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花杜鵑

單花杜鵑

單花杜鵑是杜鵑花科中杜鵑屬內的物種之一,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米林、墨脫縣,生於高山草地和峭谷崖壁上。

基本信息

種名

種中文名:單花杜鵑
拉丁名:Rhododendron uniflorum Hutch. et Ward
國內分布:產西藏東南部(米林墨脫)。生於高山草地和峭谷崖壁上,海拔3 300--4 000米。 模式標本采自米林(多雄拉)。
海 拔:3300-4000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志)【Stevenson . Spec .Rhodod : 446. 1930】
單花杜鵑單花杜鵑

中國植物志:57(1):132
亞組中文名:單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Uniflora(Cowan et Davidian)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亞糝形拿?/b>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矮小灌木,分枝多少匍匐狀平臥,高10—50厘米,可達1米。幼枝有鱗片和 微柔毛或變無毛。葉革質,長圓狀倒卵形、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13—25毫 米,寬5—12毫米,頂端銳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暗綠色或亮綠色,疏被 金黃色鱗片或無,下面蒼白色,被小鱗片,初為金黃色,後變暗褐色至幾乎黑色,相距 為其直徑的3—6倍;葉柄長1—4毫米,被鱗片。花序頂生,具1--2朵花;花梗長 1--2厘米,結果時伸長達3.5厘米,被鱗片;花萼小,長1--2毫米,裂片卵形或長圓 形,外面被鱗片,被緣毛或無;花冠寬漏斗狀,長2.1—2.5厘米,紫色,外面密被柔 毛和疏鱗片,花管長1.2—1.4厘米;雄蕊10,短於花冠,花絲基部被毛;子房卵圓形, 長2—3毫米,密被鱗片,花柱細長,伸直,短於花冠但長於雄蕊,無毛和鱗片。蒴果 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O.6—1厘米,密被鱗片。 花期4—5月。

產地分布:

產西藏東南部(米林、墨脫)。生於高山草地和峭谷崖壁上,海拔3 300--4 000米。 模式標本采自米林(多雄拉)。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uniflorum Hutch.et K.Ward in Stevenson,Spec.Rhodod.446. 1930;Cullen in Not.Bot.Gard.Edinb.39:121.1980;Davidian,Rhodod.Spec.1: 385.1982;西藏植物志3:657.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