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數研究認為SLE發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基本信息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數研究認為SLE發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於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種自身抗體(特別是抗核抗體)可以隨血循環到達全身各臟器,病變可累及多種器官和組織20世紀50年代以前患了SLE等於患絕症,常常被認為不能結婚,即使結婚也不能生育因為生育可以使SLE疾病嚴重惡化甚至危及生命。隨著對SLE診治技術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明顯提高,其生存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SLE不再是不治之症SLE患者不但可以結婚,而且還能生育。由於SLE的發病和性激素密切相關,SLE患者受孕後,可使SLE疾病惡化,且易出現流產、胎死宮內妊高征胎兒生長遲緩(IUGR)等產科併發症,故SLE患者的生育問題仍然健康搜尋是一個困惑醫務人員和患者的禁區。

病因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的確切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尚未闡明,它作為一種最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健康搜尋如同所有AID一樣它的發病是多因素的包括遺傳、內分泌、各種感染、環境及自身網狀內皮系統功能紊亂等因素導致的機體免疫功能失調其中遺傳和激素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1.遺傳素質SLE發病除了家族聚集(姊妹、母女同患SLE)外健康搜尋,還存在種族差異,這與某些基因有關。在對中國北方地區的SLE病人調查中,發現以HLA-DR2和HLA-DR9頻率高健康搜尋。

2.激素影響實驗證實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通過調節細胞因子的釋出,從而影響炎症反應體內細胞合成的細胞因子又作用於垂體,增加促炎症激素如PRL的分泌和釋放。動物實驗證明PRL能活化T淋巴細胞,使未成熟的B細胞轉變為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漿細胞,導致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3.免疫功能紊亂白細胞介素(IL)對SLE的發病亦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已發現國內SLE病人外周單核細胞分泌的IL-3、IL-6水平顯著高於正常人,而IL-2水平則低於正常人,且血清中IL-8的升高與SLE病情活動有關。在妊娠期病情的緩解或惡化則受到來自胎盤的激素分泌及胎兒抑制性T-細胞(Ts)活性因子移入的影響。

4.物理因素日光中健康搜尋的紫外線輻射是一誘因,它能誘發病損或使原有病損加劇。因而有人提出,紫外線作用於表皮細胞使細胞核中的DNA轉化為胸腺嘧啶二聚體,後者有較強抗原性,刺激機體產生DNA抗體而發病。

5.感染有人認為SLE的發病與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近年發現SLE病人健康搜尋的B細胞異常活躍,推測系受EB病毒感染所致。

總之,隨著分子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深入,闡明SLE的多因素性發病機制的日子終將會到來。

發病機制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
1.SLE是一較典型的免疫複合物病,於患者血清中發現有多種自身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這種免疫複合物沉積於器官及血管,造成多器官的損害。各類狼瘡病的臨床表現雖有不同,其中急性壞死性小動脈炎、細動脈炎是本病的主要病變。幾乎所有的患者,受累的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壁中,均有DNA及抗DNA等免疫複合物沉積形成的變態反應。活動期病變以纖維素樣壞死為主慢性期血管壁纖維化更為明顯,血管管腔狹窄器官供血健康搜尋不足,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水腫和基質增加SLE患者體內有多種自身抗體,主要是抗核抗體,它能攻擊變性或受損傷之細胞核,使細胞核染色質喪失呈均勻腫脹,擠出細胞體,形成狼瘡小體當補體存在時,促進中性白細胞、巨噬細胞吞噬狼瘡小體,形成狼瘡細胞。狼瘡細胞是SLE特徵性病變SLE患者除了有抗核抗體外,還可以有抗核苷酸抗體抗核糖蛋白抗體抗紅細胞抗體抗白細胞抗體抗血小板抗體等。SLE的組織損害主要是DNA和抗DNA複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腎小球病變其次為特異性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損害引起狼瘡腎炎、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狼瘡腎炎是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腎臟活動性狼瘡腎炎患者,由於補體C3、C4、C50分解代謝高合成代謝減低,補體在血管外分布增加,血清中C3C4C50水平降低。腎小球及腎小管病變,導致蛋白尿,腎臟功能下降,嚴重者腎功能衰竭。

神經性狼瘡可能的病理因素有:

(1)腦血管炎性病變。

(2)抗腦細胞抗體的免疫病理作用。

(3)血腦屏障功能障礙。

腦部的主要改變是細小血管炎,纖維樣變性,血管壁壞死和增殖性肥厚。腦實質形成局限性微小栓塞,相應腦組織亦有細小軟化,因此腦型SLE患者有神經、精神症狀。抗磷脂抗體與血管內皮細胞膜磷脂作用,抑制花生四烯酸釋放,前列腺素生成減少血管收縮,增加血小板聚集臨床上可出現血壓高或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抗磷脂抗體可以直接作用在損傷的血管內皮細胞,抑制纖溶酶原激活物的釋放促進血栓形成,造成腦局部栓塞臨床上腦型SLE患者亦可以有癲癇發作或偏癱表現,亦可以有精神症狀。

末梢血管栓塞造成肢端壞死或有雷諾現象表現。髂內動脈、子宮動脈及螺鏇動脈受損,造成胎盤、絨毛缺血血流在絨毛間隙灌注不良,導致胎兒的氧氣和營養供應障礙,因此SLE孕婦容易發生反覆流產、胎兒生長受限、胎死宮內、圍生期缺氧。

2.妊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影響SLE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產生的影響不同孕前腎臟損害輕微、腎功能仍正常持續進行著免疫抑制治療者病情不致惡化。大多數病人腎功能仍保持良好,但可有10%腎功能受損、產後恢復,另10%腎功能受損,產後不能完全恢復(Fine1981)。Mor-Josef(1984)提出:近80%病人妊娠期間臨床情況無大改變,但其餘病人則有健康搜尋不同程度的病情加劇;這種情況多見於尚未完全控制的活動期病人或病情雖已控制但在妊娠後自動減量或停服皮質激素的病人,除加重腎臟負擔及使腎損害加重外,還可激發紅斑、發熱、關節痛及發生其他對母體致命的損害。有報導部分病人產後病情惡化,發生肺栓塞肺出血、肺高壓心臟血管栓塞等此外由於長期使用皮質激素,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響,產後極易引起感染健康搜尋。

但凡病情處於靜止期內懷孕者,即使有腎病變,妊娠仍可順利發展,妊娠結局良好,60%可達到足月,獲得健康新生兒Burkett(1985)根據156例病人、242次妊娠的進展情況及結局提出:如病情緩解6個月以上,腎功能良好(血清肌酐濃度≤133μmol/L肌酐廓清率≥60ml/min,或尿蛋白量3g/24h)則妊娠進展及結局均良好。

據中國調查分析:根據病情不同,妊娠與產後可加重SLE病情,惡化率達17%~55%。在疾病的緩解期或控制期懷孕者44例,孕期惡化者16例(32.6%),其中早、中期5例,孕28周后11例。因此,SLE緩解達半年以上或在控制期(症狀控制或僅服用潑尼松5~10mg/d維持)才允許懷孕;活動期和有明顯心腎功能損害者(包括心內膜炎、心肌炎、心衰、腎病綜合徵、進展的腎小球腎炎等)應終止妊娠。孕期中須對母嬰嚴密監護及時處理合併症,有計畫地進行干預性早產,可安全度過妊娠。

3.系統性紅斑狼瘡對妊娠的影響SLE孕產婦患病率高,妊高徵發病率可達18%~25%,尤其腎型SLE者更高,有時難與嚴重先兆子癇鑑別。據報導,它的發病與SLE的病情密切相關,活動型21例並發妊高征高達52.4%,而穩定型33例中無一例發生。如SLE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時可發生抽搐,則與子癇抽搐類似;發生血小板減少並存(或無)溶血,更易混淆。

SLE有全身各系統臟器的損害同樣可直接損害胎盤,導致胎盤功能不全者可達30%(SLE活動型和穩定型胎盤功能不全分別為47.6%18%),腎型SLE伴高血壓孕婦因子宮胎盤血管痙攣致胎盤功能不全的發生率更明顯增高。已證實SLE抗體能損傷胎盤,使胎盤發育不良。這種免疫損傷引起小血管壁缺血、缺氧及纖維素樣壞死和急性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胎盤發育不良,絨毛面積減少物質交換功能受影響,胎兒獲得營養減少是導致SLE孕婦流產、胎死宮內、胎兒生長遲緩(IUGR)發生的重要原因。在妊娠晚期胎兒極易發生宮內窘迫。

SLE的自身抗體還可透過胎盤直接危害胎兒。據張建平(1995)報導,自然流產率為20.6%(與抗體直接侵害胚胎有關),早產20.8%,胎兒生長受限(FGR)25%,胎死宮內5.5%新生兒死亡6.9%。

SLE孕婦血中的抗舍格倫綜合徵A、B抗原的抗體,可能還有其他抗體,屬IgG,可穿越胎盤侵入胎體,引起新生兒SLE。由於瀰漫性心肌炎所致的纖維變性健康搜尋,如發生於房室結和His束之間,則可發生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heartblock),而引起Adam-Stokes發作(心傳導阻滯突發、意識喪失或伴有抽搐)或心力衰竭,因而需要安裝起搏器。心傳導阻滯也可發生於胎兒孕婦檢查仍正常,但日後肯定會出現SLE症狀或其他結締組織疾病。MeCune(1987)曾報導24例先天性紅斑狼瘡兒童,其中有12例有心傳導阻滯10例有皮損,2例兩種全具備;3例在新生兒期死亡11例存活中有5例需帶起搏器。子代發病與孕婦妊娠期的病情輕重似無明顯關係。

症狀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狀
臨床表現:

SLE患者多為緩慢起病,隨著所累及的器官系統不同,主訴及症狀亦有不同,根據Hahn(1998)的資料,臨床症狀及發生率如下:95%的患者有全身症狀包括發熱、疲倦乏力體重減輕和周身不適SLE患者約95%出現骨骼肌肉症狀,包括嚴重關節疼痛,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炎,半數有關節晨僵,肌肉疼痛、乏力,嚴重者肌肉萎縮。85%SLE患者有血液系統改變,包括貧血溶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清中有狼瘡抗凝物。大約有80%的SLE患者出現皮膚損害,突出的特點是面部蝶形紅斑,分布於鼻及雙頰部,少數紅斑也見於其他部位,紅斑稍微水腫,日曬後加重。肢端可有小結節及雷諾現象皮膚彈力差。可以有脫髮,口腔潰瘍。60%的SLE患者有精神、神經症狀約50%患者有腎炎和精神、神經症狀,表現極不一致,輕者僅有心理障礙如與家人或同事難於相處意識障礙;嚴重者發生癲癇、偏癱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表現。60%患者有心、肺改變出現心肌炎時鶒,臨床表現有胸悶、心悸、氣短、不能平臥,心臟擴大,甚至於發生心力衰竭。SLE病變累及漿膜時,臨床表現心包炎胸膜炎,出現胸腔積液呼吸困難胸痛。發生肺纖維化,又稱狼瘡肺,胸部X線片可見斑片狀浸潤陰影。60%患者有腎炎表現蛋白尿,管型尿,晚期進展為腎病綜合徵及至腎功能衰竭,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水腫,化驗檢查發現蛋白尿、尿中有細胞及管型,血漿蛋白減低健康搜尋,A/G倒置,膽固醇升高。45%患者有胃腸表現,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15%患者出現血管栓塞:靜脈栓塞10%,動脈栓塞5%,臨床症狀是肢體疼痛,發生血管栓塞時,可以出現足背動脈消失

併發症:

SLE患者有產科併發症占30%包括反覆流產、胚胎停育、胎兒生長受限、胎死宮內死產早產、圍生期缺氧早期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診斷:

1.按照1985年中華醫學會第二次風濕病學學術會議上修改與制定的診斷標準。

(1)頰部皮疹或盤狀紅斑。

(2)光過敏。

(3)口腔或鼻咽部無痛性潰瘍,脫髮。

(4)關節炎。

(5)漿膜炎、胸膜炎、心包炎。

(6)腎病變:蛋白尿尿出現紅細胞和(或)管型。

(7)神經系統異常:抽搐、精神異常。

(8)血液系統異常:溶血性貧血或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

(9)免疫學異常:狼瘡細胞陽性或抗核抗體(ANA,對各種細胞核成分抗體的總稱)陽性;ANA效價增高。

(10)抗Sm抗體陽性:Sm抗體是抗核抗體的一種,是SLE的一種標誌抗體,是一種對SLE有特異性的抗核抗體。

以上有4項陽性(其中應具有1項免疫學指標)可診斷為SLE;不足4項,但仍疑為SLE者,宜進一步檢查,如狼瘡帶試驗陽性,和(或)腎活檢示免疫複合物性腎改變,也可確診。

2.妊娠期及產褥期須反覆行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以判斷病變活動情況。

(1)血沉試驗為臨床廣泛套用,但是即使血沉加速在妊娠期也無助於診斷。

(2)出現溶血時,則Coomb試驗陽性貧血、網織細胞增多及出現不結合高膽紅素血症火罐網並有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健康搜尋。

(3)如血清轉氨酶活性增高,提示肝臟累及,同時血清膽紅素濃度增加,以結合膽紅素為主。硫唑嘌呤治療可減少肝功異常情況。

(4)持續蛋白尿並日益增高還有其他腎病綜合徵表現或血清肌酐濃度異常時,提示病情加劇。

3.按SLE病情分期從妊娠開始將病情活動情況分為四期:

(1)緩解期:指患者已經停服皮質激素1年以上,無SIE臨床活動表現

(2)控制期:指在套用少量激素情況下,無SLE的臨床活動表現。

(3)活動期:指患者有發熱、皮疹口腔潰瘍、關節炎或臟器損害等其中幾項SLE活動的臨床表現。

(4)妊娠初次發病:指妊娠時出現SLE初次臨床症狀、體徵者。

鑑別診斷:

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腎型SLE患者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均可以出現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腦型SLE可以發生癲癇健康搜尋與嚴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子癇抽搐發作的臨床表現難以區分,由於兩種疾患處理方法不同,進行鑑別尤為重要,通過化驗檢查可以區分:

(1)SLE患者免疫指標(如ANA等)陽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免疫指標陰性。

(2)血清補體如C3、C4、C50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是升高的活動時補體是降低的。

(3)妊娠終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立即緩解,SLE不能緩解。

鑑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SLE病情加重很有必要,因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根本措施是終止妊娠。如SLE病情加重則治療方法有所不同,需要增加潑尼松用量或用其他免疫抑制劑。

2.貧血妊娠期最多見的是缺鐵性貧血,營養性貧血,通過補充鐵劑、葉酸調整飲食,多數能糾正。SLE患者貧血可能是免疫引起的溶血性貧血,患者為正常色素正常細胞貧血,並且常常伴有血小板減少。SLE免疫抗體指標陽性,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陽性;營養性貧血免疫抗體指標陰性,抗人球蛋白試驗呈陰性。

3.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約有25%的SLE患者發病時有血小板減少,被誤認為原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通過骨髓穿刺進行區分,SLE患者巨核細胞不減少;原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核細胞減少。進行抗核抗體及其他免疫學檢查,如免疫指標陽性支持SLE如陰性可以排除SLE。

4.淋巴結腫大有5%SLE患者以淋巴結腫大起病,淋巴結大小可達2~4cm直徑並且伴有低熱。淋巴結活體病理檢查,排除淋巴結結核及霍奇金病

治療

妊娠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細胞圖
1.一般治療

避免過度勞累,臥床休息,尤其需要避免日曬,防止受涼感冒及其他感染注意營養及維生素的補充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2.生育指導

SLE對母嬰雙方均有極大危害因此SLE病人須注意避孕,須套用工具避孕因藥物避孕可激發血管病變因而禁忌在病情緩解半年以上或在控制期才允許懷孕;活動期和有明顯心腎功能損害者應作療病流產,及時終止妊娠。已生育者最好在緩解期做輸卵管絕育術

3.免疫抑制劑治療

(1)皮質類固醇激素:妊娠期及產後常規套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劑量:孕前已停藥者,服潑尼松(強的松)5~l0mg/d。孕前如持續服用潑尼松(強的松)5~15mg者健康搜尋,孕期加倍,並根據病情活動情況來調整劑量,但不超過60mg/d。如激素治療不夠滿意時可加用雷公藤。嚴重惡化者,大劑量甲潑尼龍60~100mg靜滴,以快速控制病情。病情穩定1~2周后逐漸減量每天減量為總劑量的1/10減至口服潑尼松(強的松)10~15mg/d作為維持量。為防止分娩期或產後惡化,在臨產及產褥早期應適當增加劑量。

(2)硫唑嘌呤:近年已較多用於重症病人,且常與潑尼松(強的松)聯用,可增加療效。但已發現IUGR發生率高,新生兒有暫時性淋巴細胞減少,免疫球蛋白合成明顯減低,胸片見胸腺縮小為保全全應慎用或不用。

4.抗凝治療

(1)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50~75mg/d,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預防絨毛微血管血栓形成但大劑量可增加分娩期失血量,引起胎兒新生兒凝血障礙及動脈導管早閉導致圍生兒死亡率增高。

(2)肝素:有建議對有死胎史者可套用低分子緩釋肝素鈉注射液(商品名:法安明fragmin)健康搜尋,長期使用無須監測部分凝血活酶時間(FTT)等血凝參數,也無須反覆調整藥物劑量。用法:200U/kg,1次/d,皮下注射;或100U/kg,2次/d健康搜尋最大劑量≤1.8萬U/d。具有溶栓、改善胎盤循環作用,爭取胎兒存活,改進圍生兒預後。

5.產科處理

(1)孕期監護:按高危妊娠處理,校正孕周,常規胎兒監護,包括胎動、胎心監護健康搜尋。妊娠晚期則行胎兒生物物理學評分。

(2)分娩時處理:要行干預性早產時須先行羊膜腔穿刺,抽羊水測L/S比值,同時將地塞米松10mg注入羊膜腔,促胎兒肺成熟。L/S≥2可及時終止妊娠。單純SLE並非剖宮產指征,宜按照病情個別考慮,套用低位產鉗以縮短第二產程或做選擇性剖宮產。

(3)免疫抑制劑套用:為了避免產時或產後SLE病情加重,臨產開始潑尼松(強鶒的松)劑量加倍(不超過60mg/d),並加用氫化可的松100mg靜滴,持續至產後2~3天。產後2~4周起逐漸減少潑尼松用量健康搜尋嚴重腎型SLE伴大量蛋白尿產後加用環磷醯胺800~1000mg靜滴,每4周1次或加用硫唑嘌呤50mg/d口服。肝脾大,血小板進行性下降者,長春新鹼2mg/周,靜滴。

(4)母乳餵養問題:因潑尼松可通過乳汁排出,產後不宜哺乳雌激素可誘發SLE活動,不能用以回乳

預後

SLE患者預後差10和20年的成活率分別只有75%和50%(Jacobsen,1999)。

以往臨床上對SLE婦女認為妊娠會給其帶來生命之虞,採取一旦妊娠就終止妊娠的措施由於患病婦女迫切要求生育和近年來監測與治療手段的改進採取病情緩解半年以上者允許其妊娠,可明顯降低母兒的死亡率SLE妊娠中流產早產、死胎及胎兒生長受限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胎兒丟失是正常人群的2~3倍,這是內科與產科領域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流行病學

系統性紅斑狼瘡於20世紀40年代發現,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主要見於年輕婦女,國內報導患病率為75/10萬,國外報導白種人發病約為1/700,黑人婦女發病為1/260,孕婦發病1/5000。SLE患者幾乎90%是婦女,又多發於生育年齡,生育年齡婦女發生率約為1/500。

特別提示

  避免過度勞累,臥床休息,尤其需要避免日曬,防止受涼感冒及其他感染,注意營養及維生素的補充,以增強機體抵抗力。SLE對母嬰雙方均有極大危害,因此SLE病人須注意避孕,須套用工具避孕,因藥物避孕可激發血管病變,因而禁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