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百歲人生筆記(3)

季羨林百歲人生筆記(3)

《季羨林百歲人生筆記(3)》是一本季羨林編制,由龍門書局在2011年6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季羨林百歲人生筆記(叄)》包括“病榻自述”“師友雜憶”“參悟人生”三輯。我這一生,同別人差不多,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跨過,坎坎坷坷,彎彎曲曲,一路走了過來……我曾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真有那么一個造物主,要加恩於我,讓我下一輩子還轉生為人,我是不是還走今生的這一盤棋路?經過了一些思慮,我的回答是:還是走這一條路……——季羨林病榻自述:醫院“三進宮”歷險仍不失豁達樂觀,季老動情講述病榻經歷,談人與自然,談和諧,談愛國,談中西醫……憶童年,憶青年,憶父母,憶親友,憶卑微少年時的那位小姐姐……病榻自述,直面生死,笑談人生。師友雜憶:“我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釘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我自謂身體尚頗硬朗,並不服老。然而,曾幾何時,宛如黃粱一夢,自己已接近耄耋之年。許多可敬可愛的師友相繼離我而去。此情此景,焉能忘情?”西克靈、胡適、老舍、沈從文、朱光潛……當年良師摯友紛紛離去,季老傷痛之下,用平實文字還原了與這些大師巨擘的當年舊事。知己之感,師生之情,不但先逝者的風神如在眼前,也寫盡了對逝者的真切懷念。參悟人生:歷經多年風雨坎坷,沉澱一個世紀的人生感悟。年屆高齡,仍筆耕不輟,無論社會公德,人生小品,還是老年感懷,信手拈來,皆成文章。質樸文字如智慧之火,長明不熄,照人前行。

作者簡介

季羨林,山東清平(今臨清)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1946年回國,被胡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季先生還先後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季先生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他的100多部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他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書目錄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病榻自述

元旦思母

天上人間

憶念寧朝秀大叔

病房雜憶

石榴花

兩個母親

在病中

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什麼

回家

三進宮

九三述懷

狗年元旦抒懷

笑著走

輸液

唐常建的一首詩

安裝心臟起搏器

中西醫學的結合問題

漫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贈301醫院宋守禮大夫

白衣天使新贊

護士長

贈301醫院

我不能封筆

師友雜憶

憶章用

西諦先生

遙遠的懷念

紀念一位德國學者西克靈

教授

他實現了生命的價值

——悼念朱光潛先生

懷念衍梁

悼念曹老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回憶王力先生

為胡適說幾句話

悼念姜椿芳同志

回憶梁實秋先生

悼念沈從文先生

壽壽彝

紀念陳寅恪先生

回憶吳宓先生

憶念丁聲樹同志

憶念胡也頻先生

詩人兼學者的馮至(君培)

先生

晚節善終大節不虧

——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

記周培源先生

壽作人

也談葉公超先生二三事

何仙槎(思源)先生

懷念喬木

悼組緗

悼許國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眼中的張中行

回憶陳寅恪先生

回憶湯用彤先生

悼念鄧廣銘先生

記張岱年先生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

掃傅斯年先生墓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

國學大師湯用彤先生

憶念鄭毅生先生

石景宜博士

趙元任先生

對陳寅恪先生的一點新認識

悼念趙朴老

憶恩師董秋芳先生

追憶李長之

悼念周一良

憶老友于道泉

悼念馬石江同志

憶念張天麟

寅恪先生二三事

痛悼鍾敬文先生

追憶哈隆教授

痛悼克家

悼巴老

參悟人生

人生

再談人生

三論人生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不完滿才是人生

緣分與命運

謙虛與虛偽

做人與處世

走運與倒霉

牽就與適應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不為

三思而行

論壓力

……

季羨林年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