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說和諧人生

季羨林說和諧人生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完滿的人生?按季羨林的說法,是和諧的人生。那么怎樣的人生才算是和諧?我們該如何面對壓力?如何消除人與人之間可怕的隔膜?如何處理友情與愛情?怎樣建立起溫馨的家庭?什麼才是真正的長壽之道?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季羨林指出: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諧” 。本書是季羨林對“和諧社會、和諧人生”的一些看法,涉及哲學、宗教、美學和文化交流諸方面。並指出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的觀點。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作 者: 季羨林 著
出 版 社: 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1
字 數: 150000
頁 數: 212
開 本: 16開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6634745
包 裝: 平裝
定價:¥23.00

編輯推薦

“和諧”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代序)
2003年我住院以來,許多人包括國家領導人紛紛前來探望。溫家寶總理在5年的時間裡來看望我4次,真讓我感到誠惶誠恐。除了感激,還是感激。在和總理的談話中,我非常突出和諧的內容。和其他朋友談話的內容,也往往涉及這個話題,比如2007年6月我與金庸先生也談到這個主題。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什麼?據我的看法,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諧” 。自古以來,中國就主張“和諧”。時至今天,我們又提出“和諧”這一概念,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送給世界的一個偉大禮物,希望全世界能夠接受我們這個“和諧”的概念,那么,我們這個地球村就可以安靜許多。
和諧涉及哲學、宗教、美學和文化交流諸方面。
我現在就講講自己的看法,我想這裡面起碼應包括這么幾部分內容。
人類自從成為人類以來,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人與自然的關係;二,人與人的關係,也就是社會關係;三,個人內心思想、感情的平衡與不平衡的關係。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鑒於此,我把人文關懷的層次分析成人與自然、人與人及人自身的思想情感處理等三種關係,如果這三種關係處理得當,人就幸福愉快,否則就痛苦。
我們中華文化在哲學上表現為“天人合一”,具體講就是人和大自然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宋代大哲學家張載的話最能涵蓋:“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物,包括植物動物都是我的夥伴。
這就是中國的思想。你如果把大自然當成敵人,大自然就會懲罰你。
有一次我講話說,只有東方文化,能夠拯救人類。你要那樣征服自然界,征服下去,人類就沒法活下去。
東方和西方最大的區別,基礎在於思維方式:西方分析,東方綜合,就是西方把事物越分越細,東方則是綜合的,東方就是“天人合一”。天是大自然,人就是我們人類。“天人合一”的精神就是天人渾然一體,人天相愛。你要生存下去,人和自然要做朋友,不能做敵人。
東方文化的基礎是綜合的思維模式,西方則是分析的思維模式。所謂 “綜合”,其核心是強調普遍聯繫,注重整體概念。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就是人與自然為一整體,人與其他動物都包括在這個整體之中。
東方的“天人合一”是帶有普遍性的一種思想,中國、印度都有。以中國儒家為例,《易經》中有“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中庸》有“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孟子》有“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董仲舒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張載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更是典型的 “天人合一”思想。這些都是綜合思維方式的典型例子。印度的“梵我一如”,也是其表現。
現在歐洲也有人感覺到了這一點。這個東方不限於中國,還包括印度,以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日本等。我們不是說西方文明都不好,西方文明也為人類創造了福利,電燈、電話等就是西方創造的。但是,西方把人和自然對立起來。英文詞典查“征服”,舉例就是“征服自然”。西方自古希臘以來,以分析的方法對待自然。到了近代產業革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結果是人所共睹的。他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上天人地,騰空泛海,聲光電化,無所不及。一直發展到核能開發、宇宙衛星等等,全世界人民無不蒙受其利。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這是他們“征服自然 ”的結果。然而自然雖無人格或神格,如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然而它卻是能報復的,能懲罰的。西方濫用科技產生的弊端至今已日益顯著,比如大氣污染,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臭氧層破壞,新疾病叢生,人口爆炸,淡水資源匱乏,自然資源匱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弊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得不到控制,則人類前途實處危境。
這些弊端已經引起了全世界有識之士的深切關注。怎么辦呢?我的看法是:人類必須懸崖勒馬,正視弊端,痛改“征服自然”的思想,採用東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一來,庶幾乎可以改變這種危險局面。我們人類是有理智有感情的,讓腦筋清醒一下,是有好處的,何況我們回顧與前瞻的問題是關係到人類前途的問題,切不可掉以輕心,等閒視之。這樣做不單是一般人的任務,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們更應如此。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我們不能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恩格斯真不愧是馬克思主義奠基人之一。在一百多年以前,當時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還不太顯著或者只能說是初露端倪。可是偉大的恩格斯已經注意到了,而且給世人敲響了警鐘。對這樣天才的預見和警告,我們能不五體投地地讚佩嗎? 眼前世界的形勢已經充分地證明了恩格斯預見之偉大與睿智。許多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現象已經充分證明了自然界正在日益強烈地對我們人類進行著報復。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到,例子是不勝枚舉的。為了保護環境決不能抑制科學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這個大前提是絕對正確的。不這樣做是笨伯,是傻瓜。但是處理這個問題,腦筋里必須先有一根弦,先有一個必不可缺的指導思想,而這個指導思想只能是東方的“天人合一”思想。否則就會像是被剪掉了觸角的螞蟻,不知道往哪裡走。從發展的最初一刻起,就應當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念念不忘過去的慘痛教訓,想方設法,挖空心思,盡最大的努力,對弊害加以抑制,決不允許空喊:“發展!發展!發展!”更不能高枕無憂,掉以輕心,夢想有朝一日科學會自己找出辦法,挫敗弊害。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了那時,魔已經無法控制,而人類前途危矣。中國舊小說中常講到龍虎山張天師打開魔罐,放出群魔,到了後來,群魔亂舞,張天師也束手無策了。最聰明最有遠見的辦法是向觀音菩薩學習,放手讓本領通天的孫悟空去幫助唐僧取經,但是同時又把一個箍套在猴子頭上,把緊箍咒教給唐僧。
這樣可以兩全其美,真不愧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
然而我們的反應怎樣呢?除了少數有識之士外,大多數人,包括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在內,還懵懵懂懂,馳騁於蝸角,搏鬥於蟻冢。美國在演著總統選舉的鬧劇,中東在演著巴以衝突的悲劇,全球狼煙四起,動盪混亂,如果真有一個造物主的話——我不相信真有——他站在宇宙某一個地方,俯視地球村裡的幾台大戲正在演得紅紅火火。難道他會像我們人類一樣,看到地上的蟻群廝殺,積屍滿地,流血——螞蟻不知有血沒有——成河,不禁莞爾而笑嗎? 我虔誠希望,我們人類要同大自然成為朋友,不要再視它為敵人,成了朋友以後,再伸手向它要衣,要食,要一切我們需要的東西。
和諧還有社會的方面。我的老師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白虎通》當中的三綱六紀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什麼叫三綱呢?就是君臣、父子、夫婦。
他講的當然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裡邊有糟粕,如夫妻應該是平等的,怎么男人成了女人的綱了呢?這個我們先不講它。六紀,一是諸父,就是父親的兄弟姊妹;二是兄弟;三是族人;四是諸舅,就是母親家的人;五是師長;六是朋友。他說,這三綱六紀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我看他的話很有道理。因為人類自有社會以來,必然要有一種規則來維繫,不然的話社會就會亂七八糟。現在馬路上為什麼要有交通警?為什麼要有紅綠燈?這就是一種規則,一種規章制度,要求大家都來遵守,這樣社會生活才能進行。要是沒有這些規則,社會生活就不能進行。《白虎通》的三綱六紀,把當時社會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規定了。
建設和諧社會,首先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內心的和諧。因此內心的和諧顯得更為重要。我們的文化還有一個提法,是我們的特點,就是“格、致、正、誠、修、齊、治、平”。意思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步驟。先從自己開始格物,就是了解事物,了解以後致知,把規律找出來,正心、誠意就不用講了,修身就是修自己,然後齊家,把家治好,然後再治國,治國以後是平天下。就是從個人內心一直到天下。那么,什麼叫國,什麼叫天下呢?在周代來講,像齊國、燕國、鄭國等國是國,天下則指整個周代的中國。現在像中國、日本叫國,天下就是世界。個人要從內心出發,正心、誠意,一直推到治國、平天下。這套系統的步驟,屬於倫理道德範疇,也屬於政治範疇,是其他任何國家所沒有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就是說,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個支柱。除了這個提法外,古人還提出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說法,意思都差不多。
1998年3月我為泰國朋友鄭彝元《道統論》作序說過: 我平生為不中不西而又亦中亦西之學,偏考據而輕義理,此蓋天性使然,不敢強求也。迨至耄耋之年,忽發少年之狂,對義理問題,妄有所論列;但侷促門外,有若野狐,心情介於信疑之間,執著則逾意料之限。數年前曾寫一長文《“天人合一”新解》,意在喚起有志之士正確處理人與大自然之關係。蓋謂西方科技文明,彪炳輝煌,為時已久。造福人類,至深且巨。然時至今日,際此上世紀之末,新世紀之初,其弊害漸趨明顯,舉其犖犖大者,如環境污染,臭氧出洞,人口爆炸,疾病叢生,淡水匱乏,生態失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皆大自然對人類征服之報復,而芸芸者眾,尚懵懵懂懂,使人不禁有“錯把杭州作汴州”之慨嘆。此諸弊害,若其中任何一方阻止無方,則人類生存前途必處於極大危害之中,事實如此,非敢危言聳聽也。
這可以看作對我哲學方面的總結。
從宗教方面來說,我自己雖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但我對世界上所有正大光明的宗教都十分尊重,因為各大宗教都勸人做好事,不做壞事。
這正是正直的人類所需要的。但任何宗教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宗教教義只是相對真理,絕對真理只有“最高神靈”才能掌握。所以不同宗教的信徒要互相尊重,互不相妨,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以各自喜愛的方式來滿足宗教的需要。同樣,應該承認,世界上有有宗教需要的人,也有沒有宗教需要的人。應該是敲鑼吹號,各有一套,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有宗教需要的人和沒有宗教需要的人,有宗教需要的人中信這種教的和信那種教的,都應該共同攜手,齊心協力,為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而努力奮鬥。(《漫談人生》,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49—50頁) 從世界範圍來說,有有國教的國家,也有沒有國教的國家。有宗教和民族一致的國家,也有宗教和民族不一致的國家。中國是一個沒有國教的國家。在中華民族中,漢族不能算是一個宗教性很強的民族。漢族歷史上信仰的宗教最大最古的有兩個,一個是土生土長的道教,一個是從外面傳來的佛教。但是對於道教和佛教,除了道士和尼姑、和尚之外,老百姓對這兩種宗教,都信得馬馬虎虎,佛教廟裡有時有道教的神,而且佛道兩種廟裡,有時竟會出現孔子和關聖帝君文武兩聖人。有錢人家辦喪事,既請道士,也請和尚,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一團和氣,處之泰然。因此整箇中國歷史上沒有一次宗教戰爭。如果不同宗教的信徒都能互相尊重,則中國社會必能安定團結,世界人民也必能安定團結。(《漫談人生》,第 49—50頁) 從中國文化的傳統來說,我們是不講弱肉強食的。現在我們提出“和諧”這個概念,有助於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不要鬥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解釋。唐朝時講儒釋道三教,那個時候儒家也算一種宗教。中國文化要從宗教來講,就是儒釋道,這三個思想體系加起來就是中國文化。
儒家的精神上面已經說過。
道家和道教的精神是什麼呢?我很喜歡陶淵明《神釋》中的四句詩,實際上這也是我人生的座右銘,即: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覺得這首詩中就充分展現了道家和道教的精神,這就是順其自然的思想。依我的看法,陶淵明骨子裡更像是道家的。我覺得“ 順其自然”最有道理,不能去征服自然,自然不能征服,只能“天人合一 ”。要跟自然講交情、講平等,講互相尊重;不要講征服,誰征服誰,都是不對的。
佛教的精神呢?中國佛教可以用禪宗來代表。人們都說,佛教教義中的核心理論是非暴力論,和平是佛教實踐的主體。佛教繼承了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和不殺生思想,把這一思想變成自己的基本戒律。佛教認為人的行為是由欲望引起的,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欲望膨脹的結果,就有了貪的行為,掠奪和戰爭正是貪的表現。所以佛教提倡滅欲,不殺害生靈,眾生平等,不允許種姓壓迫的存在,這樣,社會、國家和人民之間的和平共處才有保障。這些平等慈悲的思想成為佛教和平思想的基石。重視人的生命,正視人的存在,重視人的價值,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家庭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形成一種和睦、和諧的關係。美國總統羅斯福問太虛大師如何實現和平,太虛大師回答“慈悲無我”。“我” 是紛爭的根源,和平必需實現“無我”,“無我”才能無私,無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實現和平。(見宏度:《佛教與和平》,載《宗教:關切世界和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頁) 佛教教義歸納成三句話,稱之為“三相”或者“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釋迦牟尼首轉法輪,這三個法印幾乎都包括在裡面了。其中的“諸法無我”,是佛教重要教義,是佛教與婆羅門教鬥爭的重要武器。“無我”,意思是所謂“我”(atman)是並不存在的,它是由初轉法輪中講到的五盛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沒有實體。這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到的真理。佛教僧侶以及居士,如果想悟到什麼東西,他們首先必須悟到“無我”。事實上中國人確已悟到“無我”了,比如徐增《唐詩解讀》卷五說:“行到水窮處,去不得處。我亦便止,倘有雲起,我便坐而看雲起,坐久當遠。偶值林叟。便與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則不能以定還期矣。於佛法看來,總是無我,行無所事。行到是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運,此真好道人行履,謂之好道不虛也。”這是徐增對王維《終南別業》那一首著名的詩的解釋。我認為是抓住要領的。總之,我認為,要講“晤”到什麼,首先要悟到 “無我”。
佛禪的“身、口、意”(“身”,行動;“口”,語言;“意”,思想 )三方面是解決人的心身關係。佛教分析惡業,從身、口、意出發,列出十惡業。身有三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口有四惡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妄言,是虛妄不實的騙話。綺語,是巧言令色的漂亮話,無益無義的污穢話,巴結奉迎的諂媚話。兩舌,是“兩邊嘴”。惡口,就是破口罵人,惡意咒人。意有三惡業,心對於外境起貪,起嗔,起痴。佛教戒條中這身、口、意三惡業,意業最重要。內心意欲思想不正,會形諸於外從口業和身業表現出來,成為犯罪的行為,所以佛教先注重治心,治心是治本,治口、治身是治標。佛教的戒律,就是在三業中要先治意業。
我於美學,即使不是一個完全的門外漢,反正至少也是一個“檻外人 ”。讀周來祥教授《美學文選》之後,我有些感想。周先生的文章我讀過一些,但不算太多,對周先生博大精深的著作,只能望洋興嘆。美學屬於廣義的哲學範疇。哲學,同自然科學不同,不能重複實驗。一個哲學家,只要能做到自圓其說,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是好的哲學家。倘能別出新義,獨闢蹊徑,就是一個更好的哲學家了。我想,美學恐亦如此,美學壇坫,未雷登上,下風逖聽,據說有不同的派別。周來祥教授獨樹和諧美學的大旗,既能自圓其說,又是獨闢蹊徑,不落窠臼,巍然挺立於美學之林,為中國美學界增光添彩。只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真誠地讚賞。
中國美學講和諧有悠久的歷史,《尚書·堯典》有“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之說。《論語·學而》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董仲舒有“舉天地之道而美於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樂記》有:“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盪,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媛之以歲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中庸》把和諧提到哲學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運用這種和諧原則,描寫傾國傾城的美人:“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我在《我的美人觀》文中提出,我想在太歲頭上動一下土,探討一下 “美人”這個“美”字的含義。我沒有研究過美學,只記得在很多年以前,中國美學論壇上忽然爆發了一場論戰。我以一個外行人的身份,從窗外向論壇上瞥了一眼,只見專家們意氣風發,舌劍唇槍爭得極為激烈。有的學者主張,美是主觀的。有的學者主張美是客觀的。有的學者主張,美是主客觀相結合的。像美這樣撲朔迷離、玄之又玄的現象或者問題,一向難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結論或者解釋的。美人之所以被稱為美人,必然有其異於非美人者。但是,她們也只具有五官四肢,造物主並沒有給她們多添上一官一肢,也沒有挪動官肢的位置,只在原有的排列上賣弄了一點手法,使這個排列顯得更勻稱,更和諧,更能賞心悅目。
美學這個詞兒是舶來品,美學這個詞英文是aesthetics,是從希臘文來的,是講感官,與外界接觸得到的美感。感官有眼、耳、鼻、舌、身等五官。西方美學在五官裡邊只講兩官:一官指眼睛,看雕塑,看繪畫,講美學是用眼睛看的。另一官指耳朵,聽的是音樂。五官只講兩官,光講眼睛和耳朵,光講美術和音樂,中國人的美,跟西方人不一樣。有的當然一樣,如這個姑娘很漂亮,中國人眼中看著漂亮,西方人眼中看著也漂亮,有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區別,是“美”這個字,一查《說文》在羊部,“羊大為美”。羊長大了,肉很好吃,是講舌頭的。我們不是說美味佳肴嗎?美跟味聯在一起,是講舌頭的。西方美學不講舌頭,是講別的。
中國人講美學,要講中國人的美。中國的美首先不是從眼睛出發,不從耳朵出發,而是從舌頭出發。善,善良的善,也是羊部;仁、義、禮、智、信的義,繁體字也是羊部,都是羊。美和善是統一的,這突出表現在儒家美學思想中。孔子主張“里仁為美”,強調人與“仁”相融,能體現出美。所以他提出“盡善盡美”的美學標準,把藝術標準與道德標準統一起來。荀子主張“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荀子·樂論》)。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這個事情也很簡單。我的想法是中國在遊牧社會,羊大了,吃羊肉,就覺得美得不得了。從這開始,從味覺開始,然後是美人啊,就到了眼睛了。很美的音樂,就到了耳朵了。是不是這么個道理?中國美和西方美不一樣。根據我們中國人的美,我們認為什麼是美,我們認為是五官,不光是眼睛和耳朵,一官或兩官。講美學的話,應該講眼、耳、鼻、舌、身,不能光講眼睛和耳朵。其感覺之美,雖性質微有不同,其為美則一也。在中國當代漢語中,“美”字的涵蓋面非常廣闊。眼、耳、鼻、舌、身五官,幾乎都可以使用“美”字。比如眼:這幅畫美,人美,自然風光美;耳:樂聲美。鼻:香味美。舌:味道美。只有身稍微困難一點,但是從人們口中常說 “美滋滋的”,也可以表示“舒服”,這樣使用到“身”上,也就沒有困難了。要把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美都納入美學框架,把心理和生理所感受的美冶於一爐,建構成一個新體系。
從國際關係方面來說,世界要和諧,國與國之間就要互相尊重,進行文化交流。我認為文化一旦產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文化交流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沒有文化交流,就沒有文化發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無論誰都擋不住。從古代到現在,在世界上還找不到一種文化是不受外來影響的。交流也有壞的,但壞的對人類沒有益處,不能叫文化。對人類有好處的、有用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東西交流,才叫“文化交流”。一種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其時代性。一個民族自己創造文化,並不斷發展,成為傳統文化,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個民族創造了文化,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別的民族的文化,要進行文化交流,這就是文化的時代性。民族性與時代性有矛盾,但又統一,缺一不可。繼承傳統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國文化,進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時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這個問題是會貫徹始終的。
中國自先秦時代起,就不斷地與周圍對內對外進行交流。對內是各民族之間進行交流,對外是與周邊國家進行交流。世界上的文化體系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阿拉伯文化構成的東方文化,和希臘羅馬乃至歐美文化構成的西方文化之間不斷地進行交流,形成了今天世界上燦爛輝煌,千姿百態,各具特長而又互相聯繫的文化,給全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幸福和繁榮。文化交流是雙向的,中國文化在漢唐時代如日中天,既吸收外來文化,又把自己的優秀文化毫無保留地送給東西方的其他國家,羅盤、火藥、造紙、印刷傳遍了整個世界。
對中國與外國的文化交流,我的基本觀點是“拿來”與“送去”兼顧。就目前來說,要更重視“拿來”,就是把外國的好東西“拿來”。這裡涉及到上述有關文化的三個方面,都要拿。“物”的部分,當然要拿,咖啡、沙發、啤酒、牛仔褲、喇叭褲,這一系列東西,只要是好的,都拿。
心、物結合的部分比方說制度,也可以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心的部分,要拿價值觀念、民族性格。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念、思想方式,不能馬馬虎虎,得把弱點克服,要不克服的話,我們的生產力就發展不了。
2007年9月1日

作者簡介

季羨林:我國著名學者,生於1911年8月2日,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大教授,並創辦東語系。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國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季羨林不僅是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還是一個著名作家。他年輕時就創作發表了許多散文、雜文作品,是“清華四劍客”之一,在當時文壇很有名氣。他回國後,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還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在中國文壇有很大影響,深受讀者歡迎。

目錄

“和諧”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代序)
和諧的人生
哲學的用處
公德
禪趣人生
好好地度過這一生
人生漫談》自序
我們面對的現實
論壓力

緣分與命運
做人與處世
有為有不為
可怕的隔膜
牽就與適應
謙虛與虛偽
論朋友
愛情
溫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氣氛
關於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
人間自有真情在
長壽之道
老年談老
希望在你們身上
和諧的社會
“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賀辭
老少之間
談孝
贊“代溝”
本能不能過分發展,人類要和自然做朋友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雅俗文化
我的佛教研究
提高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和可能
對號入座
滄桑閱盡話愛國
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清官更要兼聽
我愛北京
論包裝
論廣告
關於名牌意識
關於水的斷想
漫談出國
和諧的世界和諧的美
“天人合一”新解
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尋根漫談
莫讓時間再怕東方人
東方文化問題
我的美人觀
對21世紀人文學科建設的幾點意見
中西醫學的結契約題
從哲學的高度來看中餐與西餐
關於中國美學的一點斷想——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華誕壽
漫談消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