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胡頹子

密花胡頹子

羊奶果學名密花胡頹子,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多年生常綠攀緣灌木,產亞洲熱帶,越南、馬來亞、印度及中國雲南、廣西南部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密花胡頹子
種拉丁名:ElaeagnusconfertaRoxb.
科中文名:胡頹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屬中文名:胡頹子屬
屬拉丁名:Elaeagnus
國內分布:雲南南部和西南、廣西西南
國外分布: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泊爾
海拔:50-1500
命名來源:[FloraIndica;ordescriptions...1:460-4611820]
中國植物志:52(2):015

概述

密花胡頹子密花胡頹子
密花胡頹子(Elaeagnus conferta Roxb)每年3、4月份,西雙版納地區大多數水果尚未上市,而早熟的羊奶果卻已匆匆地撲入人們的眼帘:橢圓形,色紅如血,略大於鴿卵。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但酸味過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則味甚佳美。

詳述

羊奶果學名密花胡頹子,為胡頹子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灌木,產亞洲熱帶越南馬來亞、印度及我國雲南、廣西南部均有分布,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果實營養豐富,可食率為73.3—91%,每100克鮮果含水90.6%,粗蛋白質2.45%,粗脂肪2.8%,總糖5.1%,總酸1.45%等。果實多汁無毒,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頭、蜜餞等食品。由於其果實成熟較早,可作水果淡季市場和食品工業原料的新品種。其根、葉、果均可入藥,用於治消化不良、咳嗽氣喘、咳血、腰部扭傷、痔瘡、疝氣等。
胡頹子通常生長於山地雜木林內或向陽溝谷旁,有時生長在三角楓或麻櫟等樹上,形成樹上生樹的奇特景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胡頹子也經常被作為觀葉或觀果盆景請入大雅之堂。
胡頹子,農村俗稱“羊奶子樹”,它是與沙棘同屬胡頹子科的野生植物,在我國有57種之多,主要有長葉胡頹子披針葉胡頹子、多花胡頹子、胡頹子等,我省的雅安、天全、洪雅、內江、三台、綿陽、廣元等地均有集中成片的分布,常天然分布於櫟類樹種中或成灌木林純生。
據測定,胡頹子果汁含量(70%左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每100克汁中含15克左右)都高,適於加工果汁、果酒等。其中每100克果汁中含有機酸12.5~13.2克,高於一般水果,含維生素C11.30~18.06毫克,明顯高於栽培果樹。從礦質元素含量看,鉀的含量是現已報導過的果品中最高的一種,同時,果實中胺基酸含量比常見的栽培果樹果實要高出幾倍到幾十倍。
由此看出,在我省盆地丘陵及盆周山區有大量野生胡頹子分布,進行胡頹子天然飲料和保健食品加工,前景可觀。
羊奶果,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原產亞洲熱帶,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和我國南部有分布。
羊奶果為常綠攀緣灌木,無刺,小樹密被銀白色鱗片。10-11月開花,次年3-4月果熟,果實長橢圓形,成熟時紅色至深紅色,極具觀賞性,宜作盆栽和庭院栽培。
羊奶果粗生易管,對土壤適應性強,極少病蟲害。一年施肥2次即可,施肥時間為開花前(即10-11月)及小果期(1月底2月初),以複合肥為主。羊奶果花期和幼果期需要較多水分,約為全年總量的30%-40%,當花期和幼果期如遇到乾旱時,應立即進行灌水。羊奶果枝梢生長極為旺盛,如不加以修剪或將生長過旺的枝條加以整理,就會影響觀賞性。一般一年修剪兩次,分別在5月和9月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