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木樓

吊腳木樓

侗族人住居的多是杉木作的吊腳樓。一般都是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儘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乾淨又亮堂。

簡介

侗族杉木吊腳樓侗族杉木吊腳樓

侗族有依山傍水居住的習俗,從而民居大多為乾欄式的“吊腳樓”。建築材料一般為杉木,建築格式為三層。從實用和衛生起見,第一層是堆放雜物和關養畜禽的地方;第二層是本家起居生活之場所;第三層是儲倉和客宿。

通道侗族的乾欄式民居,分為山麓型、山脊型兩種,以山麓型為主。山麓型的侗寨最為典型,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大都依山傍水而建。有的河溪沿岸,相隔三至五里,串聯十幾、甚至幾十個規模各異的村寨。所謂吊腳樓往往半邊架在河灘上,另半邊依坡而建,並常常是各家的屋檐與欄桿彼此相搭,縱橫交錯,層層疊疊,鱗次櫛枇,形成侗民族居民的獨特風味。

百里侗文化長廊

百里侗文化長廊又稱“百里侗文化長廊風情線”。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長50公里,在56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保存著524處地上不可移動文物,集中展現出侗族的傳統文化。以皇都侗文化村為中心,沿黃土、芋頭、坪坦、隴城、坪陽一帶,構成了一條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長廊,是我國侗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