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錦雞兒

小葉錦雞兒

灌木,高40—70厘米(1米),常自基部分枝形成灌叢。樹皮黃褐色,具條棱,當年枝條白色,被短柔毛。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葉錦雞兒小葉錦雞兒

灌木,高40—70厘米(1米),常自基部分枝形成灌叢。樹皮黃褐色,具條棱,當年枝條白色,被短柔毛。托葉宿存硬化成針刺狀,長5—8毫米;葉軸脫落,常2—3簇生;雙數羽狀複葉,小葉10一20,倒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3—10毫米,寬2—5毫米,先端微凹或圓形,具小刺尖,基部寬楔形,兩面被短柔毛,後期毛漸稀疏。花單生,長20—25毫米;花梗長10—20毫米,近中部有關節花萼筒狀鐘形,基部偏斜,長8—12毫米,寬4—7毫米,密被短柔毛,萼齒三角形,尖銳,長約3毫米,邊緣被柔毛;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近圓形,頂端微凹,翼瓣和龍骨瓣具短耳;子房無毛。莢果條形,扁平,長4—5厘米,寬4—6毫米,頂端漸尖,外皮紅褐色,無毛,花期5—6月,
果期8—9月。

生境

小葉錦雞兒小葉錦雞兒

生於草原、沙地及丘陵坡地。

分布

遼河平原科爾沁、興安南部、蒙古高原東部、烏蘭察布陰山。我國東北、華北;蒙古蘇聯。.

產地產量

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產量極多。

入藥部分

果實、花、根入中藥
根入蒙藥。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花及果實,陰乾備用;夏、秋季採挖根,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泥土,曬乾,切片備用。中藥生用。
蒙藥切段生用。

藥材鑑別

小葉錦雞兒小葉錦雞兒

性狀花單生,皺縮成條狀,密被絹狀短柔毛;花萼鐘形或筒狀鐘形,基部偏斜,密被短柔毛;花冠黃色至棕黃色。氣微,味微甘、澀。莢果扁長條形,有的帶宿存萼,深紅褐色或紅棕色,無毛,頂端斜長漸尖。種子細小類圓形,直徑約0.3毫米,黃棕色至棕褐色。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經內蒙古醫學院藥學系天然藥化教研室研究,根已分離出兩種親脂性生物鹼,三種親水性生物鹼;還有四種黃酮類,皂甙,內酯酚類等成分。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本品煎劑口服或皮下注射及其所含植物甾醇油劑皮下注射對大鼠蛋清性及甲醛性踝關節腫,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但煎劑口服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無明顯抑制作用,且既無糖皮質激素樣作用,也不能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
2.鎮痛作用 本品煎劑及所含植物甾醇油劑腹腔注射可抑制小鼠扭體反應(醋酸法),呈現明顯鎮痛作用。
3.對血壓的作用給麻醉兔靜脈注射小葉錦雞煎劑,產生降壓作用,並可翻轉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其所含的成分A可翻轉腎上腺升壓作用,但降壓作用微弱,成分E有降壓作用,但不能翻轉腎上腺素升壓作用,故煎劑的降壓作用,可能是A、E二成分作用之和。實驗證明,小葉錦雞兒總生物鹼給麻醉兔靜脈注射有升壓作用。
4.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豚鼠組胺噴霧引喘實驗表明,口服本品煎劑有一定平喘作用,但氨水噴霧引咳法及酚紅排泌法表明本品對小鼠無鎮咳、祛痰作用。
5.其他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有一定抑菌作用。
6.毒性小葉錦雞兒的總生物鹼對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3.613克/公斤。

性味功能

中藥果實:味苦,性寒。清熱解毒。花:味甘,性平。養血安神。根:味甘、微辛,性微溫。祛風止痛,祛痰止咳。
蒙藥味苦,性涼、輕、燥。清熱,消“奇哈”。

主治

中藥果實:治咽喉腫痛。花:治頭昏,眩暈。根:治眩暈頭痛,風濕痹痛,咳嗽痰喘。
蒙藥治脈熱,高血壓症,頭痛,癰瘡咽喉腫痛,肉毒症

用量用法

中藥9—30克,水煎服。
蒙藥多入丸散劑。

補充

小葉錦雞兒不怕沙埋,沙子越埋,分枝越多,生長越旺,固沙能力很強。一株沙埋的小葉錦雞兒,能形成幾十根條到百餘根條,分枝組成的大灌叢。積沙厚度可達6~7米高。冠幅可達13.5×11.0米2。小葉錦雞兒枝、葉、花、果、種子均富有營養物質,都是良好的飼草飼料。特別是冬季雪封草地,小葉錦雞兒就成為駱駝、羊的唯一啃食的“救命草”。因此,小葉錦雞兒又是建設草原,改良牧場不可少的優良木本飼料樹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