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鎮[荊州市監利縣]

容城鎮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地處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縣城,濱臨長江,位於江漢平原的南端,居長江經濟帶的中游,是武漢、荊州、岳陽三市經濟輻射的三環交疊區。總面積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萬,下轄13個社區,24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容城鎮步行街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容城鎮步行街

容城鎮是一個緊鎊長江的著名歷史古鎮。

作為縣治,容城鎮已有千年的歷史,現總面積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萬,下轄13個社區,24個行政村。該鎮交通便利,沙洪、監仙、監潛、監岳及長江黃金水道在此匯集。

新中國建立以來,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一主三次的老街道已發展到了總長達26公里的街道,小街巷道近70餘條。街道兩旁高樓林立,商店密集。縣農行、工行、國稅、建設、信合、土地、人民醫院等現代化的新型高層建築鑲嵌在車水馬龍的繁華大街上。

容城鎮是全縣工業生產的重要基地,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其機械化肥、造紙、陶瓷、鑄造、棉紡、毛紡、製藥、食品、釀酒、木材加工、電器儀表等行業生產的優質主導產品馳名省內外。農業生產以糧食、油料、蔬菜、花木、養殖為主。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日臻完美。文化宮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電視台報社、體育館場、影劇院等文化設施一應俱全。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均擁有現代化的醫療檢測設備,加之防疫、保健、地方病防治等專業機構,極大地保障了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該鎮先後榮獲全省“楚天明星鄉鎮”、全省“五十強鄉鎮”、全省“六好鄉鎮黨委”、荊州市財政收入“十強鄉鎮”和荊州市鄉鎮企業“十強鄉鎮”等各種榮譽稱號。

經濟發展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容城鎮地圖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容城鎮地圖

為了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鎮委、鎮政府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全鎮長年聘請中科院湖北農學院荊州農科所教授、專家進行“坐診”指導,建立“{監利縣容城鎮科技示範基地”,利用高新科學技術種植模式,輻射全鎮。先後在新洲責任片建立了3萬畝的蘆葦基地,以“新紅寶”“黑蜜2號”“黑蜜3號”“黑蜜6號”“早春紅玉”“黃帥”“伊莉莎白”為主要品種的20000畝西瓜、甜瓜基地,10000畝甜玉米基地,5000畝林業基地;在平橋責任片建立以5000畝美國臍橙基地,主要品種為美國“斯卡特斯·朋娜”和日本“官溪蜜柚”、“柑桔”。2000畝草莓基地、2000畝溫室大棚基地,10000畝蔬菜基地。千戶養雞基地,百戶養鱔基地,為充分發展城郊經濟,該鎮發揮城邊、路邊、江邊的“三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城內各村擁有較大規模的村辦、組辦企業,市場、商店等經濟實體近100家,城區大部分村級收入超過了100萬元。全鎮經濟規模效益明顯,農村產業格局已形成。

鄉鎮民俗

監利縣容城鎮的風俗習慣與鄰縣大致相同。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後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稱為“拜年”。正月初九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圓霄燈會;清明前後,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六月六日,嬌陽似火,家家曬衣物,稱為“曬龍袍”,七月前半月,到處燒化紙線,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二十四日過小年敬灶神;三十晚上叫“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置辦豐盛的酒菜,開懷暢飲,稱“團年”,也叫“吃年飯”;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辭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團火,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俗稱“三十夜裡火,十五夜裡燈”。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
容城鎮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中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現在容城鎮的婚喪禮儀,節日風俗正在接受現代社會的廣泛薰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