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鎮

塘棲鎮

塘棲鎮位於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距市區中心約20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臨平約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鎮區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個標準典型的江南水鄉。鎮區的東南有超山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碧波漣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觀。2005年,全鎮共轄28個村、502個村民小組、6個社區,鎮區總面積為79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0萬人。全鎮有耕地41921畝,魚塘6290畝,桑地5870畝,果地10492畝,山林5743畝,茶地404畝。

基本信息

概況

塘棲鎮魅力塘棲
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系江南水鄉名鎮。京杭大運河、09省道貫穿全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全鎮轄46個行政村,11個居民區,總面積79平方公里,總人口9萬餘人,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素有"花果之地、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

塘棲名勝古蹟遍布,依景稱"棲溪二十四景"。迄今尚存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水南娘娘廟等,還有橫亘古運河的七孔長橋--廣濟橋。十里梅海之超山,是著名的省級旅遊風景點,這些獨特的古蹟遺址賦予了塘棲這座江南古鎮無限的魅力。

塘棲鎮自92年被國家列為百家小城鎮試點鎮以來,先後獲得"浙江省經濟實力百強鄉鎮"、"杭州市社會經濟綜合實力十強二十優鄉鎮"。2000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0多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338元。

塘棲鎮塘棲鎮地圖

塘棲除盛產稻米、蠶繭、魚蝦、菱藕外,還有許多著名土特產,如枇杷、青梅、楊梅、荸薺等,其中塘棲枇杷以其皮薄、汁多、味鮮而享譽海內外。每年舉辦中國塘棲枇杷節,吸引大批中外嘉賓惠顧。

塘棲是餘杭的工業強鎮,經濟總量名列前矛。現已形成金屬製品、蜜餞食品、農藥化工、針織服飾等四大優勢產業和絲綢、服裝、建材等傳統產業。已建成約1300畝工業園區,是餘杭區經濟開發配套區塊,享受浙江省經濟開發優惠政策。特色蜜餞園區規劃1500畝,首期開發500畝。

塘棲是餘杭區的中心城鎮,去年特邀上海同濟大學修訂編制了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以高起點、前瞻性的設計理念,投資近1億元的廣濟大街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居住環境更趨優美,並以亮化、美化、淨化為目標,提高城鎮品位。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創造塘棲美好未來。

歷史

塘棲鎮古宅遺存
據現存的史籍記載,早在北宋以前,塘棲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漁村,漁民們三三兩兩在此散居,在此曬網休息。直到元朝張士誠拓寬了官塘運河以後,人們沿塘而棲,小鎮才初現雛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間,通濟橋的構築使鎮區兩岸連成一片,這才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光緒《唐棲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迨元以後,河開矣,橋築矣,市聚矣。”又云:“唐棲官道所由,風帆梭織,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來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陸輻輳,商家鱗集,臨河兩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見,是秀麗的京杭古運河哺育了塘棲。

塘棲在舊時稱作唐棲,並有著眾多的別稱,這些別稱大都散見於文人雅士所留下的書畫題詠詩詞唱和之中,共有棲水、棲溪、溪西、武店、武水等名,其中以棲水、棲溪最為常見。有關塘棲鎮鎮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無一定論。認可者較眾者為“負塘而棲”一說。此說始見於元朝胡玄敬所撰的《棲土風土記》。胡玄敬云:國初開設運河,大築塘岸,居民初集,負塘而棲,因名唐棲。此說言之鑿鑿,頗為可信,是不少研究者、學者廣為認可

塘棲鎮太師第弄
的一種說法。但除此之外,有關鎮名由來,有據可查的尚還有以下三說:一曰“寺”說,清王同所撰的《唐棲志》云:唐棲之名,以唐棲寺為最早,宋代在下塘之西有唐棲寺,遂以寺名名其鎮。後鎮名顯而寺名轉微,於是居此者,知有唐棲鎮,不知有唐棲寺矣;一曰“隱居”說,《卓氏家乘》唐棲考中說:“唐棲者,唐隱士所棲也。”隱士姓唐名珏,系宋末元初人,世居紹興攢宮宋六陵之旁,因痛恨元僧楊璉真珈盜六陵、棄帝骸的罪行,夜邀鄉里壯士,移六帝骨骸於蘭亭附近,事後,他為了避其禍,匿名陷居於唐棲的三分村,里人們敬重他的義行,遂名其居住地為唐棲;另有一曰為“方位”說,張之鼎在《唐棲古今沿革考證》中云:唐棲位於官唐之西,故宋范玉湖有紀行唐西詩,蘇軾有“明朝歸路下唐西,不見鶯啼花落處”詩句可證。

塘棲鎮在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原屬仁和縣管轄,民國後成立了杭縣,塘棲便屬杭縣管轄。解放前,塘棲分水南和水北兩鎮,水南屬杭縣管轄,水北屬德清縣管轄,兩縣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縣城關區雙溪鄉3村即原水北鎮劃歸塘棲鎮管轄,結束了兩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縣建制撤消,塘棲隸屬於杭州郊區,稱杭州市塘棲人民公社塘棲管理區。1959年3月遂又隸屬半山聯社。次年,半山、拱墅兩聯社合併為錢塘聯社,塘棲又屬錢塘聯社。1961年4月,錢塘聯社與老餘杭縣合建餘杭縣,塘棲隸屬餘杭縣。今隨縣制變化,屬杭州市餘杭區。1985年11月,因縣境內拆鄉並鎮,原丁河鄉併入塘棲,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鄉又一起併入塘棲,於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為餘杭區內的第二大鎮。

歷史名人

夏時正(1411~1499),字季爵,晚年號留余道人祖籍慈谿,隨父遷居塘棲。明正統十年(1445)中進士,授刑部主事。景泰初升任刑部郎中。景泰六年(1455)負責審核福建獄囚,平反了死獄60餘人。一盜案,拘押嫌疑犯18人,半數拷打致死,時正緝獲真盜,釋放其餘9人。當時,減死囚犯中詔命充所在濱海衛軍,時正耽心入海生變,轉發至山東,並建議福建免死的罪犯俱宜戍守北方,法司亦表贊同。又提出通番及劫盜囚犯,等待會審定案,拖延時日,多病死,不如由主審官自行斷決。詔從之,推行全國。成化五年(1469),任南京大理寺卿,辦理疑難案件,甄別誤判,平反冤獄,素稱幹練。七年,江西大災,時正至江西巡視,興廢勸賑,豁免稅收10餘萬石,放糧救濟饑民33萬戶,裁省官府徭役數萬人,罷革瀆職官吏200餘人,並命有司興學勸士,條析兵利弊加以興革,遠近悅服。長河洞流民哨聚,親臨其境,喻以禍福,士民深為感動,境內安定。又從國庫盈餘中撥款修築南昌城章江門外濱江堤壩和豐城諸縣坡岸,使免水患。這些舉措,對地方官員和豪強的貪暴行為有所打擊,吏部抓住他奏章曾不具姓名要論他“簡恣”之罪,故稱病乞歸,隱居西南山(今雲會鄉)。布政司張瓚為筑西湖書院居之。書院火,歸慈谿。弘治十二年(1499),布政司楊峻迎還杭州,住歸錦坊,每天著書屬文。善楷書、行書。著有《留余稿》40卷、《太常志》、《三禮儀略》20卷、《舉要》20卷、《杭州府志》63卷、《禹貢詳節》1卷、《深衣考》1卷及《瀛嶼稿》、《梅花詠》、《春秋辨義》若干卷。

丁養浩,字師孟,號集義,別號西軒,祖居漳溪(今塘南鄉泉漳村)。父樂善公築室丁山,負山臨湖為讀書處。明成化丁末(1487)科進士,官至雲南左布政。

丁在四川按察司使時,一富豪殺人,欺騙孤侄冒名頂罪,買通官府代獄,養浩洞察其情,欲卸其侄罪,反被誣告;轉任廣東右參政時,河源程鄉盜賊蜂起,養浩募人把守要道,不使盜賊得逞,然後派官兵圍剿,從而使四境得以安寧。

丁平素剛正不阿,歷官三十年,妻孥皆留家鄉,只帶一仆相隨。年六十九告老還鄉,與郡人名流結成歸田樂會,每月一會,詠詩題句,此唱彼和,為一時之盛。所著有《效唐集》,《西軒類稿》。子之喬字松坡,生而目如龜,鼻如象,顏墨如黑玉,頭禿如古羅漢,性喜山水,植松百萬株,超山數十里,蒼煙翠雲中,鹹知有松坡隱。于海雲洞口築廬,名曰松坡小築。

丁養浩致仕歸,松坡於超山摸石池側石壁鏤公與已像,和沈望雲像。顏曰“青霞洞天”。

邵銳(1480~1546),字果抑,號端峰,別號半溪,塘棲人,住仁壽橋西。明正德三年(1508)舉禮部第一。時宦官劉瑾擅權,同年多往晉謁,銳不趨附,受到輿論讚揚。改任翰林庶吉士,劉瑾將親信共中等人亦改庶吉士,傳旨和邵銳一起都授編修。銳恥與同列,上疏請辭,以父喪歸里。劉瑾革職後,復出任寧國推官。

正德十五年(1520)為江西督學僉事。後歷任福建副使、湖廣參政、河南按察使,廣東、山東左右布政使。所到之處都有惠政,終授太僕寺卿。嘉靖二十五年(1534)十二月,因病請歸。卒時囊無數金,田僅百部,還諄諄告誡弟子,切勿向他人求乞。當時朝論以為清官。文集有《端峰存稿》。

環境資源

塘棲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為3.2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為16.2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之間。鎮區內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鄉土壤宜植桑麻蔬果,物產豐富,其枇杷、楊梅、青梅、菱藕、甘蔗久負盛名,素以魚米之鄉、花果之地著稱。昔日交通均以水路為主,人來貨往無不藉助於船隻。塘棲,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水路碼頭。那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橫貫鎮中,鎮中心又有市河、東小河、西小河、北小河與運河相通,整個地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非橋莫通”。

四鄰八鄉的物產都順著河流來此貿易,集散於鎮上。據胡敬元《棲溪風土誌》記載:塘棲“財貨聚集,徽杭大賈視為利之淵藪。開典、囤米、貿絲、開車者,駢臻輻湊,望之莫不稱財富之地,即上官亦以名鎮目之。鬧市所在,店鋪林立,百貨充盈;就地商市,以枇杷、甘蔗、荸薺、鮮魚為大宗。”隨著商業的發展,四鄉自然經濟土崩瓦解,促使了農產品的商品化。清代至民國,鎮內集市貿易尤為興旺,朝市、晚市、香市、廟會市支撐起半壁江山,成為江南水鄉著名的水路碼頭。

經濟概況

由於塘棲地少人多,過去務農人口極少,多數農民的收入也依賴副業及做小販為主。解放後,國家對糧食實行“三定”後,一直靠國家返銷糧生存。時至今日,塘棲鎮人均土地面積為0.66畝,農業種植主要是春糧、單季稻及少部份早稻。近年來,為了增加農業收入,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突出了枇杷種植、青蝦養殖等優勢產業,努力拓展特色農產品和傳統農產品的發展,到2001年底,全鎮枇杷種植面積已達到15000畝、青蝦養殖基地已達5000畝、甲魚養殖基地為200畝、大棚蔬菜種植面積200畝。除此之外,還開拓了對一些傳統名優農產品的深加工,其中淡水魚、禽蛋的深加工產品暢銷省內外,超山密餞暢銷全國。除此之外,還形成了一個已具相當規模的淡水水產品交易市場,日交易淡水產品達20—300噸。

塘棲的近代工業在浙江省境內起步較早,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南潯富商龐元濟和杭州殷富丁丙合夥在塘棲鎮東的日暉橋畔開設“大綸絲廠”,這是浙江省境內最早的三家機器繅絲廠之一,開了民族資本工業的先河。嗣後,祥綸(1925)、崇裕(1926)、華綸(1929)等絲廠紛紛在鎮內創辦,使這個水鄉小鎮成了全省蠶絲工業的重鎮。1929年,浙江省政府舉辦西湖博覽會,塘棲有三家絲廠的蠶絲產品應邀參展,紛紛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一時聲名鵲起,產品遠銷海外。1935年,據當時的浙江省政府建設廳調查:全省境內共有機械繅絲廠29家、機械繅絲車7598台,塘棲一鎮就分別占據了全省的13.8%和19.8%,成了全省著名的機械繅絲重鎮。

但是,除了繅絲以外,塘棲鎮的其它工業發展速度緩慢,民國初期出現的一些油廠、米廠、酒廠充其量僅是些手工作坊,幾乎沒有任何機械化含量。時至1949年塘棲解放,全鎮的工業僅僅只有兩家奄奄一息的絲廠、一家電廠、二家油廠、三家米廠、四家印刷廠和四家醬坊,除絲廠外,其餘的都規模小得可憐。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大力扶植私營工業,採取了貸款、投資、委託加工等種種措施,使那些停工的企業迅速復工,並逐漸趨於正常。一些私營業主在黨的優惠政策吸引下,紛紛投資興辦工業,使全鎮的工業生產開始復甦。到1960年,全鎮有國營、公私合營工廠十家,職工1389人,年總產值1577萬元;鎮辦工廠16家,職工1789人,年總產值362.25萬元。1978年,隨著黨的工作著重點的轉移,工業生產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勢頭,鄉村工業也同時獲得了發展良機,一時間,全鎮的工業企業和工業人口迅猛地上升,工業門類也逐步趨於完善。

農業生產

塘棲鎮唐志方花木場
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杭州市六大組團之一的中心城鎮。塘棲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杭寧高速穿城而過,09省道、京杭運河東西向貫穿全鎮,三條主幹道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中心10公里,為杭州水上巴士終點站。現轄27個村,7個社區,近10萬人口,總面積79平方公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古鎮塘棲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著名文學大師豐子愷先生曾稱為“江南佳麗地——塘棲”。

塘棲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鎮年平均氣溫為16.4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2℃,大於10℃的活動積溫為5711℃,平均年日照總時數為1970.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890.mm。

塘棲鎮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為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綠色農業、加工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積極實施市場牽動、科技推動、龍頭帶動三大戰略,以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產業;加快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步伐,做好特色農業、加工農業、品牌農業、綠色農業四篇文章,使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有明顯的提高。目前已初步形成枇杷、禽蛋、水生作物等三大優勢產業帶。2006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20.81億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總產值達到4.64億元,比上年增長7.69%;蠶繭總產290噸;水果7051噸,其中枇杷3231噸、楊梅320噸;淡水魚起水量8438噸;全年生豬出欄量31652頭、羊出欄量26117頭、家禽出欄量155羽,全年禽蛋產量10634噸。

塘棲獨特的地域特徵和自然環境及繁榮的運河水鄉文化孕育了塘棲枇杷這一江南名果。塘棲枇杷果形美觀,色澤鮮艷,肉柔軟多汁,甜酸適口,風味絕佳,營養豐富,成熟早,是初夏淡季優良水果,是果中珍品。“塘棲”牌枇杷是全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浙江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

工業生產

塘棲的工業起步很早,早在明代,鎮上便有三三兩兩的手工繅絲工場。清代中葉,釀酒作坊興起。清末,1896年,浙江省境內最早的機械繅絲廠之一的大綸絲廠在塘棲創辦,從而開創了縣境內近代機械工業的先聲。繼而,水北的波華織綢廠、武林頭的祥綸絲廠、鎮東日暉橋的崇裕絲廠、王家洋的華綸絲廠都紛紛創辦。那“三綸一裕”四家絲廠,實力濃厚,撐起了省內機械繅絲的半壁江山,使塘棲成為了絲綢工業的重鎮。在繅絲工業的帶動下,碾米、榨油等業也先後興起,小型工廠和作坊遍地開花,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盛極一時。然而,抗日戰爭爆發後,塘棲成了淪陷區,民族工業慘遭嚴重破壞,各家工廠全都被迫停工,大綸絲廠的機器設備全都被日軍拆卸運走,王家洋絲廠被國民黨部隊燒掉,全鎮的民族工業遭到了滅頂之災。時至1949年5月塘棲解放,昔日的工業重鎮已蕩然無存,全鎮勉強能稱得上工業的僅剩下幾家破爛不堪,關門歇業的工廠了。

全國解放後,百廢待興,人民政府想方設法,採取委託加工、加工訂貨和統購包銷等多種措施,扶持關停企業復工。一些商界人士在政府的鼓勵下,也紛紛集資辦廠,新辦了利華絲廠和和平絲廠。1951年,地方國營杭縣篾器工廠在水北建成,為杭縣國營工廠之始。次年,原私營家庭印刷廠的資方因債務關係,企業由杭縣工業科接管,更名為地方國營杭縣印刷廠。1952年1月,崇裕絲廠作為全省對私營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試點廠,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公私合營,成了全省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1956年3月,全鎮的各行各業的私營工業全都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紛紛轉為公私合營企業。“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公私合營企業全都轉為國營企業

塘棲的鎮辦工業也起步較早,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當時,為順應“大辦工業”的潮流,鎮政府號召居民集資辦廠,最先興辦的是三八煤球廠、塘棲膠丸廠、塘棲彈花廠、塘棲自來水廠等四家企業。1963年,原丁河公社紅星、蔡家埭、周家灣、車家埭等大隊的100多名從國營繅絲廠精減回鄉的女工,和當地一些有繅絲經驗的婦女,自籌資金,自帶絲車,先後辦起了四家規模不一的土絲廠。1968年,四家廠合而為一,更名為“丁河長征絲廠”。從此,開始有了鄉村工業。

特色產品

1、枇杷

塘棲枇杷為生食佳果,也可製成罐頭食品及果醬、果膏、果露、果酒等,葉、花、核、皮、梗都可供藥用,具有潤肺化痰之功效。塘棲枇杷栽培歷史悠久,曾長期以其量大質優而居我國四大枇杷名產區之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近年來,鎮委、鎮政府圍繞產業化經營發展路子,塘棲鎮已發展枇杷11000畝,年產枇杷1500噸以上。當前,塘棲枇杷品種有白沙、紅種、草種三大類計有18個品種,特別是軟條白沙和平頭大紅袍在歷次全國枇杷品評中均獲鮮食、制罐第一名。有關品種特性介紹如下:

塘棲鎮平頭大紅袍
平頭大紅袍:系塘棲枇杷名種。果實呈扁圓形,果頂廣圓略平,形較大,個重30克左右,最大的55克,皮和肉均呈橙紅色,皮厚韌易剝、肉質緻密細膩、汁液中等。濃甜稍酸,含糖14%,風味佳。每果含種子3粒,核心較濃,可食率65%。6月初成熟,果實抗日曬能力強,耐貯運,鮮食和制罐兼優。

軟條白沙:國內枇杷最著名珍品。果實長圓形、頂平廣、萼片平展,肉色乳白,質細嫩、多汁、味鮮甜而濃、品質極優,含糖17%。果皮色淡黃、多銹斑、極薄、韌而易剝,剝離後自然卷攏。6月上旬成熟。

紅毛丫頭:果實較小、橢圓形、個重22克左右,最大重28克;果皮橙紅色、銹斑少、外觀美、汁液多、甜多酸少,含糖14%左右,風味上等,果雖小但喜愛者甚眾。5月底成熟。

多年來,塘棲鎮對枇杷的研究,開發非常重視,目前已建立枇杷科研所專門從事枇杷的育種育苗、管理等工作。地點在西界河村委上南300米。

2、梅

塘棲鎮塘棲楊梅
塘棲鎮歷來產梅。數量僅次於枇杷,主要有青梅楊梅兩種,可供鮮食,也可用以醃製梅乾、製成蜜錢、梅乾出口東南亞諸國,為塘棲一帶佳果。塘棲鎮2001年有梅園1300畝,產梅180噸。

3、甘蔗
塘棲甘蔗,清明後栽種,秋後收穫,收後部分入窯,春天開窯,味更美,歷來為塘棲名產。2001年全鎮種甘蔗2500畝,產甘蔗12500噸。

4、蠶桑
塘棲鎮蠶桑生產歷史悠久,是該鎮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經濟來源。2001年全鎮桑園面積6280畝,蠶農5800戶,蠶種飼養量15480張,蠶繭產量588.8噸,蠶繭產值1095萬,均占餘杭區的50%以上。

小鎮風景

塘棲鎮超山
超山 位於塘棲鎮的東南面,距鎮中心約5公里。超山,又名超然山,以奇峰突起,超然於皋亭、黃鶴諸山之外而得名。超山四周方圓十里均遍植梅樹,每年早春,暗香浮動,故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超山的梅花以“古、廣、絕”著稱,與蘇州的鄧尉、無錫的梅園並稱“江南三大探梅勝地”,是浙江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超山北麓原有報慈寺,內設大明堂。1933年遭盜賊焚毀,後又復建。山北麓的大明堂系遊客登山之門戶,也是遊客賞梅之佳地。大明堂正中建有浮香閣,由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額,系遊客憩息品茗之所。庭園中,遍植梅花,有唐梅一本,且有紅梅、綠萼、臘梅。院外,植有宋梅一本,旁建“宋梅亭”,由吳昌碩、王一亭等名家撰書聯句,鐫刻於亭柱之中。每逢花時,遊人如織,門庭若市。

超山之南也頗多景觀,有海雲洞、青蓮寺等等。其中,海雲洞昔日名聲頗盛。洞內環境幽靜,有摩崖石壁,上刻有眾多古人題詠,頗為壯觀。洞的右側石壁盡頭有洞窟,原鐫有丁松坡、丁西軒、沈望石石像,惜文革中石像被毀,四周尚有釣月磯、摸石池等古蹟。

丁山湖位於鎮西南,超山之西,系一天然湖泊。丁山湖湖面寬闊,風光秀麗。鄉民環湖而居者十餘村,四周多墩埠,港汊縱橫,非舟莫通,頗具特色。在超山的襯托下,成了城鎮中鬧中取靜的“香格里拉”。

近年來,丁山湖典型的水鄉風貌已引起眾多的關注,是開展釣魚、游湖、捕撈等水上活動的休閒勝地。

塘棲鎮廣濟橋
廣濟橋又名通濟橋、碧天橋,俗稱長橋。廣濟橋橫跨京杭運河,勢若長虹。全長83米,高13米,上下共有169級台階,為京杭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中間最大的石拱跨度為15.6米,北南各有三個對應的石拱,跨度分別為11.8米、8米、5.4米。

廣濟橋相傳是由唐朝大將尉遲恭督修的。可據民國《杭縣誌稿》的編纂者查考,發覺尉遲恭一生中從未到過浙江,況且西險大塘及橋樑等建築大抵在唐大曆之後,與尉遲恭在世時相距200餘年。後這200年後,又出了個尉遲恭,此人是個著名人石匠建築師,人稱大匠尉遲恭。他是唐代寶曆年間人,曾在西險大塘主持修建成章灣陡閘。由此看來,那“大將”應是“大匠”之誤,此橋應是大匠尉遲恭所建,距今應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了。
1983年6月24日,餘杭縣人民政府將廣濟橋命名為“餘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又被命名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塘棲鎮乾隆御碑
乾隆御碑 乾隆御碑位於廣濟橋北岸的水北街耶穌堂西側,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廳遺址內。御碑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此碑高達3.35米,寬1.4米,厚0.5米;碑身添有碑額,鐫有雙龍搶珠石刻,高1米,寬1.5米;碑身下有碑座,碑座出土高度1.1米,寬1.8米,厚1米。整塊碑地面高度達5.45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碑文四周鐫有雲龍紋。

由於過去水北街分屬德清、杭縣兩縣管轄,以此碑為界,碑東為杭縣,碑西為德清縣。加之此碑早被住戶砌入圍牆,只露出頂端一截,未能見其全貌。所以,天長日久,人們一直將此碑認為是兩縣的分界碑。

1985年,塘棲區文化站進行文物普查,覺得此碑僅從碑額看就不像界碑,幾次爬上去觀察,認出“欽此”兩字,於時擬文向縣、鎮反映。時值《塘棲鎮志》剛開始編纂,鎮志編纂部門當即實地查考此碑,將碑上之字一個個拓了下來。再查考諸多史籍,歷經數月,終於查實:此碑竟是塊御碑。原來,乾隆十六年(1751)弘曆帝南巡,考查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交納皇糧情況。查得蘇、皖兩省積欠額巨,而浙省未予拖欠。為表彰浙省,皇帝大筆一揮,蠲免浙省地丁錢糧三十萬兩。並將“聖諭”刻石,曉諭官民。

2002年4月,塘棲鎮人民政府出資二十餘萬元,拆除了御碑旁的房屋,搬遷了居住在此的居民,使塵封已久的乾隆御碑重見天日。

黨政建設

中共餘杭區塘棲鎮委員會下設黨組織119個,其中基層黨委16個、黨總支5個、黨支部98個,截止2006年底有在冊黨員4013名。鎮黨委下設基層黨組織包括,村級黨組織18個、社區黨組織7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26個、企業單位黨組織68個。

1999年6月被杭州市委授予“‘六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2004年6月被杭州市委授予“先鋒工程‘五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