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少劇團

少少劇團,女子越劇科班,1943年底在滬成立,地點在大新遊樂場。班主胡高明,教師有男班老藝人高令童、竺基煥。該班的教學以武功見長,學員大都以武功戲啟蒙,打下了較好的武功基礎。同時採取邊教學邊演出的方法,讓學員在舞台實踐中增長才幹。

簡介

少少劇團,武功教師京劇藝人胡桂海、周五寶。學員藝名均冠以“少”字。1944年初至1949年6月,共分批招收青少年學員40餘人。男班演員陸大善(陸小毛)、唐德貴、沈玉昆、俞化龍也曾參與教學和演出。

1944年初,招收第一批學員有陳少春、袁少珊、楊少雅等12人。學藝年限為3年,初學半年飯費自理。教學戲目文戲有《盤夫》、《曾貴嫖嫂》等,武戲有《三岔口》、《虹霓關》、《大鬧嘉興府》、《收岑彭》和《投軍別窯》、《八美跑車》等。教學半年後,就請客師跑碼頭演出,龐天華、錢艷秋、張桂卿、王玉英、王桂英等女班演員,曾做過該班客師。1945年,招收的第二批學員有張少棟、田少鳳、蔣少峰等6人。1946年,招收的第三批學員有俞少鵬、劉少珠、沈少錦等12人。1948年,班子在無錫演出時曾因患瘟疫而散夥。其後班子重新組合,1949年在上海民華樓演出時又招收了第四批學員,其中有周少麟、張少蘭、曹少珍、王少芳等。1950年,戲班作為民間職業劇團向上海市文化局登記。1956年春,全國社會主義改造運動時被批准為新國營劇團。同年5月,支援到浙江省洞頭縣。

全國越劇培訓機構

早期演出的小歌班男班藝人,大都是落地唱書藝人出身,後繼者採取個別拜師學藝的形式。1923年,為培養女子紹興文戲藝人,在浙江嵊縣開辦了第一個(女)科班。建國初期,女子越劇科班曾在滬盛開,但大多數規模較小,教學條件很差,而收費卻較高,成為少數不肖之徒的牟利工具,被同仁稱作“野雞”科班。建國後越劇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國家舉辦藝術學校,同時開辦各種培訓班與招徒隨團培養。
澳洲傅全香藝術協會
杭州越劇藝術研究會
天津越友會
賽麗南京越迷俱樂部
寧波市劇協越研會
新新鳳舞台
福建省越劇之友聯誼會
上海越劇院三團之友聯誼會
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
傅全香藝術研究會
上海越劇聯誼會
上海市越劇愛好者協會
北京越劇藝術研究會
常州市越劇之友聯誼會
上海市越劇工會
越劇職業工會
新昌縣越劇培訓班
象山藝術學校
象山小芳華越劇團培訓班
紹興縣戲曲職業學校
浙江越劇“小百花”集訓班
喻傳海科班
舟山地區越劇團藝術訓練班
諸暨市戲曲培訓學校
上碧溪女班
越劇之家
上海越劇院舞台美術班
虹口區專業劇團學館
南市區戲曲學校越劇班
靜安區戲曲學校越劇班
上海越劇院學館
施家岙女子科班
江蘇省戲曲學校
上海南匯縣戲曲學校
寧波市文藝學校
南京市戲曲學校
溫州戲曲學員訓練班
浙江藝術學校
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
群立越藝社
出新越藝社
崑崙越劇社
青年越藝社
金龍女子越劇團
玉字班
忠孝班
少少劇團
陶葉劇團
四季班
鴻興舞台
中興舞台
春風舞台
聯升舞台
嵊劇藝伶訓練班
天星舞台
龍鳳舞台
小高升舞台
吉慶舞台
天蟾舞台
文明舞台
陽春舞台
四季春班
東安劇社
魯家班
鳳鳴舞台
群芳舞台
大華舞台
天蟾鳳舞台
越新舞台
鏡花舞台
霓裳仙雲社
高升舞台
群英舞台
杭州市藝術學校
嘉興地區越劇團
越劇博物館
紹興藝術學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