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吠陀

吠陀,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

基本信息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歷史文獻,是對神的頌歌和禱文。在印度被視為聖典。“吠陀”是知識、學問的意思,可意譯為 “明論”。

吠陀文獻  

吠陀有廣、狹二義:

狹義的吠陀是指4部最古的吠陀本集,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通稱 “四吠陀” 或“吠陀本集”。四吠陀的前三種出現更早,公元前常稱其為“三吠陀”。《阿闥婆吠陀》晚出,與前三吠陀合稱四吠陀。四吠陀的漢譯名稱是:《歌詠明論》、《讚頌明論》、《祭祀明論》和《禳災明論》。

廣義的吠陀除四吠陀外,還包括解釋四吠陀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以及經書。此外,還包括吠陀支,也稱明論支節錄,即6種與學習吠陀有關的輔助學科:①式叉論(語音學);②闡陀論(音韻學);③毗耶羯那論(語法學);④尼祿多論(語源學);⑤豎底沙論(天文學);⑥劫波論(儀軌學)。這6種學科散見於吠陀文獻本身,也有的有專書論述。廣義的吠陀也被稱為“吠陀文獻”。

吠陀神曲  

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產生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從西北入侵印度,移居印度河兩岸時期;後三吠陀是它的派生作品,相繼成書較後。後三吠陀的神曲,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曲的複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有10552頌。 《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吠陀》的頌而成,它的1549頌中,除75頌外,余皆見於《梨俱吠陀》。 《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與《白夜柔吠陀》 2集,“”謂本文與釋文(梵書)分辨不清,“”謂本文與釋文區分清楚,此書韻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開梵語散文體裁之先河。《阿闥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頌。前三吠陀的神曲,絕大部分是祈神祭天的頌詩和讚歌; 《阿闥婆吠陀》神曲,是《梨俱吠陀》咒語部分的發展,多是神秘巫術,吉凶咒語,間有科學思想,古印度醫學,即起源於此。  

吠陀中的哲學思想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雖然絕大部分是神話和對神的讚歌,但亦含有相當豐富的人類幼年的“思維萌芽”。 《梨俱吠陀》的前 7卷是神話的宇宙構成論、多神論、泛神論、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質論。從第 8卷開始,逐漸向一神論過渡:與此同時,吠陀哲學家開始對宇宙本原、人的本質進行哲學探究。他們各抒己見,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然是帶根本性的哲學問題。

本體理論

 《梨俱吠陀》後期,在神學上,多神論或泛神論向一神論、疑神論過渡;在哲學上多元論向一元論二元論過渡。這時候,出現了許多關於宇宙本體的不同的或對立的觀點。有的吠陀哲學家認為一神(生主,或婆羅那神)創造宇宙;有的認為宇宙起源於物質;有的則持“二元論”,既承認一神(生主)為宇宙的主體,又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物質原素──水。《梨俱吠陀》第10卷第82曲《造物者頌》中的觀點是這種對立的二元論的典型例子:

吠陀吠陀

先於蒼天,先於大地
先於諸天,先於非天;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復有萬神,於中顯現
爾等不知,彼造群生,
另有一物,在爾身中。
……
這首神曲的作者是地有子仙人。這位仙人一方面說,造物者大神生主先於天地、先於神與非神而存在,意指宇宙本體無始無終,絕對唯一;另一方面,他又認為萬有起源於水,而不是起源於抽象的造物者神,說“是何胎藏,水先承受”。此中“胎藏”即胚胎或胎。這是宇宙之胎、萬神之胎、眾生之胎、亦即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出生處。這個奇妙的造化之胎,最初懷在“水”里,由水孕育成熟。“水先承受”暗示水為萬物本原。由於第一個見解與第二個見解矛盾,另一位吠陀哲學家生主子仙人在同卷的第 121曲提出萬物之主究竟是神還是非神的質疑。這種矛盾反映《梨俱吠陀》哲學家在本體論問題上正徘徊於精神第一性與物質第一性兩種觀點之間。
第82曲中的“另有一物,在爾身中”,暗示在肉體之內有一個“我”存在。這個“我”由“彼”創造,“彼”與“我” 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亦即後來“梵” 與“我”的關係。在《梨俱吠陀》中,“梵”與“我”的概念尚未形成,但這兩個概念的雛型,在若干神曲,特別是在神曲《原人歌》中,則有明顯的反映。

原人理論  

這是《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提出的理論。這一理論由一神的“生主”,發展出“原人”,又把生主與原人結合為一,認為生主為體、原人為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並在承認原人的絕對本體即生主的同時,賦予原人以無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特性。此曲的第1、第2頌說:書館
  原人之神,微妙現身,
千頭千眼,又具千足;
包攝大地,上下四維;
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唯此原人,是諸一切,
既屬過去,亦為未來;
唯此原人,不死之主,
享受犧牲,升華物外。
這是從空間和時間來表述原人的客觀表現。空間和時間原非客觀實在,但包攝在原人之內,體現在原人之外,故離原人無所謂空間和時間,而所謂空間和時間只是原人亮相而已。
此曲的第12頌說:
原人之口,生婆羅門;
彼之雙臂,長剎帝利;
彼之雙腿,產生吠舍;
彼之雙足,出首陀羅。
這首頌表明,原人不僅現身為客觀世間,而且現身為人類生身的始祖。吠陀哲學家認為,人類總的分為4個種姓(4個階段):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前3種姓生自原人之口、臂、腿,比較高貴;後一種姓出自原人之雙足,所以比較低賤。這首頌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關於種姓劃分的文字記錄。它反映印度由原始公社社會向奴隸制社會的過渡接近完成。在哲學上它還暗示,原人為大我,由原人產生的人為小我;大我小我在形式上有差別,但二者本性同源同一,大我小我,相即相離,是一是二。生主與原人結合的理論是吠陀之後的“梵我一如”哲學思想的萌芽。原人說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模式。

種識理論

原人理論點出人類本質與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類意識如何產生。另一吠陀哲學家對這問題作了重要的補充,說明人類的意識產生於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識,或稱“種識”。《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轉神頌》,第4頌說:
初萌慾念,進入彼內,
斯乃末那,第一種識。
……
吠陀哲學家在這首頌中肯定人類意識產生於精神因素。“慾念”是精神,“彼內”意指胎藏之內,“末那”即意識,“第一種識”謂此意識是識的種子。種子識者即主觀世界的基礎,一切意識活動或精神現象依之而起。這一觀點後來被引伸到極端的唯識論,認為客觀世界亦是依之而現,並把“慾念”發展為“無明”。原始佛教哲學的十二因緣,大乘佛教的八識系統、數論的二十五諦、吠檀多的無明幻現、四位說和五我說,都是這一理論的發展和系統

原素理論

《梨俱吠陀》認為宇宙源於 5種物質原素,即地、水、火、風、空。有的吠陀哲學家持“原水說”,即認為宇宙起源於水;有的吠陀哲學家認為水、火等多種原素組合而生萬有,水與自然精力交配形成宇宙“胎藏”,胎在水中經過長期熱力的培養,時至成熟,宇宙萬有便脫胎而出。這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含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意味。在第 129曲第 6頌中,明確地說:“世界先有,諸天后起”。意指世界是物質,諸天是精神;先有物質,後有精神。這些樸素唯物論思想是吠陀以後的唯物論哲學的濫觴。

辯證思維

在探索宇宙本原的過程中,吠陀哲學家還觀察到事物時有時無、時生時滅的矛盾現象,看到事物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同時,他們也看到,事物不僅有矛盾的一面,而且還有統一的一面。吠陀哲學家提出一個“有無統一”的模式:“無既非有,有亦非有”。這可作如下公式

吠陀
這個模式可有兩種解釋:①按邏輯,“有、無”是矛盾;“非有、非無”是對矛盾的否定,從而達到二者的統一。②按本體論,“有、無”是現象,“非有、非無”是本體;“有、無”非實在,在它們復歸於本體時,只有唯一同一,別無二致。這個模式具有一定的辯證法因素。
此外,印度哲學的其他重要理論,如業行、輪迴解脫等,在《梨俱吠陀》中雖然尚未具體形成,但都可以從中找到它們各自的淵源。

配圖

吠陀正義神伐樓拿浮雕吠陀正義神伐樓拿浮雕

相關連線

印度教及印度神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