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衛星

科學衛星是用來進行空間物理環境探測的衛星。世界各國最初發射的衛星多是這類衛星或是技術試驗衛星。

科學衛星

科學探測衛星,是用來進行空間物理環境探測的衛星。它攜帶著各種儀器,穿行於大氣層和外層空間,收集來自空間的各種信息,使人們對宇宙有了更深的了解,為人類進入太空、利用太空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世界各國最初發射的衛星多是這類衛星或是技術試驗衛星。
美國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探險者”號就是一顆科學探測衛星,以後“探險者”發展成一個科學衛星系列,它們主要用於探測地球大氣層和電離層;測量地球高空磁場;測量太陽輻射、太陽風;探測行星際空間等。“探險者”號衛星系列多為小型衛星,但其外形結構差別很大,由於探測的空間區域不同,它們的運行軌道有高有低、有遠有近,差別也很大。
“電子號”衛星是前蘇聯的科學衛星系列,星上裝有高、低靈敏度的磁強計、低能粒子分析器、質子檢測器、太陽x射線計數器以及研究宇宙輻射成分的儀器等。 該系列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進入地球內、外輻射帶的粒子以及相關的各種空間物理現象。
中國的“實踐”系列衛星即是技術實驗衛星,又是科學探測衛星。“實踐一號”衛星裝有紅外地平儀、太陽角計等探測儀器,取得了許多環境數據。“實踐二號”和二號甲、二號乙是用一枚火箭同時發射的三顆衛星。其中“實踐二號”外形為八面稜柱體,任務是探測空間環境,試驗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姿態控制和大容量數據存貯等新技術。
天文衛星也是一種科學衛星,它專門對各種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進行科學觀測。天文衛星在離地面幾百公里或更高的軌道上運行,由於沒有大氣層的阻擋,星上儀器可以接收來自其它天體的各波段電磁波輻射,能夠更好地觀測宇宙空間。
天文衛星的軌道多數為圓形或近圓形、高度為幾百公里,但一般不低於四百公里。這是因為太陽系以外的天體離地球極遠,再增加軌道高度也不能縮短相互間的距離,改善觀測能力;而軌道太低時,大氣密度增加,衛星也難以長時期運行。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