢書·輿服傳》及《隋書·禮儀志》中記為“帶”,宋《禮書》中又稱為“鉤鰈”,這種附有活動的方環形、圓環形帶扣固定於革帶一端,用其括結革帶,較之帶鉤具有使用方便、結構合理、固定結實牢靠等優點,因而傳至中原地區後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並迅速使用、傳播開來。三國以後,中原地區以帶扣系革帶成為習俗,帶鉤逐漸減少並最終為帶扣取代,退出了作為實用器的歷史舞台。
宋代玉帶鉤多見傳世器,出土品不多,其風格特徵帶有漢代玉帶鉤遺風。如鉤首多作禽鳥形、獸面形,體多扁寬而薄,亦有窄腹體厚者。紋飾雕琢簡練,多為淺浮雕蟠螭形、鳥首形。矮鈕,鈕端扁圓狀。元、明、清三代玉帶鉤大量出現,這一時期的帶鉤已完成了由實用器向玩賞品的轉變,其總體特徵為大量使用了動植物造型,採用浮雕、透雕技法。鉤首多為龍頭形,龍螭紋組合最為流行。各種構圖、紋飾寄託了人們渴求福、祿、壽、喜等美好的願望,體現出複雜的人文內涵,且玉質選材講究,構圖精當,造型優美,雕琢技藝高超,玲瓏別致的巧奪天工之作大量出現,從而將作為社會玩賞品——玉帶鉤的奇巧生動、賞心悅目的藝術神韻推向了極致。這三朝帶鉤的區別特徵也是明顯的,元代鉤首多為淺浮雕龍紋、花卉紋。龍形鉤首多瘦長而扁薄,龍的面額平整,五官短而靠前,鉤體常雕蟠螭、荷蓮及其他花卉圖紋,蟠螭緊貼腹面,前足前伸,後足一弓一伸呈爬行狀。鉤鈕矮而緊貼體背,鈕端圓形或扁圓狀等。明代玉帶鉤造型較元代複雜,流行龍首形鉤,鉤頭比元代略大,頭短寬而微昂,龍眼圓凸,嘴橫平而張開。腹部蟠螭開始站立呈騰空之勢,螭龍距鉤首距離較元代同類器有所拉近。清代玉帶鉤不僅數量多,其形制也更加複雜,紋飾構圖更加活潑多變。龍首形帶鉤較流行,龍首較前代高昂,龍眼凸現,嘴上下略傾,給人以兇悍威猛之感。蟠螭騰空而拉大了腹面的空間,螭頭圓而披長發,與明代器亦有區別。清玉帶鉤紋飾造型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量地融入了反映人們渴望社會安定祥和、家庭幸福和美、夫妻團圓、子孫如意、健康長壽等吉祥美好的心愿。如鉤首作如意頭,刻如意紋,腹面浮雕銀錠插筆,“筆錠”諧音“必定”,整器取“必定如意”之意;有的鉤首作如意形,腹面浮雕荷花、寶盒,“荷盒”與“和合”同音,意寓“和合如意”;有的鉤首作馬頭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構圖含有“馬上封侯(猴)”的意義;有的腹面刻三隻羊,寄寓“三陽(羊)開泰”之意,刻五隻蝙蝠含有“五福(蝠)齊備”、“五福臨門”之意;有的腹面浮雕蟾蜍石榴紋,民間傳說月宮有蟾蜍,又稱為蟾宮,舊時科舉考試登科及第稱為蟾宮折桂;石榴籽實多寓意多子多孫,這種構圖表達了人們渴求“家族興旺、登科及第”的願望。吉祥紋樣大量飾於玉帶鉤上,是清代社會世俗功利心態的物化反映。

用途和使用方法

關於玉帶鉤的用途與使用方法,古文獻中多有提及,其用途主要有束結革帶和佩系器物兩種。用於帶頭束結革帶的玉帶鉤,一般體形較長,如曲棒形、琵琶形類,其使用方法是先將鉤鈕撳入右手一端的帶孔,鉤首向外,然後以鉤首勾聯左手一端革帶的帶孔,即完成了固結腰帶的過程。為避免帶孔因長期使用而磨損,致使孔徑變大或斷裂,人們往往在革帶孔內置一銅、玉或骨質小環,以保護帶孔,提高革帶的使用壽命,這就是考古發掘中,玉帶鉤鉤首附近往往伴出小型銅、玉環的原因。用於佩系的玉帶鉤體形一般較小,以水禽型最為多見,戰國之際的小件鉤大多是用於佩系的,一些無附鈕的鉤,或環尾孔的鉤也多用於佩系。古代玉帶鉤的佩物主要是刀劍、鏡、錢囊、懸印之類,使用時先將鉤鈕嵌於革帶孔內,鉤首向外垂下即可,無鈕帶鉤則是將其尾端與革帶繫結固定使用,宋代以後的玉帶鉤多已不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了。
在這四件玉帶鉤中,上面兩件均於鉤首雕出螭龍的形象。鉤成琵琶形,仿自戰國。器身光素,打磨出三道凹棱,造型優美。恰如其分的裝飾,效果反倒好於繁縟的雕琢。這種手法在清代其他的裝飾品類中十分罕見。中下一件,以俏色和浮雕手法,表現流行的靈芝紋,頗具匠心。下面一件,減地浮雕西洋式花紋。乾隆時期玉雕中也吸收了西洋的裝飾題材,但往往一味獵奇,生吞活剝,不能納入傳統之中。這四件玉帶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玉帶鉤的主要特點。

玉帶鉤

西漢中期 長6.2厘米 1972年江蘇省銅山縣小龜山漢墓出土 青玉,部分受沁泛黃。器作長條倒鉤形,長把短鉤,形體是前圓背平,前挺後彎,鉤首作鴨頭狀,後背彎曲處帶一長方形扣鈕,整件如一伸脖曲頸的鴨子,造型美觀。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