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牛肉

小炒牛肉

小炒牛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菜,其屬於川菜系,也屬於家常菜譜之一,其製作主要原料是牛肉、洋蔥、青椒/甜椒等。口味:鮮香,工藝:炒,製作難度屬於中級。功能作用有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之功效。

基本信息

小炒牛肉製作材料

小炒牛肉小炒牛肉
主料:牛肉(肥瘦)(250克)
輔料:玉蘭片(100克)雞蛋清(25克)
調料:小蔥(10克)江米酒(15克)味素(1克)醬油(10克)(3克)植物油(40克)(5克)澱粉(蠶豆)(10克)

製作工藝

1.將生牛肉按肉紋橫切成4.5厘米長絲;2.用澱粉5克、蛋清、江米酒6克將牛肉絲漿好;
3.蔥、姜、玉蘭筍切成4.5厘米長絲;
4.鍋里倒植物油,燒成熱,把漿好的牛肉絲滑散,撈出;
5.待油溫升七成熱時,復下牛肉炸挺,瀝油;
6.另把植物油入鍋內,上旺火,至五成熱,放玉蘭筍絲、姜、蔥絲、醬油,煸炒,倒入鮮湯15毫升、牛肉絲、江米酒,中火燒2分鐘,加味素,用水澱粉掛芡即成。

做法

主料

牛裡脊、茭白、洋蔥、紅椒、青椒

輔料

六月鮮醬油、蚝油、鹽、糖、料酒、橄欖油

做法

1.將牛裡脊切成絲,加少許鹽、糖、六月鮮醬油、料酒,用力攪拌均勻,最後加入少許橄欖油拌勻後放入冰櫃醃製一小時左右;
2.分別將茭白、洋蔥、紅椒、青椒切成絲備用;
3.鍋燒熱加入橄欖油;
4.開中火放入洋蔥炒香;
5.洋蔥炒到微軟時加入茭白,開大火繼續翻炒;
6.加入紅、青椒絲;7.加入醃製好的牛肉絲;
8.不停的快速翻炒;
9.當牛肉變色時加入蚝油;
10.轉小火翻炒均勻後即可起鍋

工藝提示

1.牛肉過油時,不要粘連;
2.湯被牛肉“吃”盡2/3時勾芡;
3.因有牛肉絲過油過程,需準備植物油300克;
4.新鮮的黃牛肉棕色,有光澤,肉質堅實,肌肉間夾雜脂肪,無瘀血現象。新鮮水牛肉,肉色較黃牛肉暗一些,呈深棕紅色,纖維較細而鬆弛,脂肪較乾燥。如果肉的表面濕潤,帶有粘性,或者起團、發灰、發綠、帶有臭味,則肉不新鮮。

菜品特色

小炒牛肉小炒牛肉
此菜少有汁芡、肉嫩味香、佐酒下飯均宜。

營養價值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玉蘭片:玉蘭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糖等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從我國傳統中醫的角度看,玉蘭片味甘、性平,還可定喘消痰。
雞蛋清:雞蛋清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我國中醫還認為,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有助於延緩衰老。

食譜相剋

牛肉(肥瘦):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所含營養素
熱量(790.46千卡)、蛋白質(56.70克)、脂肪(50.96克)、碳水化合物(34.98克)、葉酸(3.00微克)、膳食纖維(11.59克)、膽固醇(210.00毫克)、維生素A(32.34微克)、胡蘿蔔素(89.10微克)、硫胺素(0.17毫克)、核黃素(0.52毫克)、尼克酸(14.39毫克)、維生素C(3.22毫克)、維生素E(34.70毫克)、鈣(128.86毫克)、磷(484.74毫克)、鉀(698.59毫克)、鈉(2860.84毫克)、鎂(80.54毫克)、鐵(14.71毫克)、鋅(12.68毫克)、硒(18.29微克)、銅(0.60毫克)、錳(1.05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