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盆草

地盆草

地盆草所屬植物界,是唇形目(Lamiales)、唇形科(Labiatae)、黃芩屬(Scutellaria)植物。產雲南中部、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於向陽山坡草地上或路旁,海拔約200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Scutellaria Linn.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地盆草

其它中文名:結筋草(富民)。

文獻來源

var. hirta Hand. - Mazz. (1939).

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 (1913, p. p. , 1915, p. p. ); Kudo (1929), p. p. , quoad pl. yunanenusem ; Sc. discolor auct. non Wall. ex Benth. : Hand. - Mazz (1936).

描述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節上密生(包括花序,下同)鬚根。莖上升或直立,高7—30厘米,四棱形,密被微柔毛,不分枝,間有花序分叉的。莖葉通常2—4對,稀6—7對,密集於莖基如基生葉狀,或彼此遠離;相距1.6—3.5厘米;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卵形或寬橢圓形,長2—7.5厘米,寬1—4.8厘米,先端渾圓或鈍,基部心形,邊緣具波狀圓齒,上面綠色,密被極細的微柔毛雜以短柔毛,背面綠色或常帶紫色,被短柔毛,尤以脈上為甚;側脈4—5對,葉柄長0.5-2.2厘米,稀達4.8厘米,密被短柔毛;背腹向的總狀花序,或稀為圓錐花序頂生,長5—24厘米,花葶狀;花互生,少數在花序下部者對生;苞片小,橢圓形或卵圓形,長1.5-3毫米,全緣,被短柔毛;花序柄長2.5—4厘米,與花序軸均密被微柔毛;花梗長2.5-3毫米,常帶紫色,密被短柔毛。花萼長約2毫米,外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盾片高起且外卷,與萼近等長。花冠藍色,長0.9—1.5厘米;花冠管長0.7—1.2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基部成膝曲狀,向上漸增大,至喉部徑達3毫米;冠檐二唇形,長約3毫米,上唇盔狀,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卵狀圓形,側裂片卵圓形或長圓形。花絲中部以下被纖毛。花盤肥厚,傾斜,邊緣具淡黃色泡狀突起;花柱細長,無毛。子房具瘤。小堅果成熟時褐色,卵狀橢圓形,腹面中央隆起,其上有一果臍。花期7—11月,果實漸次成熟。

分布及生境

雲南賓川大姚富民昆明金沙江支流河谷,海拔1700—26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或石灰岩山草地;四川西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昆明附近。

用途及功能

雲可治筋結。

地盆草地盆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