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杜鵑

單色杜鵑

單色杜鵑,產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 300--4 800米高山開闊的礫石草地、岩坡、高山杜鵑灌叢或杜鵑一柳灌叢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單色杜鵑單色杜鵑

種中文名:單色 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Balf. F. et K. Ward
海拔:3300-48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Not. Bot . Gard .Edinb . 9: 279. 1916】
中國植物志:57(1):102
亞組中文名:高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et.Lapponica(Balf.F.)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分枝多而纏結,成平臥狀,或密集成圓形,高70--80(--90)厘米。分枝被銹色或赤褐色鱗片,幼枝鱗片色較淺。葉大多聚生於分枝的頂端,葉片近革質,寬橢圓形至圓形,長4—12(--17)毫米,寬(2--)3—8(--10)毫米,頂端鈍或圓,無短尖頭或具不明顯的短尖頭,基部寬楔形,邊緣近反卷,上面暗綠色,被鱗片,下面被同一的鱗片,鱗片赤褐色,相互鄰接,其狹邊色較淺;葉柄長0.5—2(--3)毫米,密被亦褐色鱗片。花序頂生,傘形總狀,具花1—3(4)朵;花梗長1.5—3毫米,被灰白或暗黃色鱗片,罕被毛;花萼小而退化或長達1毫米,裂片淺波狀、圓形或三角形,被鱗片或無,有微柔毛,邊緣有鱗片或緣毛;花冠寬漏斗形,長1—1.6厘米,紫色、紫藍色、紫堇色或玫瑰色,花管較短,長約3—5毫米,為花冠裂片的1/2,外面罕被毛,內面喉部被柔毛;雄蕊10,罕5--6枚,長(8--)10一14毫米,伸出於花管外,花絲下部被毛;子房長1.6—2.6毫米,被鱗片,花柱伸出於花管外,較雄蕊稍長,罕很短,無毛或被毛。蒴果卵圓形,長5—7毫米,被鱗片期6—7月,期7—9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高山開闊的礫石草地、岩坡、高山杜鵑灌叢或杜鵑一柳灌叢中,海拔3 300--4 800米。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德欽。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Balf.F.Et K.Ward in Not.Bot.Gard.Edinb.9:279.1916;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430.1930;Philipson et M.N.Philipson inNot.Bot.Gard.Edinb.34:27.1975;Cutlenin ibid.39:99.1980;Davidian,Rhodod.Spec.1:209.1982;西藏植物志3:665.圖266,1--4.1986;雲南植物志4:511.圖版142,5—8.1986;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1434.19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