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全集

魯迅全集

魯迅先生的筆是投槍,是匕首,魯迅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是最任性的。《魯迅全集》融會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資料,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內容更加充實嚴謹,學術資料的可靠性更強。是魯迅學術研究必備。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魯迅全集魯迅全集

《魯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收入作者的著作、譯文和部分輯錄的古籍,共二十卷,於1938年印行。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分別於1956年、1981年和2005年對舊版進行了較大的增補與修訂,從而形成了十八卷本《魯迅全集》。然而,文學創作是魯迅文化成就的重要一面但並非全部,我們認為創作、翻譯、古籍輯校和科學普及這四個方面的成就共同支撐著魯迅文化巨人的形象。本著這種理念,我們編著了這部全新的《魯迅全集》。

本部《魯迅全集》是在十八卷本的基礎之上,進行了較大的增補和修訂,精心選編了能體現出魯迅上述四個方面突出成績的作品,力求達到精華不漏的目標,希望在讀者面前展示的是一個更為完整的魯迅。

在內容上,本書除了收錄以往“全集”或“文集”所未收錄的作品這一突出特色之外,也有所取捨——魯迅與許廣平的通信集《兩地書》印行過多次,而且版本多樣(包括原信、手抄本和整理本),讀者很方便尋找閱讀,本書不再收錄。

在編排上,本版全集還有一大特色——將魯迅逝世之後出版的魯迅著作集(主要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和陸續發現的佚文重新編排,一律按寫作日期或發表日期的先後為序,分別重編為《人海雜言》和《荊天叢筆》(這兩個書名均來自魯迅生前構想)。

關於本版全集選編作品的文字,依據魯迅著作手稿、最初發表的報刊、出版本、通行本匯校而成,如:《吶喊•孔乙己》“他不回答”,原刊作“他不答應”;《吶喊•孔乙己》“孔乙己著了慌”,原刊作“孔乙己發了慌”;《吶喊•故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原刊“本”作“本來”等,皆從原刊,此處不一一列舉。

這部二十卷本《魯迅全集》作為一版全新的《魯迅全集》,希望能讓廣大讀者朋友從更加廣闊的角度全面的了解魯迅。

本部《魯迅全集》共二十卷,總字數達700萬字,其編輯與校勘工作由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魯迅全集》編輯委員會,先後聘請了數名具有多年編輯工作經驗、對魯迅生平與創作較為熟悉的編輯,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下,根據專家們提供的諸多內部資料,並結合當前較為通行的各種版本,歷時5年,終成此書。

目錄

第一卷

《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野草》

第二卷

《朝花夕拾》

《詩歌集》

《熱風》

《墳》

第三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華蓋集續篇的續篇》

《而已集》

第四卷

《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

《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卷

《人海雜言》(前期集外文)

《荊天叢筆*上》(後期集外文)

第七卷

《荊天叢筆*下》(後期集外文)

第八卷

《日記》(1912年-1926年)

第九卷

《日記》(1927年-1936年)

第十卷

《書信》(1904年-1933年)

第十一卷

《書信》(1934年-1936年)

第十二卷(譯文)

《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

域外小說集

《工人綏惠略夫》

《一個青年的夢》

《愛羅先訶童話集》

第十三卷(譯文)

《桃色的雲》

苦悶的象徵

《出了象牙之塔》

《思想*山水*人物》

第十四卷(譯文)

《小約翰》

《表》

《俄羅斯的童話》

《壞孩子和別的奇聞》

第十五卷

近代美術史潮論

《藝術論》(盧氏)

《藝術論》(蒲氏)

《毀滅》

第十六卷

《十月》

《死魂靈》

第十七卷

《中國小說史略》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八卷

《古小說鉤沉》

《小說備校》

第十九卷

唐宋傳奇集

小說舊聞鈔

《會稽郡故書雜集》

《嶺表錄異》

第二十卷

《嵇康集》

雲谷雜記

中國礦產志

《生理學講義》

《中國地質略論》

《說鐳》

魯迅全集

第一卷墳熱風吶喊

第二卷仿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

第三卷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巳集

第四卷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

第六卷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集外集拾遺補編

第九卷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卷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兩地書書信(1904-1926)

第十二卷書信(1927-1933)

第十三卷書信(1934-1935)

第十四卷書信(1936致外國人士)

第十五卷日記(1912-1926)

第十六卷日記(1927-1936)

第十七卷日記(人物書刊注釋)

第十八卷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學術影響

《魯迅全集》學術影響力最大

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之後,由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蘇新寧擔任主編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報告)昨天發布。《魯迅全集》不僅名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外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還進入其他五個學科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的前十名,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著作。

報告主編蘇新寧稱,報告從策劃到數據處理,從撰寫到最終出版,歷經了近10年時間。課題組從CSSCI的論文中抽取出數百萬條被引用的圖書數據,並進行糾錯、歸併等處理,然後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規律,為各學科擬定了圖書遴選標準,共選取了3140種圖書。

蘇新寧說,“本書的出版的意義在於: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資源,向學者推薦閱讀學術著作,幫助圖書館或研究機構補充館藏。促進出版社注重學術著作的出版,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等都有著極其現實的意義。這也是一部首次全面評價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的大型專著。另外,對出版社學術影響力的評估也提供了一個科學客觀的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