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胂

卡巴胂

卡巴胂本品為白色粉末;幾乎無臭,味微酸;飽和水溶液顯酸性反應。對於腸外阿米巴病無效。又可用於陰道滴蟲病及絲蟲病(僅對絲蟲成蟲有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卡巴胂 Carbarsone (別名:碳酸苯胂對脲基苯胂酸卡苯胂)

本品為對脲基苯胂酸。按乾燥品計算,含C7H9AsN2O4為97.5~101.0%。

性狀與用途

本品為白色粉末;幾乎無臭,味微酸;飽和水溶液顯酸性反應。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在乙醚或氯仿中極微溶解;在酸酸鈉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 中溶解。

卡巴胂卡巴胂

本品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五價胂劑,能直接殺滅阿米巴滋養體,其效力不及吐根鹼;與喹碘方大致相近或略差。對於腸外阿米巴病無效。又可用於陰道滴蟲病絲蟲病(僅對絲蟲成蟲有效)。

劑量與用法

1 治療阿米巴痢疾 口服,0.1g~0.2g/次,3次/日,連服10日。必要時須間隔10日後再服一療程。灌腸:1%溶液(內加2%碳酸氫鈉)200ml,作保留灌腸,隔夜1次,5次為一療程。
2 治療陰道滴蟲病 每晚或隔晚放陰道內栓劑1粒,7日為一療程。
3 治療絲蟲病 0.125g~0.25g/次,2次/日,連服10日。常與乙胺嗪左鏇咪唑合成。

副作用

1 偶有皮疹、蕁麻疹噁心、嘔吐及腹瀉。出現嚴重症狀時即停藥。
2 嚴重反應為體重減輕及多尿,偶爾發生剝脫性皮炎、粒細胞缺乏症及胃炎肝炎等,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可用二巰基丙醇解毒。
3 功能減退及對胂劑過敏者禁用。

鑑別

(1)取本品約0.4g,加20%氫氧化鈉溶液5ml,緩緩煮沸,即發生氨臭,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2)取本品約0.1g,加氫氧化鈉試液與水各1ml溶解後,加連二亞硫酸鈉0.2g,加熱至50°,即生成淡黃色的沉澱,在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中不溶。

檢查

氨基苯胂酸取本品0.125g,精密稱定,置250ml量瓶中,加0.1%氫氧化鈉溶液少量使溶解,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對氨基苯胂酸適量,加0.1%氫氧化鈉溶液製成每1ml中含5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ml,分別置25ml量瓶中,加稀鹽酸0.5ml,置水浴中冷卻,加0.1%亞硝酸鈉溶液2ml,放置3分鐘,加1%氨基磺酸銨溶液2ml,再置水浴中放置1分鐘,加二鹽酸萘基乙二胺溶液(取二鹽酸萘基乙二胺50mg,加水15ml使溶解,加丙二醇35ml,混勻)1ml,搖勻,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Ⅳ B),在538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供試品溶液的吸收度不得大於對照品溶液的吸收度(1.0%)。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80℃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1.5%(中國藥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Ⅷ L)。

砷酸鹽 取本品0.5g,加氨試液2ml溶解後,加水稀釋使成5ml,再加氯化銨鎂試液3ml,強力振盪,30分鐘內不得產生沉澱。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2g,精密稱定,置凱氏燒瓶中,加硫酸25ml與無水硫酸鈉12g,用小火加熱,至溶液炭化並發生白色的濃煙後,稍微加大火力,加熱至溶液澄明無色,放冷,注意緩緩加入等容的水稀釋,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保持70~80℃的溫度,用溴酸鉀滴定液(0.01667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緩緩滴定至紅色恰消失,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的溴酸鉀滴定液(0.01667mol/L)相當於13.00mg的C7H9AsN2O4。

抗寄生蟲病藥物盤點

抗瘧藥是用於預防或治療瘧疾的藥物。瘧疾是由瘧原蟲引發的一種寄生蟲傳染病,致病瘧原蟲主要有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和惡性瘧。

抗阿米巴病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