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玉佛

學生和玉佛

是一首由作者魯迅 一九三三年創作的五言律詩。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學生和玉佛
創作時間:一九三三年
作者:魯迅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學生和玉佛
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②。
頭兒誇大口③,面子靠中堅④。
驚擾詎雲妄⑤?奔逃只自憐。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錢⑥。

作品注釋

①此詩作於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出自《南腔北調集》。
②倉皇:匆促而慌張。
③頭兒:指國民黨頭子。
④中堅:核心力量。指當時的大學生。
⑤驚擾:驚動擾亂。
詎云:詎(jù),怎么;詎雲,怎么說。這一句是說,日軍進攻山海關是事實,怎么能說是大學生們妄自驚擾呢?
⑥不值一文錢:指大學生們嘆息自己不如玉佛值錢。

作品賞析

在日寇準備大舉進攻華北的時候,國民黨政府準備投降,北京成了“空城”,不僅古董南遷,而且毫無設防。正如當時各民眾團體向南京國民黨政府提出的抗議中指出的那樣,“於今古物之遷移是不從事抵抗之表現”。
當時有一些文化人建議把北京定為所謂“文化城”,將軍事設施挪往保定。與此同時,國民黨頭兒們卻要所謂“社會中堅”的大學生出來替他們撐面子,以掩飾他們把祖國大好河山拱手讓敵的行為,煞有介事地申斥學生們在“榆關告緊之際”,“妄自驚擾”。大學生們走投無路,只好嘆息自己不如玉佛值錢了,語似滑稽,實際上是很沉痛的。
這首詩中巧妙地引用了國民黨反動官僚申斥學生的話,並加以駁斥,又運用了一些口語,如此諷刺的意味更加深長了,其手法近於雜文,代表了魯迅舊體詩的一種風格,屬於這種風格的作品還有《替豆萁伸冤》、《贈鄔其山》、《贈蓬子》、《報載患腦炎戲作》等。

作者簡介

魯迅魯迅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等。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作品被編為《魯迅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