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耶舞

哆耶舞

哆耶舞是侗民族獨有的一種自娛性集體舞蹈,分祭祀性“耶堂”和娛樂性“耶鋪”兩大類。

簡介

“哆耶舞”是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侗民族獨有的一種自娛性集體舞蹈。

名稱由來

“哆”在侗語中是唱、跳的意思。由於在所唱曲調的頭尾都有“耶哆呀……耶哆耶鑼呀”的襯詞,故取名“哆耶”,其舞也故名“哆耶舞”。

歷史記載

哆耶舞的最早記載始見於宋代詩人陸游《老學庵筆記》:“辰、沅、靖州蠻……男女聚而蹈歌。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

動作

其舞動的基本動作“搭肩、擺手、跺腳”,深深地打著侗族先民險惡的生活環境和落後生產方式的烙印。侗族先民由於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當時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生產方式的落後決定了必須通過勞動協作才能維持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搭肩、擺手、跺腳”就是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侗民族給簡單的舞步形式上賦予了一些變化,其基本表演形式演化為兩種:一種是手拉手圍圈邊唱邊跳,一種是手搭肩圍圈邊唱邊跳;內容上也做了極大的拓展。哆耶舞分祭祀性“耶堂”和娛樂性“耶鋪”兩大類。

百里侗文化長廊

百里侗文化長廊又稱“百里侗文化長廊風情線”。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長50公里,在56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保存著524處地上不可移動文物,集中展現出侗族的傳統文化。以皇都侗文化村為中心,沿黃土、芋頭、坪坦、隴城、坪陽一帶,構成了一條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長廊,是我國侗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