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葬

屈膝葬

屈膝葬:考古學術語,埋葬時將死者的下肢屈折,其上肢有仰身的也有側身的以側身屈肢居多,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東周(取自新樂遺址 文物說明)

名詞釋義

屈膝葬:考古學術語,埋葬時將死者的下肢屈折,其上肢有仰身的也有側身的以側身屈肢居多,屈膝葬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東周(取自新樂遺址 文物說明)

傳統習俗

屈膝葬是有關排灣族另一項傳統習俗「室內葬」。屈膝葬這是源於排灣族人根深蒂固「一家人」的概念,人死了還是一家人,要住在自己家裡,除非是意外死亡,才葬在室外。
排灣族人相信,自然死亡者死後是善靈,會守護著這個家,家裡埋葬的祖先越多,福氣也會越多。而它的葬法也相當特殊,是采「屈膝葬」,也就是死者如去世不久,趁肢體還沒變硬時,便將手腳綁住,讓他可以屈肢蹲踞,然後放進石板棺里,直式埋葬在地里。

習俗流失

這項習俗在日治時代被日本人禁止,要求改以室外葬。之後,基督教傳來,

屈膝葬屈膝葬
族人改信耶穌,喪喪葬禮俗也跟著改變,屈膝葬、室內葬不復存在。
此外,日治時期,日本人也禁止排灣族重要祭典「祖靈祭」在舊筏灣舉行,從那時起,舊筏灣就失去這一項傳統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