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篤

蘇古篤,是納西族彈撥弦鳴樂器。納西語蘇古篤是一定要學會的意思。又稱色古篤、胡撥、琥珀。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一帶。

簡介

蘇古篤,是納西族彈撥弦鳴樂器。納西語蘇古篤是一定要學會的意思。又稱色古篤胡撥琥珀。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一帶。

歷史

原名火不思的蘇古篤,是由北方蒙古族地區傳入的古老的彈弦樂器。公元13世紀中葉,麗江以北的白沙地方,曾經是納西土司木天王阿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相傳在南宋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即後來的元世祖)率兵遠征雲南大理,打到麗江時,木天王阿良率部投誠,並支援忽必烈向南進軍大理,兩人遂結為好友。忽必烈凱旋迴師時,命軍中樂師創作《別時謝禮》樂曲十章,並把隨軍樂隊的樂師和全部樂器一併贈送給了木天王阿良,其中就有火不思。用這套樂器演奏的音樂,後來叫作“白沙細樂”,相當於民間的絲竹音樂。在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纂修的《麗江府志略》中,有著關於這部納西族古典音樂的記載:“夷人各種,皆有歌曲跳躍歌舞,樂工稱‘細樂’。琵琶(擬為火不思)諸器與漢制同。……相傳為元人遺音。”火不思自南宋末年起,歷經元、明、清各代,一直在麗江一帶流傳,直到20世紀末的今天,納西族藝人演出此樂時,還穿戴著蒙古族的服裝。如今,這種由歌、舞和器樂三部分組成的“白沙細樂”,主要以器樂為主,樂隊由豎笛橫笛波伯、蘇古篤、箏和胡琴等樂器組成。火不思由北方蒙古族向西南納西族流傳幾千里,並長期套用、經久不衰,成為我國歷史上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

形制

與史書記載的火不思完全相同,由共鳴箱琴頭琴頸弦軸琴馬琴弦等部分組成。琴體採用紫檀木核桃木紅椿木製作,通長106厘米~116厘米、共鳴箱寬18厘米~20厘米。琴頭無飾,琴頸上窄下寬,表面指板無品,下部與共鳴箱成一整體。共鳴箱呈半葫蘆形,中、上部蒙以薄木為面板,其上開有小出音孔,下部蒙以蟒皮或羊皮,在面板與皮膜相接處為一彎月形大出音孔。琴頭左側裝置四個弦軸,弦槽設在琴頭背面,四條絲弦從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通過置於皮面上的琴馬,系在共鳴箱下部的縛弦上。琴背置有小環,系以布帶供背挎。

藏品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蘇古篤兩面。其中一面為紅椿木製,全長109厘米,共鳴箱呈半葫蘆形,面寬19.3厘米,上半部掏空,其上開有兩個水滴形小音孔,下半部蒙蟒皮,兩者之間橫有一個彎月形出音孔,琴頭平頂、無飾,弦槽後開,左側置四個木製瓜棱形弦軸,琴頸較長、上窄下寬、表面平滑無品,四條絲弦從骨制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皮面上置木製橋形馬,音箱下部有金屬絲編制的縛弦繫於尾柱,琴背拴有布帶。此琴因年代久遠,音箱背部右側已出現裂紋,山口處琴頸已斷裂,後外包銅皮修復。此琴為清代製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中。另一面蘇古篤,紫檀木製,共鳴箱下半部蒙以牛皮為面,全長106.5厘米、面寬18厘米,音箱上部開有四個水滴形小音孔,中間留彎月形大出音孔,琴頭朝後微彎,左側置四個方柱形弦軸,張四條絲弦,琴背系帶。

演奏時,將琴的背帶斜掛於右肩上,共鳴箱置於右腿近腹處。左手持琴頸以食指按弦取音,右手將無名指和小指立在皮面之上,主要用拇指彈奏、食指輔以撥弦。四弦按四度關係定弦:e、a、d1、g1,音域e—g2,為兩個多八度。音量較小,音色較柔和、低沉。常使用揉弦和下滑音等技巧,幾乎每音必滑,使曲調有著較多的裝飾音。除演奏旋律外,還多用於彈奏富有節奏性的曲調,有時也常奏四度、五度或三度和音。可以獨奏、重奏或參加樂隊合奏。蘇古篤在民間使用不多。它主要用於演奏納西族傳統音樂“白沙細樂”(別時謝禮)。20世紀60年代以來,又被吸收為“納西古樂”(洞經音樂)樂種的演奏樂器。前者樂曲具有蒙古族的風格特色;後者則保留著明清漢族音樂的風貌。“白沙細樂”的傳統樂曲有《篤》、《一封書》、《美麗的白雲》等。“納西古樂”的樂曲有《八卦》、《浪淘沙》、《十供養》等。蘇古篤與竹笛的重奏曲有《墜搓》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