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鐘花屬

吊鐘花屬

吊鐘花屬(學名:Enkianthus Lour. ),杜鵑花科,約13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區至日本,中國有9種;產西南至東南部,大部供觀賞用,其中南部所產的吊鐘花E. quinqueflorus Lour. 為廣州和香港點綴春節佳品。落葉灌木;枝條常輪生;葉互生,具柄,全緣或有齒,常聚生於小技之頂;花排成頂生、下垂的傘形花序或總狀花序;萼5裂,花冠鍾狀或壺狀,短5裂;雄蕊10,花葯短裂,頂有2芒;無花盤或花盤細小而5裂;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數顆,花柱線形,比雄蕊長,柱頭頭狀;果為一蒴果;5瓣裂,每室有1或數顆種子有角或翅。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落葉或極少常綠灌木,稀為小喬木,枝常輪生;冬芽為混合芽。葉互生,全緣或具鋸齒,常聚生枝頂,具柄。

單花或為頂生、下垂的傘形花序或傘形總狀花序;花梗細長,花開時常下彎。果時直立或下彎,基部具苞片;花萼5裂,宿存;花冠鍾狀或壇狀,5淺裂;雄蕊10枚,分離,通常內藏、花絲短,基部漸變寬,常被毛,花葯卵形,頂端通常呈羊角狀叉開,每室頂端具1芒,有時基部具附屬物,頂孔開裂;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數枚。

蒴果橢圓形,5棱,室背開裂為5爿。種子少數,長橢圓形,常有翅或有角。

分布情況

約13種,分布於日本、中國東部至西南部、越南北部、緬甸北部至東喜馬拉雅地區。中國有9種,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以西南部種類較多。 其中吊鐘花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下級分類

吊鐘花組 Sect. Enkianthus
單花組 Sect. Monanthus T. Z. Hsu
總狀花序組 Sect. Racemus T. Z. Hsu

模式種

吊鐘花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Lour.

灌木或小喬木,高1-3(-7)米;樹皮灰黃色;多分枝,枝圓柱狀,無毛。冬芽長橢圓狀卵形,芽鱗邊緣具白色絨毛。葉常密集於枝頂,互生,革質,兩面無毛,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5-10厘米,寬(1-)2-4厘米,先端漸尖且具鈍頭或小突尖,基部漸狹而成短柄,邊緣反卷,全緣或稀向頂部疏生細齒,中脈在兩面清晰,側脈6-7對,自中脈羽狀伸出,連同網脈在兩面明顯;葉柄圓柱形,長(5-)l0-15(-20)毫米,灰黃色,無毛。花通常3-8(-13)朵組成傘房花序,從枝頂覆瓦狀排列的紅色大苞片內生出,苞片長圓狀橢圓形、匙形或線狀披針形,膜質;花梗長1.5-2厘米,綠色,無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2-4毫米,先端被纖毛;花冠寬鍾狀,長約1.2厘米,粉紅色或紅色,口部5裂,裂片鈍,微反卷;雄蕊10枚,短於花冠,花絲扁平,白色,被柔毛,花葯黃色;子房卵圓形,有5條脊痕,無毛,花柱長約5毫米,無毛。蒴果橢圓形,淡黃色,長8-12毫米,具5棱;果梗直立,粗壯,綠色,長3-5毫米,無毛。花期3-5月,果期5-7月。

主要價值

該屬多數種類花美麗,可供觀賞。吊鐘花 E. quinqueflorus Lour.是花卉中的珍品。

杜鵑花科·綟木亞科植物

綟木亞科,杜鵑花科的一個亞科。通常為常綠灌木,植株大多無毛,稀有鱗片或腺毛;花通常5數;花萼與子房分離,花受精後花萼大小几無變化;花冠壇狀或鍾狀,花後脫落;花葯頂孔裂或縫裂,背部有芒或鈍形無芒;蒴果室背開裂,果瓣中部有隔膜;種子有翅或無翅。 約含16屬,主產美洲,大多數產暖溫帶,少數種類產歐洲和北西伯利亞,亞洲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南至東南亞巽他群島,1屬產非洲,限於馬達加斯加。中國有7屬:岩須屬、吊鐘花屬、木藜蘆屬、馬醉木屬、珍珠花屬、金葉子屬及地桂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