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火絨草

川西火絨草

川西火絨草,菊科川甘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產於四川省西部和西北部,生長於高山山谷岩石上。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川西火絨草川西火絨草

川西火絨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出條細長,堅硬,有分枝,平臥或斜升,有枯萎宿存的葉及頂生的蓮座狀葉叢,在葉叢上生長花莖。花莖細長,直立或斜升,堅挺,長達25厘米或更長,稍木質,無分枝,被白色茸毛,下部漸脫毛,全部有密生的葉;下部葉在花期常枯萎。葉開展,狹披針形,長2—4厘米,寬2—3.5毫米,稀較大,上部漸狹,頂端有細長尖頭,邊緣平或稍反折,基部狹,無柄,基部葉下端稍寬,無鞘部,上面有細伏毛,後近無毛,下面被白色薄層密茸毛。

川西火絨草中脈細,在下面稍高起,近無毛。苞葉多數,與上部葉等長或較短,但較寬,頂端尖或稍圓形,上面被白色厚密的茸毛,下面稍灰綠色,被薄茸毛,較花序長2—3倍,密集,開展成徑約6厘米的苞葉群,或疏散而較寬大的復苞葉群。

花序特徵

川西火絨草頭狀花序徑4—5毫米,7一11個,疏散,花序梗長2—3毫米,與苞葉基部合著。總苞長約4毫米,被白色長柔毛;總苞片2-3層,頂端稍鈍,無色或淺褐色,稍超出茸毛之上。小花雌雄異株。花冠長3毫米;雄花花冠管狀,上部漏斗狀;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粗厚,下部有鋸齒,雄花冠毛上部較粗,有齒,雌花冠毛上部近無齒。不育的子房瘦果無毛。花期6—9月。

生境分布

川西火絨草產於四川省西部和西北部(康定、松潘、寶興、峨眉)。生長於高山山谷岩石上。海拔2000-3000米。

物種鑑別

川西火絨草曾經前人列入薄雪亞組,但它的花莖細長,生於根出條的頂端,與薄雪亞組的種不同,而與雅谷火絨草的長莖變種(L.jacotianumvar.minorHand.-Mazz.)相似。它的親緣種是川甘火絨草(L.chuiiHand.-Mazz.)。韓馬迪(Handel-Mazzetti,l.c.)關於此種的記載似包括兩個不同的種。這裡的川西火絨草僅限於花莖較長而葉較密的種(據韓馬迪:在25厘米長的花莖上“有55個葉”;據包維爾:“有40-50個葉”,而寶興的標本有80個葉)。

用途價值

【藥名】:川西火絨草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川西火絨草的全草。

【功效】:止咳平喘,驅蟲止瀉。

【主治】:用於感冒、咳嗽、哮喘等。對於熱咳、熱喘、寒咳、寒嗽、寒喘等皆可用之,為止咳平喘良藥。本品可驅蛔蟲,用於蛔蟲症。本品又有止瀉之功,可用治小兒腹瀉,為治小兒腹瀉常用藥。

【性味歸經】:甘、淡,平。肺、大腸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西部及西北部。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菊科·火絨草屬植物

火絨草屬(LeontopodiumR.Br.exCass.),菊科,約5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亞洲和南美洲,我國有41種,產西南、西北至東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