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額高腳蛛

白額高腳蛛

白額高腳蛛(Heteropoda venatoria),俗稱高腳蜘蛛、大蜘蛛、馬龍騎、旯犽、拉牙、喇牙、(或作蟲拿蟲額)、地虎,是高腳蛛科高腳蛛屬的大型的室內蜘蛛,是家居蟑螂的主要天敵。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額高腳蛛喜歡潛入人家、農舍,是室內最大型的蜘蛛,不結網,平常白天喜歡躲在屋頂、櫥櫃縫隙等處,夜間出來覓食,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 體長約20mm~30mm,全長(包括腳)約100mm~130mm,張開腳時約有CD的大小。全身密生黃灰色毛,其額區有一條白色橫帶,此為白額高腳蛛名稱的由來。雄蛛背甲有一個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紋(強LED光照射下會有些偏紅),雌蛛則沒有這個斑紋,且體色較深,體型也較大。白額高腳蛛是夜行性動物,喜歡出沒於稍微陰暗的地方。

種群分布

有三個亞種:

•中狩獵巨蟹蛛(學名:Heteropoda venatoria chinesica),Strand於1907年命名。在中國分布於長江下游等地,一般生活於室內、外牆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長江下游。

•日狩獵巨蟹蛛(學名:Heteropoda venatoria japonica),Strand於1907年命名,常生活於室內、外牆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斑狩獵巨蟹蛛(學名:Heteropoda venatoria maculipes),Strand於1907年命名。在中國分布於廣州等地,多生活於室內、外牆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州。

世界廣布種,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亞洲、馬斯克林群島以及加勒比海周圍地區,常棲息於室內、外牆壁。

生活習性

白額高腳蛛頭胸部前後緣各有一條黃白色橫帶,一般體型約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於櫥櫃縫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覓食,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在台灣通常俗稱旯犽(ㄌㄚˊ ㄧㄚˊ )。在大陸潮汕地區稱為馬龍騎 (廣東汕頭稱“喇牙”)。在廣東省廣府地區一般稱為“禽勞”。(廣東汕尾海陸豐也稱旯犽) 夜行性動物,喜出沒於稍微陰暗的地方。

白額高腳蛛是夜行性動物,喜歡出沒於稍微陰暗的地方。

白額高腳蛛卵為圓盤狀,雌蜘有抱卵遊走的護卵行為,在交配產卵後,為了保護卵,會用絲將卵固定於腹部。

白額高腳蛛 白額高腳蛛

白額高腳蛛是無毒的蜘蛛,即使被咬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白額高腳蛛主要以捕食蟑螂、蒼蠅、蛾等昆蟲為生,可算是益蟲。 食量不小,可連續捕食多隻蟑螂。放任家中白額高腳蛛生存,可達自然殺蟑之效。白額高腳蛛人為飼養很好養,它不僅吃蟑螂、蒼蠅、蛾,還吃蟋蟀等小昆蟲,它的耐飢力很好,一個星期只餵一兩次都可以了,當然,有條件的話每天餵更好。

民間傳說

台灣民間傳說白額高腳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膚(尤其是嘴角)潰爛,多視為害蟲而人人唯恐不及。

現今研究發現,嘴角的潰爛是由隱翅蟲引起的,與白額高腳蛛無關。

事實上白額高腳蛛並不具備對人有影響的毒性,而且習性膽小,被人類追打時會迅速逃離(但用手直接抓的話,可能會被白額高腳蛛基於防衛而咬傷,結果傷口有可能感染細菌而發炎、化膿)。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蜘蛛目物種補充

蜘蛛目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綱一個目,包括新蛛亞目、古蛛亞目和原蛛亞目,其中新蛛亞目包括蜘蛛的大多數,約有93科38000餘種。蜘蛛是許多農業害蟲的天敵。在稻田的上、中層有管巢蛛科、跳蛛、蟹蛛和貓蛛捕食危害水稻葉面的縱卷葉螟、稻苞蟲、稻螟嶺等幼蟲;在中、下層有狼蛛、微蛛、球腹蛛捕食危害水稻莖稈下部的飛虱、葉蟬、螟蟲等;還有肖蛸、園蛛張網捕食飛行的害蟲。

聞名世界的毒蜘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