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

繁體寫法:雖,六書中的形聲字,有一些字左邊是部首,代表義符,而右邊代表聲符。例如江河二字,左邊水為部首,是義符,右邊為聲符。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即依字的形體右邊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

基本信息

讀音

雖suī

部首筆畫

部首:蟲 部外筆畫:3 總筆畫:9

五筆86:KJU 五筆98:KJU 倉頡:RLMI

筆順編號:251251214 四角號碼:601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67D

極品五筆拼法】雖:kju

字形結構

繁體字:雖

簡體字:雖

漢字首尾分解:口蟲

漢字部件分解:口蟲

筆順編號:251251214

筆順讀寫:豎折橫豎折橫豎橫捺

基本字義

1. 連詞,把意思推開一層,表示“即使”或是“縱然”的意思,後面多有“可是”、“但是”相應:~然。~則。麻雀~小,五臟俱全。

2. 縱然:為人民而死,~死猶生。

雖然suīrán 用在前半句,表示承認是事實,後半句用“ 但是 ” 、“ 可是 ” 、“ 卻 ” 等呼應,表示轉折。雖然……但是,,是一組關聯詞。

〖例句〗這篇文章字數雖然不多,內容卻很豐富。

連詞—雖 <連>

(形聲。從蟲,唯聲。古讀。本義:蟲,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戰國策·燕策》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雖故(雖然);他雖身負重傷,但堅決不下火線

即使…也;縱使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先王之法,經手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

僅,只

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裡休誇口,你雖是一人為害,

雖(雖)suī

⒈連詞。即使,縱然:~然。麻雀~小,肝膽俱全。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猶生。會議~短,但可解決問題。

⒉只,僅有:~有。

雖wèi 1.獸名。

通“唯”

雖、唯——《史記·汲黯傳》:“弘、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也。”《漢書》中將唯作“雖”。《大戴禮記·虞載德》:“君以聞之,唯丘無以更也。”《墨子·尚同下》:“唯欲毋與我同,將不可得也。”《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戰國策·趙策三》:“君唯釋虛偽疾,文信猶且知之也。”《史記·范雎傳》:“須賈因問曰:‘……孺子豈有客,習於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習知之,唯雎亦得謁。”’《史記·司馬相如傳》:“蜀長老多言通西南夷不為用,唯大臣亦以為然。”上例均是古書中以唯作雖之證。因唯雖是右文。(摘自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7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詳細字義

<連>

1. (形聲。從蟲,唯聲。古讀( huī)。本義:蟲,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戰國策·燕策》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雖故(雖然);他雖身負重傷,但堅決不下火線

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雖無所匡挽,而義形之意再見之矣。——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 即使…也;縱使[even if]

雖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先王之法,經手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

4. 僅,只[only]

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管子》

5. 原本,本[originally]

你那裡休誇口,你雖是一人為害,我與那陳州百姓每分憂。——《陳州糶米》

雖字新解

雖,生活中常用的口語辭彙,意思是某人非常囧。

常用詞組

1. 雖然suīrán

(1) [even if though; although]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even so]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2. 雖說suīshuō

[though; although;yet] 雖然,用於口語

我們雖說有經驗,但還得學習新東西。

3. 雖死猶榮suīsǐ-yóuróng

[be honoured though dead; have died a glorious death] 人雖然死了,但死得光榮

4. 雖死猶生suīsǐ-yóushēng

[live on in spirit] 謂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如同還活著一般。

5. 雖則suīzé

[nevertheless;though; although] 雖然

雖則有少數黨員和少數黨的同情者曾經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 雖

〔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從蟲唯聲。

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況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注》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時假令請退則可也。

又《玉篇》推也。

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為雖。

又《荀子·性惡篇》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為雖。

考證:〔《注》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吳語》吾雖之不能,去之不忍。〕 謹按原文作須不作雖。謹節去吳語以下十一字,而於上文少儀疏雖假令也下,照原文增當此時假令請退則可也二句。〔又獸名。《於逖聞奇錄》傅宏業宰天台縣,有人獵得一獸,形如豕,仰鼻,長尾有岐,謂之怪。宏業識之曰,其名雖,非怪也。雨則縣於樹,以尾塞其鼻。驗之,果然。《注》雖,以醉反。〕 謹按仰鼻長尾乃爾雅所謂蜼非雖也。聞奇錄誤刻為雖不可從。今省此段謹改為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注唯當為雖。

又荀子性惡篇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注唯讀為雖。

英文翻譯

1.although; even if

拼音是sui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