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的航天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

對多個國家(中國的航天中心2前蘇聯的航天中心3歐洲航天發射中心4美國的航天中心5日本的航天中心)進行簡介。

中國的航天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的航天發射中心包括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該發射中心於 1982 年交付使用,由技術中心、發射中心和指揮控制中心組成。技術中心的任務是完成衛星火箭以及其它大型設備的轉載、貯存,並對衛星和火箭進行檢查、測試工作;發射中心的任務是將經技術中心測試合格轉運來的火箭和衛星分級起吊、對接,豎立於發射台,進行檢查測試,加注,瞄準和實施發射;指揮控制中心主要負責火箭一、二級飛行段的參數測量和安全控制任務。1984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征三號運載火箭;1990年又用新建的發射工位發射了“長征二號E捆綁火箭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具有兩個發射工位,在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中,功能比較齊全,設備比較完善,既能發射採用低溫推進劑的“長征三號”系列運載火箭,又能發射運載能力較大的捆綁火箭。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於甘肅省,是中國最早的運載火箭發射基地,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即由此發射上天。從60年代到現在,成功發射了許多不同用途的火箭和衛星,數量之多,居中國三大航天中心的首位。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山西省西北部,能發射大型運載火箭和中型運載火箭。

前蘇聯的航天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航天中心
前蘇聯的領土上有三座航天城:拜科努爾卡普斯丁亞爾普列謝茨克。其中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最負盛譽。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位於莫斯科東南2100公里的丘拉坦沙漠地帶,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 始建於 1955年,占地廣闊,裝備齊全,其規模相當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發射載人飛船、衛星、月球探測器行星探測器,進行各種飛彈和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另外,還進行攔截衛星和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的試驗。這裡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及其它行星探測器還發射了“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等載人飛船和“禮炮號”航天站及“能源-暴風雪號”太空梭。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各國的航天中心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占地約 90600平方公里,屬法國國家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套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

由於此地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

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美國的航天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各國的航天中心
美國航天發射中心包括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范登堡空軍基地

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轉附加速度,有助於衛星入軌。

自 1950年7月 首次發射“下士”火箭以來,先後發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土星V”火箭等,囊括了美國所有向地球同步軌道發射的任務;還發射了“阿波羅”飛船、“天空實驗室”及各種行星際探測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是美國航天發射的重要基地。

范登堡空軍基地位於美國加里福尼亞州南部海岸,面積約280平方公里。 該基地最初為戰略飛彈基地,由於其地理位置可以向西發射高傾角軌道和極軌道衛星,彌補了甘迺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所以後來被選為美國第二個太空梭發射場。

日本的航天中心

各國的航天中心種子島航天中心
日本有兩個航天中心,分別是種子島航天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南部。

種子島航天中心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竹崎發射場占地0.79平方公里,1968年開始使用,主要用來發射小型衛星。 大崎發射場占地7.6平方公里,1975年開始使用,主要用來發射大型液體衛星。吉信綜合發射場具有相當的現代化程度, 可與卡納維拉爾角的“大力神3”發射場相媲美。 該發射場主要為適應“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而興建。

鹿兒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縣境內,占地0.71平方公里,始建於1967年,主要用來發射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