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在20世紀50年代美軍誕生了登入戰的“垂直包圍”理論,它要求登入兵從登入艦甲板登上直升機,飛越敵方防禦陣地,在其後降落並投入戰鬥,這樣可避開敵反登入作戰的防禦重點,並加快登入速度。兩棲攻擊艦便是在這種作戰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新艦種。

基本信息

概述

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最初曾被稱為航母,美軍在1955年把“西提斯灣”號護航航母改裝成直升機攻擊航母(CVHA),其CVHA-1的編號就非常明確地表明其航母本質。只是後來為避免與多用途航母(CV類)相混淆,美軍才把改裝後的“西提斯灣”號改稱兩棲攻擊艦(LPH),這也是兩棲攻擊艦名稱的由來,世界上首款專門設計建造的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的“硫黃島”級,首制艦“硫黃島”號(LPH-2)於1959年4月在普吉特灣造船廠動工建造,1961年8月正式服役。

起源發展

1955-1960年,美國將7艘老式的航空母艦改裝為兩棲攻擊艦 。
1959年4月,美國開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兩棲攻擊艦“硫黃島”號,1960年9月下水,第二年8月服役。它在外形上很象直升機母艦,有從艏至艉的飛行甲板。甲板下有機庫,還有飛機升降機。它可載12-24架不同型號的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載4架AV-8B型垂直/短距離起降戰鬥轟炸機(英國“鷂”式飛機的引進型),“硫黃島”的滿載排水量為18000噸,可運載一個加強陸戰營(1746人)及其裝備,航速約46公里/小時,續航能力1850公里。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又建造了一種更先進,更大的登入艦艇,被稱為通用兩棲攻擊艦,它實際是集塢式登入艦,兩棲攻擊艦和運輸船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登入作戰艦隻,它既有飛行甲板、又有塢室,還有貨艙。以往運送一個加強陸戰營進行登入作戰,一般需要塢式登入艦、兩棲攻擊艦和兩棲運輸船隻5艘,而通用兩棲攻擊艦隻需一艘就可部代替它們。
1971年1月,世界上第一艘通用兩棲攻擊美國的“塔拉瓦”號動工,1973年12月下水,1976年5月服役。它的滿載排水量39300噸,航速約44.5公里/小時,續航能力1850公里。它可載1個加強戰營的人員及裝備,28-36架不同類型的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載AV-8B型戰鬥轟炸機,10艘不同類型的登入艇或45輛兩棲車輛。80年代中期,美國又開始建造更大的“黃蜂”號通用兩棲攻擊艦。

作戰類型

兩棲佯攻

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牽制並迷惑敵方。己方使用艦炮火力,將登入艦艇放入水中並駛向敵方灘頭陣地,出動直升機模擬登入。但己方部隊不在灘頭或登入場登入,而是返回艦隊或在其他地區登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二戰期間幾次使用過這種兩棲作戰方式。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該軍種也部分採用了這種戰法,以牽制伊拉克的岸防力量。

兩棲包圍

不需要出動任何艦艇的側翼行動。登入艦艇將部隊輸送上岸,並將部隊部署於距敵數公里之外的地區,對敵形成包圍之勢。美國海軍陸戰隊可運用其兩棲裝備實施這種戰術。關鍵因素是己方登入艦艇必須在距海洋或湖泊岸邊較遠的地方機動,以避免遭受敵方岸防炮火的攻擊。這種作戰可能要與大規模陸上進攻配合實施,登入部隊可能要依靠己方的岸基戰機和火炮提供火力支援。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幾次採用了這種作戰方式。伊拉克曾試圖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使用這種戰術,但這種富有創意的戰法在美軍的空中優勢面前無法展示出絲毫威力。

兩棲襲擊

由乘坐登入艦船或直升機上陸的部隊從海上實施的攻擊。這種戰術主要用於迅速摧毀敵陸上設施和收集情報。襲擊部隊可由40人的排級直至5000人的旅級部隊組成,並在敵方組織反擊之前撤退。

兩棲奪占

奪取一個孤立於敵主要增援力量的小型目標。這種作戰的目標通常是一座島嶼,但有時也可能是一座與外界分離的機場或船舶錨地,如二戰時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由於被攻擊目標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因此進攻方沒有必要迅速向目標縱深地帶推進,或攻占一個港口用於大型運輸艦船卸載重裝地面部隊。

兩棲試探

攻占敵防禦較薄弱的地區並測試敵軍反應。這是襲擊、佯攻或攻占戰法的結合,它主要取決於敵方如何做出反應。這種戰術通常由一個輕裝營的部隊實施,從而能夠在敵軍發動反擊的情況下迅速撤退。

兩棲進攻

打開港口通道,確保部隊的迅速到達以及支援更大規模後續部隊。這是規模最大且複雜程度最高的兩棲作戰方式,在這種戰法中,進攻速度是關鍵因素,它可讓迅速部署的大規模後續部隊充分發揮戰略作戰的突然性效果

兩棲撤退

由海路撤出地面部隊。最著名的戰例是英國陸軍在敦刻爾克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朝鮮興南的撤退對於絕大多數軍官而言,在很多情況下,兩棲進攻部隊的規模過小就無法實施進攻行動,因此試探行動主要用於分散敵軍的注意力,並吸引其部署於其他防禦地區的力量。例如,當越共軍隊13個陸軍師中的12個奉命於1975年進攻南越時,美國軍方曾建議派遣1個海軍陸戰旅在越南海岸登入。對於向越南首都河內推進的任務而言,1個旅的兵力顯得過於單薄,但它可以威脅越共軍隊的補給線,並打亂後者的整體作戰計畫。

主要類型

兩棲攻擊艦分攻擊型兩棲直升機母艦和通用兩棲攻擊艦兩大類。

攻擊型兩棲直升機母艦

英國“海洋”號兩棲直升機母艦英國“海洋”號兩棲直升機母艦
攻擊型兩棲直升機母艦又稱直升機登入運輸艦或直升機母艦,它的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設有高幹舷和島式上層建築以及飛行甲板,可運載20餘架直升機或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利用直升機輸送登入兵、車輛或物資進行快速垂直登入,在敵縱深地帶開闢登入場。

通用兩棲攻擊艦

通用兩棲攻擊艦是一種更先進,更大的登入艦艇,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它實際是集塢式登入艦,兩棲攻擊艦和運輸船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登入作戰艦隻,它既有飛行甲板、又有塢室,還有貨艙。以往運送一個加強陸戰營進行登入作戰,一般需要塢式登入艦、兩棲攻擊艦和兩棲運輸船隻5艘,而通用兩棲攻擊艦隻需一艘就可部代替它們。

著名戰艦

“硫磺島”號兩棲攻擊

1959年4月,美國開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兩棲攻擊艦“硫磺島”號,1960年9月下水,第二年8月服役。它在外形上很象直升機母艦,有從艏至艉的飛行甲板。甲板下有機庫,還有飛機升降機。它可載12-24架不同型號的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載4架AV-8B型垂直/短距離起降戰鬥轟炸機(英國“鷂”式飛機的引進型)。“硫磺島”的滿載排水量為18000噸,可運載一個加強陸戰營(1746人)及其裝備,航速約46公里/小時,續航能力1850公里。,1960年9月下水,第二年8月服役。它在外形上很象直升機母艦,有從艏至艉的飛行甲板。甲板下有機庫,還有飛機升降機。它可載12-24架不同型號的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載4架AV-8B型垂直/短距離起降戰鬥轟炸機(英國“鷂”式飛機的引進型)。

“塔拉瓦”號通用兩棲攻擊艦

世界上第一艘通用兩棲攻擊艦是美國的“塔拉瓦”號,於1971年1月動工,1973年12月下水,1976年5月服役。它的滿載排水量39300噸,航速24節(約44.5公里/小時),續航能力10000海里/20節。它可載1個加強戰營的人員及裝備,28-36架不同類型的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載AV-8B型戰鬥轟炸機,10艘不同類型的登入艇或45輛兩棲車輛。目前該級艦共服役4艘。80年代中期,美國又開始建造更大的“黃蜂”號通用兩棲攻擊艦。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是法國海軍現役最新一型兩棲攻擊艦,亦為法國海軍兩棲作戰與遠洋投送主力。本級艦可以運載16架以上NH-90直升機或虎式武裝直升機,和70輛以上車輛其中包含13輛主戰坦克的運載/維修空間,船上包含900名陸戰隊的運載空間。
法國海軍2010年至今擁有3艘本級艦服役;2009年,俄羅斯決定從法國購買四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本級艦亦成為當代俄羅斯海軍獲得的第一種外國軍艦,同時也是俄羅斯國防部最大一筆海外軍購。2013年10月15日,俄羅斯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首艦符拉迪沃斯托克號在位於大西洋海岸的法國聖納澤爾市舉行下水儀式。

發展趨勢

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
美軍之所以高度重視各種兩棲戰艦,主要是因為自二戰以來兩棲戰艦在歷次戰爭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緣於戰爭的需要和戰爭的推動,美國海軍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中先後研製了3級大型兩棲攻擊艦。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集結了247艘艦船,其中美軍艦船約占50%,包括6艘“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拉薩爾”號兩棲指揮艦在內的數十艘兩棲戰艦被部署到波斯灣,上載1.8萬名海軍陸戰隊員。根據最初的構想,戰爭爆發後,多國部隊擬在科威特附近海岸進行1次代號為“沙漠軍刀”的大規模作戰行動,並為此集結了1支龐大的兩棲特遣編隊。但由於“沙漠風暴”空中作戰行動順利實施,“沙漠軍刀”計畫最終取消,美軍的兩棲特遣編隊只在科威特海岸進行佯攻牽制伊拉克兵力,並實施了5次較小規模的兩棲作戰。
在2003年的“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美國海軍共出動了19艘大型兩棲艦,包括4艘“黃蜂”級多用途兩棲攻擊艦、3艘“塔拉瓦”級通用兩棲攻擊艦、6艘“惠德貝島”級和2艘“安克雷奇”級兩棲船塢登入艦,以及兩棲指揮艦等,編為2個兩棲特遣艦隊和3個兩棲戒備大隊。戰爭開始後上述大型兩棲艦除擔負大量兵力和裝備輸送、兩棲登入、海上攔截等傳統作戰任務外,還多次參與航空防禦識別等任務,展示了兩棲攻擊艦的強大實戰能力。
兩棲攻擊艦在地區性衝突和局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這種背景下美軍在2003年8月對其兩棲戒備大隊進行了重組,組建遠征打擊群。遠征打擊群通常以1艘兩棲攻擊艦為核心,包括3艘兩棲戰艦、1艘攻擊核潛艇、1艘飛彈巡洋艦、1艘飛彈驅逐艦和1艘飛彈護衛艦,艦隊規模較航母打擊群小,反應更靈活,部署更容易,且攻防兼備,既能執行兩棲突擊等作戰性任務,又可執行人道主義援助、非戰鬥人員撤離等非作戰性任務。

作戰技術

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操作室
兩棲作戰力量在進攻行動中擔負的任務是,在敵方對突襲行動做出反應之前,“迅速”為己方大規模後續部隊奪取港口。這種作戰要求提前清除敵方布設的水雷並迅速打啞敵方的岸防火力。“海平線”以外的兩棲登入非常適合於襲擊作戰;在兩棲進攻中的初期登入階段,採用這種戰術識別和摧毀敵岸炮和飛彈陣地也很有效。然而,一旦這種戰術任務完成,已方艦船必須儘可能靠近岸邊,迅速卸下登入部隊,並對實施縱深攻擊的輕裝海軍陸戰隊提供艦炮火力支援。

在兩棲作戰中,無法確保第一波次登入後,所有水雷都被清除,敵方所有飛彈和岸炮陣地都被摧毀。在某些情況下,輕裝的海軍陸戰隊無法清除所有敵岸上的威脅,己方驅逐艦不得不趕來營救並直接與敵岸防火力交戰。敵方小型艦艇和潛艇也可能會突然出現,並向靠近敵方海岸的艦船實施攻擊。在易受攻擊的掃雷艦艇、兩棲艦船、油船運輸船靠近敵岸之前,海軍必須像以往任何兩棲進攻行動一樣,派出“強有力”的護航力量。

美軍在二戰期間曾實施過十多次大規模兩棲進攻,但這種狀況已逐步成為歷史。如今的美國兩棲作戰力量由於採用了只適用於小規模襲擊和小型攻占行動的作戰原則,因此已無法實施兩棲進攻。兩棲作戰行動有7種類型,在二戰中經過實戰檢驗的兩棲進攻作戰原則仍未過時,美國的兩棲作戰力量在理解這一點之前,其作戰能力仍將受到制約。

型號

“海平線”

有幾項研究都證明,“海平線”之外的兩棲進攻不切合作戰實際。“海平線”之外開始實施的登入可用於規模較小的“兩棲攻占”行動,但對於規模較大的“兩棲進攻”而言,則是一種災難性的戰術。兩棲作戰力量在進攻行動中擔負的任務是,在敵方對突襲行動做出反應之前,“迅速”為己方大規模後續部隊奪取港口。這種作戰要求提前清除敵方布設的水雷並迅速打啞敵方的岸防火力。“海平線”以外的兩棲登入非常適合於襲擊作戰;在兩棲進攻中的初期登入階段,採用這種戰術識別和摧毀敵岸炮和飛彈陣地也很有效。然而,一旦這種戰術任務完成,已方艦船必須儘可能靠近岸邊,迅速卸下登入部隊,並對實施縱深攻擊的輕裝海軍陸戰隊提供艦炮火力支援。這意味著海軍水面艦艇必須靠近敵方海岸,並與構成威脅的敵方力量“交戰”。在兩棲作戰中,無法確保第一波次登入後,所有水雷都被清除,敵方所有飛彈和岸炮陣地都被摧毀。在某些情況下,輕裝的海軍陸戰隊無法清除所有敵岸上的威脅,己方驅逐艦不得不趕來營救並直接與敵岸防火力交戰。敵方小型艦艇和潛艇也可能會突然出現,並向靠近敵方海岸的艦船實施攻擊。在易受攻擊的掃雷艦艇、兩棲艦船、油船和運輸船靠近敵岸之前,海軍必須像以往任何兩棲進攻行動一樣,派出“強有力”的護航力量

防護戰艦

由於擁有重型裝甲防護能力的戰列艦能夠承受敵方的重炮轟擊,並能以406毫米口徑艦炮回擊,因此它們是執行上述任務的理想武器。不幸的是,美國海軍的所有戰列艦均已退役,因此該軍種不得不派遣沒有裝甲防護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並希望取得最佳戰果。這意味著美軍水兵可能會遭受傷亡,艦艇可能被擊沉,但這本身就是戰爭的組成部分。如果登入部隊每周遭受上千人的傷亡,那么在為贏得一場戰爭而實施的兩棲進攻行動中,損失一些水兵也是必須承受的現實。如果陸戰行動無法攻入某個地區,那么艱難的兩棲進攻將成為惟一選擇,二戰期間這種情況經常出現。1945年,盟軍軍事計畫人員斷定,由於無法從陸路進攻日本本土,因此必須攻占沖繩島。沖繩島戰役成為美國海軍歷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役行動,在遭受日軍數千架“神風”飛機實施的“精確制導”攻擊後,有5000名美國水兵喪生,38艘艦船被擊沉。美國海軍的幾艘戰列艦也被擊中,但它們沒有遭受嚴重損壞。損失的絕大部分都是驅逐艦,它們為登入部隊形成防護屏障,靠它們的戰鬥和犧牲才最終贏得了這次戰役。

兩棲登入

1950年美軍在朝鮮仁川取得巨大成功的登入行動成為迅速實施兩棲進攻的極好範例。“聯合國軍”在仁川港實施了掃雷行動,美國海軍的六艘驅逐艦在月尾島之外拋錨,對位於該地以及仁川沿岸的目標進行了艦炮轟擊,這次艦炮轟擊持續了約一小時,之後美軍又用巡洋艦的重炮和空中力量對同一地區實施了重型火力攻擊。朝鮮軍隊的火力還擊擊傷了三艘驅逐艦並使一名軍官喪生。美軍於次日又對月尾島及其他目標進行了攻擊並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後又在9月15日早晨開始登入之前再次進行了炮擊。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登入首日就奪取了仁川港,從而使運輸艦船能夠輸送後續登入部隊。這使美國陸軍第10軍能夠迅速向朝鮮內陸地區推進,並在絕大部分朝鮮軍隊北撤之前將其殲滅。這是一場經典的突襲式兩棲進攻,確保美軍能從後方摧毀朝鮮軍隊

炮火力艦

如果要按“海平線”以外的兩棲進攻戰術在仁川港實施類似登入行動,由於缺乏己方艦炮火力支援,加上要等待裝甲車輛和補給從遙遠的軍艦運至海岸,美國海軍陸戰隊要經過數日苦戰才能攻占目標區域。數艘大型氣墊船、掃雷艦艇及大量登入艇都會被敵岸防火力摧毀,直到己方戰機能夠壓制這種威脅為止。而只有驅逐艦能在近岸海域安全巡航。與此同時,第10軍將需等待一周以上時間才能實施岸上機動,而此時朝鮮軍隊將能夠從容北撤併壓制美軍的登入。按照這樣的作戰原則,美國海軍艦船將怯懦地隱蔽在遠離海岸的海域。在過去的戰爭中,沒有其他任何武器能夠取代艦炮的直接轟擊。在缺乏驅逐艦艦炮火力掩護的情況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入艦艇在靠近敵方海岸時,將淪為敵軍岸防炮火射擊的靶子。在一本名為《德國將軍訪談錄》書中,在談到1944年諾曼第登入戰時,德國陸軍元帥馮·隆德施泰特指出:“除了空中力量的干預外,盟軍戰列艦的艦炮火力是制約我方反擊的主要因素。這種武器的火力射程和威力都令我們大吃一驚。”未來作戰中,在沒有艦炮火力的支援下,由於掃雷艦艇無法冒險靠近海岸進行掃雷,因此大量登入艦艇和氣墊船將被敵方水雷所摧毀。
在從離岸40公里外軍艦上向海岸輸送物資時,實施穿梭式輸送的運輸艦船(即使是航速為40節的氣墊船)所需的時間將至少是正常狀態下的五倍。此外,在海況較差的情況下,將難以實施甲板裝卸,氣墊船也無法正常航行。然而,艦船在駛入能提供防護的港灣後,即使是在較差的海況下遇到的問題也較少,其裝卸速度也會提高四倍,從而能夠更快地撤離離開危險的作戰區域。此外,也很難徵集到足夠數量的運輸艦船,一次性將所有登入部隊和所需補給送上岸,因此兩棲和運輸艦船必須要迅速卸下物資,並回到補給點裝載更多部隊、裝備和補給。
“海上基地化後勤”的保障思想是指在確實存在需求時輸送物資,但由於受天氣因素、敵情不明,以及敵軍行動可能會破壞近岸補給鏈等因素的影響,這種保障思想將會使海上運輸和陸上部隊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現代重型空運直升機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向那些正與敵方現代化作戰力量激烈交戰的己方部隊空運補給的做法無疑極其愚蠢,尤其是在敵軍部隊包圍了登入點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就像在南越戰場上發生的情況一樣,運輸直升機無法在裝備精良的敵人面前連續數日安全地實施空運,採用機外裝載方式以50節的速度向敵占內陸地區輸送物資將是一種自殺行為。
如今,這種錯誤的作戰原則已導致了一些災難性的決策。在兩棲進攻作戰中效能最好的艦船之一是坦克登入艦,它能夠實施搶灘登入,並能使所裝載的坦克在幾分鐘內沿斜面式坡道上岸。不幸的是,在過去10年間被廣泛忽視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的27艘“紐波特”級坦克登入艦中,有26艘在使用壽命還差一半的情況下即退出了現役。
美軍在二戰期間曾實施過十多次大規模兩棲進攻,但這種狀況已逐步成為歷史。如今的美國兩棲作戰力量由於採用了只適用於小規模襲擊和小型攻占行動的作戰原則,因此已無法實施兩棲進攻。兩棲作戰行動有7種類型,在二戰中經過實戰檢驗的兩棲進攻作戰原則仍未過時,美國的兩棲作戰力量在理解這一點之前,其作戰能力仍將受到制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