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嘎哆吔·歡樂侗鄉》

《哆嘎哆吔·歡樂侗鄉》

通道侗族自治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全力推動“中國侗族文化風情休閒旅遊目的地”建設,特邀國家一級導演、編導傾情打造大型原生型侗族歌舞《哆嘎哆吔·歡樂侗鄉》,自2011年4月27日起,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侗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精彩上演,得到特邀媒體及來賓的高度評價。

簡介

通道侗族自治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全力推動“中國侗族文化風情休閒旅遊目的地”建設,特邀國家一級導演、編導傾情打造大型原生型侗族歌舞《哆嘎哆吔·歡樂侗鄉》,自2011年4月27日起,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侗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精彩上演,得到特邀媒體及來賓的高度評價。節目以通道侗族的創世傳奇為開篇,以和諧、開放的狂歡為結尾,將山水風景、民族風情與革命歷史巧妙地連線起來融為一體,深深地植根於通道侗族自治縣的文脈、地脈、人脈、史脈之中,又一脈相承地刷新著人們的觀念,使一歌一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具有了神秘的魔力,具有史詩般的架構。
原生型侗族歌舞《哆嘎哆吔·歡樂侗鄉》原生型侗族歌舞《哆嘎哆吔·歡樂侗鄉》

大型原生型侗族歌舞《哆嘎哆吔·歡樂侗鄉》給百里侗文化長廊新增了一道原生型人文風情線。

現場:萬佛山

萬佛山,因古時南有72廟,北有36寺,成佛教聖地而得名萬佛山,面積168平方公里。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侗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臨口鎮太平岩村,距縣成雙江20公里,海拔597.9米。整座山是由紫紅色砂礫岩構成的大岩山,呈三棱形,遠觀秀麗典雅,近看氣勢磅礴,從山腳至山頂,陡峻處呈90度的坡度,山腰有一廟宇遺址,相傳是主持主圓72庵長老舊居住所。1996年,縣旅遊局沿北面山脊鑿石,開闢了一條“之”字形水泥階梯小路可直達山頂。山頂植被茂密,地面較平坦。站在峰頂舉目四望,萬座石峰盡收眼底,可領略到丹霞地貌的神奇風光。萬佛山的來歷,流行兩種說法:一說萬佛山四周有林立般的大大小小石山環繞著,有如萬佛朝聖,故名萬佛山;二說在萬佛山的石岩上,由於石峰的母岩系紫紅色的砂礫岩,經天長日久的風化作用,在石壁上形成上萬尊形態奇異、大小不同的佛像,故稱萬佛山。

萬佛山萬佛山

綿延168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中,分布著萬佛山、神仙洞、七星山、將軍山、紫雲山五大景區。景區內的“獨岩挺秀”、“七星古庵”、“福地洞天”、“雄獅望月”、“擎天一柱”、“美女望夫”、“神州海螺”、“金龜覓食”、“天生鵲橋”、“三十六彎森林迷官”被譽為“十大絕景”。該景區內群峰挺立,象形景觀眾多,植被豐茂,有“綠色萬里長城”之美譽。景區融幽、險、秀、奇為一體,觀賞價值很高。整個景區由鬼斧神工造就的萬佛山丹霞地貌區和具有濃厚神秘的百里侗文化風情線,以及挽救紅軍生死存亡的通道轉兵會址--恭城書院組成。萬佛山歷史悠久,侗族文化典型,民族風情濃郁,軍史上極其有名的“通道轉兵”恭城書院中央召開臨時會議,採納了毛澤東“放棄湘西會合,改向貴州前進”的建議為紅軍長征一個重要轉折點。該區交通方便,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哆嘎哆吔·歡樂侗鄉》現場,在天地之間,萬佛之中

來源

侗族有三大國寶——鼓樓、花橋和大歌。鼓樓是侗寨的標誌,有侗寨必有鼓樓。鼓樓模仿杉樹形狀建造,在侗寨中屬高層建築,因為樓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擊鼓聚眾、議事的會堂,平時是村民社交娛樂和節日聚會的場所。侗族的文化與鼓樓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動都在鼓樓里舉行,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載體和精華,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樓文化。風雨橋的建設即利於交通、休息避雨、會友、觀賞江面風景,同時可美化侗寨環境,所以,風雨橋又叫花橋。

侗族侗族

民族文藝方面,侗鄉一向被譽為“歌舞之鄉”,至今還傳承著“行歌坐夜”之古風,流傳著數十種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戲、侗歌、哆耶、蘆笙舞最受人喜愛。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民族體育方面,通道又被稱為“民族體育之鄉”,傳統的搶花炮、射弩、高腳馬、多毽、盪鞦韆妙趣橫生。民族飲食方面,甜醇的苦酒(峒王酒),香噴的油茶,陳年的醃肉醃魚風味別具。民俗方面,侗家的抬官人、薩歲、婚禮、喜慶、歲時等習俗古雅淳朴,奇異獨特。以皇都侗文化村為中心,沿黃土、芋頭、坪坦、隴城、坪陽一帶,構成了一條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長廊,是我國侗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哆嘎哆吔·歡樂侗鄉》是原生型侗族歌舞,來源侗族文化,在藝術中升華。

特色

一、南楚神祭

天涯路遠,古道悠悠。通道,歷來被譽為“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仙一般靈動的奇山秀水,仙一般飄逸的曠世傳奇,仙一般逍遙的侗家兒女,都是薩神護佑下的一個個詩畫音符。佇立悠遠的楚越通道,仰望神奇的萬佛聖山,鳥瞰古樸的神秘侗寨,你聽——蒼涼深邃而又神秘凝重的祭薩祈福歌劃破蒼穹……虔誠痴迷的寨佬,在一閃一閃的火光中忘情舞蹈,舞動圖騰,遙祭薩神,祈求安康……憨實的侗家漢子們,奉著祖先的意旨,承接歷史的使命,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大山、走向輝煌……

南楚神祭南楚神祭

二、大地縱歌

侗族人愛歌,“飯養身,歌養心”,侗鄉大地處處流淌著原真純美的歌聲。享譽世界的侗族大歌,源於自然,源於生產生活,它天人合一,猶如天籟之音,以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原生態音樂震聾發聵……一腔侗歌飛越萬重大山,質樸的侗家男女相約而來,握手而歌,縱情歌唱美好生活,活潑可愛的侗家兒童,唱著童謠,穿梭於侗寨,在悠揚侗歌無處不在的世界裡,呈現出一幅猶如世外桃源般歡樂祥和、原生和諧的生活圖景,令人悠然神往……

三、錦繡極地

侗家女巧手織出的侗錦,美如詩畫,巧奪天工,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看吧,一匹匹素雅瑰麗的侗錦,恰似流瀑,自天而下,流光溢彩;清秀靚麗的侗家女兒身著侗錦銀飾,翩翩穿行於翠竹輕掩的木樓,飛越過浸染你儂我儂的風雨橋,盡情地展示著動人的青春;那情竇初開的年輕人,身著節日的盛裝,去約會自己心儀的情人……“秤不離砣,妹不離哥”,侗家阿哥在山頭翹首企盼,山水之間閃過片片美麗雲彩,傳來串串銀鈴歡歌,痴了情郎,醉了阿哥......

侗家女巧手織出的侗錦,美如詩畫,巧奪天工,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家女巧手織出的侗錦,美如詩畫,巧奪天工,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侗鄉情歌

侗鄉通道,文化聖地,攬南楚民風之神韻,得百越人文之精華,鍾靈毓秀,地靈人傑。這裡是歌的海洋,這裡是情的歸宿。侗家情歌,世代傳唱,無拘無束,情真意切。大戊梁歌會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男女相聚大戊梁山上,共唱情歌,日裡山上擺歌堂,夜間圍爐把歌對……“哎……對面的阿妹喲,莫要躲我喲,我想與你搭個窩……”豪放多情的侗家阿哥和開朗大方的阿妹們,盛情邀請遠方的客人對起情歌,你來我往,好生熱鬧,直唱得情投意合,悱惻纏綿……

五、竹韻悠悠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侗家人自古就與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看啊,姑娘小伙們踏山砍竹,嬉戲林間,竹聲竹韻與美妙歌聲飄過侗族山寨,醉了情郎,醉了情妹。熱鬧奔放的侗家姑娘小伙,打著吆喝、敲著咯囉,盡情釋放著自己的心緒,歌唱愛情,傾訴衷腸……

六、醉在侗家

侗族始祖薩歲提倡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所以侗家人多有幸福甜蜜的愛情、白頭偕老的婚姻。今日,侗家慈祥和藹的長者,家有喜事,喜上眉梢,老懷舒暢……“遠方尊貴的客人們啊,感謝你們來到侗家,共同見證這愛的典禮,侗家沒有好酒好菜,僅備自家釀造的米酒一碗,敬請品嘗……”交杯換盞,酒過三巡,在長長的合攏宴上,那一群侗家青年們早已酣醉,心裡巴望著自己的好事也快快到來……醉眼朦朧間仿佛看見,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一對可人,越過竹林,躲進小樓,步入愛的殿堂……

七、紅色之戀

“分別太久,思念已經化成劍,劈開荊棘叢叢,只盼革命早勝利,只盼郎君早回家……”1934年12月12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於通道實現戰略性轉兵,摒棄錯誤路線而揮師西進,在我黨我軍生死攸關的時刻,演繹了中國革命歷史上一個力挽狂瀾、轉敗為勝的奇蹟。侗家熱血兒郎隨軍而去,成就革命事業和理想,從此天各一方,望穿秋水,留下女兒們一段段纏綿、悽美的情思和念想……“郎去從軍多艱辛,妹在家中淚漣漣。一曲琵琶把心訴,琴弦悠悠永相連。”琴聲穿越悠悠時空,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紅色戀情與日月同輝……

旅遊

門票:萬佛山30元/人、獨岩10元/人、漂流138元/人。

萬佛山山勢雄峭拔秀,境內叢林遮天蔽日,春天櫻花怒放,秋天紅葉滿坡,臨口河水清澈遲緩,飛瀑深潭成群;奇岩怪石有金龜覓食、雄獅望月、生成鵲橋、象鼻峰、美男探夫、觀音送子、神兔護寶、陰陽神、萬龍壁、鬼門關、一線天等。景區多獨峰奇洞,如寶塔山、神獅山、大佛山、螺絲峰、斧刀峰、神仙洞;縣南2.5公里處有秀湖、涼亭、姐妹峰、青雲寺、雄獅回甲等,還有勾岩、福地洞天、七星古庵。

乘車路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