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園市場

北京潘家園市場

潘家園市場世界十大跳蚤市場之一。潘家園市場最初位於一片荒地上,因此得了一個“鬼市”的不雅名稱,其實它是中國最好的舊貨市場之一。愛逛跳蚤市場的人們雲集到這裡,挑選著最新的農村手工藝品,手工製作的西藏美術品,舊時的毛澤東紀念章,或是新近上市的玉器等。

簡介

北京潘家園市場,現命名為潘家園舊貨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潘家園舊貨市場

是世界十大跳蚤市場之一。潘家園市場最初位於一片荒地上,因此得了一個“鬼市”的不雅名稱,其實它是中國最好的舊貨市場之一。愛逛跳蚤市場的人們雲集到這裡,挑選著最新的農村手工藝品,手工製作的西藏美術品,舊時的毛澤東紀念章,或是新近上市的玉器等。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周末開市,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裡交融。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人希拉蕊、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德、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尼亞總理納斯塔塞、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裡遊覽購物。“登長城、吃烤鴨、游故宮、逛潘家園”已成為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重要項目。市場是全國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市場是藏品展示的視窗,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寶的樂園。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雲南的服飾、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灣的交趾陶等。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裡銷往全國和世界。 潘家園舊貨市場2004年在“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通過社會公眾投票,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潘家園”已成為地域文化的載體,成為一種特色的文化象徵,一個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筆無形資產。

職能

機構發展

潘家園市場最初位於一片荒地上,因此得了一個“鬼市”的不雅名稱,其實它是中國最好的舊貨市場之一。愛逛跳蚤市場的人們雲集到這裡,挑選著最新的農村手工藝品,手工製作的西藏美術品,舊時的毛澤東紀念章,或是新近上市的玉器等。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潘家園還是只有當地人光顧的地方性市場,但是各路收藏者很快紛至沓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市場規模。在這個活躍的跳蚤市場裡,人聲鼎沸,商品色彩繽紛,琳琅滿目,整個氣氛更像是過節。在潘家園您可以找到您需要的、夢寐以求的、甚至是根本意想不到的珍寶。小到珠子、手鐲、玉石、寶石等飾物,大到手工藝品、樂器、古玩等等,這裡的商品可謂種類繁多。

  雖然幾乎所有商品都是在臨時攤點上出售的,但經過政府長期的逐步改造,古玩都陳列在正規的商店中。

市場每周末從早上7點一直營業到傍晚5點,通常很早就可以看到那裡人頭攢動,但據說傍晚時分才是找便宜貨的最佳時機。
十幾年前,潘家園本是北京一個並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幾年來隨著潘家園古玩市場的紅火,這裡便成了收藏愛好者“淘寶”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園”之名家喻戶曉。

  潘家園位於朝陽西南部,臨近勁松小區,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個小小的村落,當時被稱為潘家窯。早年間在護城河東邊有不少磚窯瓦場,潘家窯是其中的一家,因窯主姓潘,於是窯場以窯主的姓氏而得。據傳這潘窯主是位山東濟寧人,年過五旬,原是燒琉璃瓦出身。當初來到這裡,他本想開家燒制琉璃瓦的窯場,但燒了幾次之後,便不再燒了,因為這裡的土質疏鬆,不宜燒制琉璃瓦,於是改燒小方磚。當時這一帶有七八家磚窯,彼此競爭很激烈,潘窯主初來乍到,又是改行燒磚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棄,因為他看準了這裡臨近京城,地理位置好。於是他私下裡在各個窯場轉了幾天,回來後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磚的質量,二是在經營上下工夫。首先他嚴格把好每一塊磚的燒制環節,絕不偷工減料,所以燒出的磚成色好,光潔度高、硬度很強,不易破碎。同時在銷售上,他也比別人技高一籌,當時賣磚是以“丁”為單位,一“小丁”磚是二百塊,一“大丁”磚是八百塊,但他在碼磚時,一“小丁”要碼二百二十塊,一“大丁”要碼八百五十塊——價格上與別的窯場差不多,可數量上卻暗自比別人多了一些。同時又雇了三輛馬車,凡買主在十里地之內的,一律免費送磚上門。一些買主在他這裡買了幾次磚後,就發現他的磚不但質量好,而且數量比別的窯場多,還能免費送貨,便經常來他這裡買,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窯場就紅火起來,並很快出了名,甚至連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來他這裡買磚。於是這潘家窯場越開越大,據說最多時有二三百人在這裡幹活,車進車出的,很是熱鬧,而另外幾家窯場因經營不善便相繼關了張。以後在潘家窯場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窯場之名,得地名潘家窯。到了民國後期,這一帶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許多大水坑和窪地,再取土燒磚很是困難,於是潘家窯暫時關閉,不久便遷到了房山一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這裡的水坑和窪地被逐漸填平,並開始建設居民區,幾年的時間就出現了一大片居民區,並以“潘家窯”之名而稱。但叫了沒有多久,人們就覺得不雅,因為老北京人通常將妓院叫“窯子”,所以就改為“潘家園”,這個“園”字,便是“家園”的意思,並將附近新修的道路稱為潘家園路。後來在修建三環路時,在潘家園東側修建了一座立交橋,便得名“潘家園橋”。 1992年以後,在這裡逐漸形成一個舊貨市場,短短几年時間便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古玩舊貨集散地,吸引著大批淘寶者和遊客。 而今,“潘家園”已不只是一個街道或一個地域的名稱,幾乎成為古玩市場的代名詞。

主持活動

章程

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