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義理

季羨林談義理

《季羨林談義理》,作者是季羨林,由人民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兩種思維方式:分析與綜合,“天人合一”新解: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發展,推動人類社會前進,論和諧: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爭取一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季羨林教授已屆期頤之年。這位世紀老人近20多年對人類文化和人類命運反覆思考,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引起學界的普遍重視。蒙季羨林先生準許,編者從作者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對象的演講和文稿中,摘錄反映文化發展規律,即關於“義理”的若干段落,輯成本書。作者不是哲學家,而是一位語言學家。也許正因為如此,在有些人看來,這種思考是外行的,或者是另類的。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季羨林的許多觀點已經或者正在為人們的實踐和歷史發展所證實,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人們不得不佩服他的獨具慧眼和遠見卓識。

本書目錄

一 文明與文化、中國文化

孝道文化與社會和諧

二 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 兩種思維方式:分析與綜合

四 “天人合一”新解: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五 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發展,推動人類社會前進

六 論和諧: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

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與行

八 中國知識分子與愛國主義

九 佛教的中國化,部派的形成與傳承

十 關於讀書與治學

十一 勤奮、才能與機遇

十二 人生絮語:愛祖國、愛人類、愛生命、愛自然

十三 老年談老: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決不能把生命白白浪費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