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洋石帆

半洋石帆

在平潭縣西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像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進,這就是平潭著名的自然景觀——半洋石帆,當地人又稱“石碑洋”。

基本信息

簡介

半洋石帆半洋石帆

半洋石帆是平潭島內部的一個景區,在平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進。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石牌洋。又稱為“半洋石帆”和“雙帆石”。

從看澳村岸邊坐渡船,十幾分鐘就到達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組平坦完整的岩石。兩個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崗岩組成 東側的一個高達33米,胸寬9米,厚8米,周長57米;西側的一個高17米,胸寬15米,厚8米周長39.9米。兩個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體,直立在礁石上。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岩球狀風化海蝕柱。

由於它的奇特壯觀,對遊人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設部與中科院的專家稱之為:“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 清朝女詩人林淑貞詩讚:“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於今纜不收”

地理位置

位於福建省平潭縣境內,距福州128公里,東面與台灣省新竹港相距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處,成為中國東南海疆對台經貿和人文交往的重要視窗。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 東臨台灣海峽,西隔海壇海峽與福清市相望。

為平潭縣主島。以形似壇、兀峙海中得名。由白堊系石帽山群流紋岩、熔結凝灰岩、凝灰砂礫岩、粉砂岩、燕山期花崗閃長岩等構成,並有第四系海積平原和風積砂堆積。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形成三十六腳湖。

地勢低平,中部略高,最高點君山海拔434.6米。以丘陵,平原為主,海岸曲折,長204.45公里。島上河流短小,獨流入海。

氣候

半洋石帆地處南亞熱帶半濕潤海洋性季節氣候區域,自然條件特別適合常綠闊葉以及南亞熱帶植物的生長。

地質地貌

被認定為中國所僅有、在海上屹立的半洋石帆被認定為中國所僅有、在海上屹立的半洋石帆

地層
平潭位於福建省武夷—戴雲隆褶帶東側沿海地帶,即閩東南沿海變質帶,西鄰閩東火山斷拗帶,東鄰濱海斷陷帶,屬中國東南沿海華夏古陸地質區域的一部分。在中生代以前,閩東南沿海為一隆起區,自中生代侏羅紀後的燕山運動起,發生強烈的斷裂活動和大規模火山岩漿噴發及岩漿岩侵入。由於遭受到強烈的構造應力擠壓和左鏇扭動作用,帶內岩石普遍產生韌性剪下變形或破碎帶,或破劈理帶,以及長樂—詔安斷裂帶等。

線斷裂構造
平潭地質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屬華夏構造體系。在區域構造上,平潭位於武夷—戴雲複式隆折帶東側的閩東南沿海變質帶,東與台灣海峽沉降帶相鄰。通過衛星遙感信息處理,認為平潭地質構造背景,屬於平潭—東山逆沖—推覆構造帶,其基底由前泥盆紀變質岩和印支—燕山早期構造層組成,受燕山早期至晚期大規模構造—岩漿活動的改造,形成以燕山晚期為主的火山構造和斷裂構造格局,成為比較完整的以花崗岩為主體的構造塊體。

區域性斷裂
除上述的構造線外,其中規模相對較大的區域性斷裂有平原—高山斷裂及平潭島東側的濱海斷裂。這些次級斷裂均發育在燕山期火山熔岩和花崗岩中,並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布。平原—高山斷裂 該斷裂出露於平潭島北部平原,經過海壇海峽至福清高山一帶,斷裂成群出現,地表可見長度5~10公里,總長達36公里以上。在平原附近可見兩條呈北東40度走向斷層平行出露,中間被第四紀覆蓋,傾向北西,傾角60~80度。

附近景區景點

將軍山將軍山

三十六腳湖
三十六腳湖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島上居民生活用水都來源於此,湖周長165公里,總面積210萬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三十六腳湖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勝地,風景秀麗,湖光山色,福建省帆船隊將此地作為訓練基地。清代詩人俞廷萱在此留下了美麗的詩句:“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波闊,不知領得幾多秋。”

海濱風情
平潭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平潭北、東、南面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面積大,相互連線,背後有蔥鬱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40公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
將軍山
將軍山原名老虎山,1997年時解放軍在此附近海域進行了反台獨大規模軍事演習,百餘名將軍登上此山閱兵。為紀念此事,故改名將軍山。山頂有一瞭望塔,高約10層,是一觀景佳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就設定在當時將軍們作戰指揮的山洞中。山下有古代摩崖石刻,適合愛好書法者參研。山中有一處長數百米的一線天,山路曲折迂迴,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極富挑戰性。
仙人井
東海仙境位於王爺山南麓,在此處,有一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蝕豎井喚作“仙人井”,井壁陡直,井底有三洞與海相通,可小船出入。“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間裂開之大峽谷,喚作仙人谷。谷外為浩淼之大海,側有小洞與仙人井相通。潮水未漲之時,遊人可沿岩壁進入井中。
平潭島景區地圖海壇天神
海壇天神與半洋石帆(石牌洋)並稱平潭島奇石“雙絕”,位於海壇島的南面――南海鄉塘嶼南端海邊,為一巨型灰白色花崗岩,是天然的象形裸體石人。天神頭枕沙灘,足伸南海。躺長330米,胸寬150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脖子長18.3米,下身斜翹一柱狀風化岩體,如男性特徵,其高4.15米,圍徑4.50米,為周邊漁婦傳宗接代膜拜物,相傳只要觸摸此物,即可生個大胖小子。周身均為花崗岩球狀風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狀風化造型世所罕見,天下奇絕。
南寨石林
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南寨山位於平潭島南部的北厝鎮。在方圓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著風化花崗岩體,體積碩大、形態各異,其中奇特與象形山石景觀40餘處。典型景觀有駱駝岩、鴛鴦理翅、花豹巡山、神龜石等等,堪稱岩石動物園……
南寨石林的海蝕景觀集中於五峰一谷,即鱷魚峰、仙女峰、綿羊峰、神鵰峰、青蛙峰與神龜谷,山勢不高,易於攀登,景點眾多,非常適合攝影留念。

旅遊指南

景區遊客景區遊客

平潭島(半洋石帆)最佳旅遊季節:
平潭島除了冬季,均適合遊覽。此地氣候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除了冬季,均適合遊覽。
平潭島住宿:
平潭城關有各種檔次的賓館、度假村、招待所。海邊的私人小旅館很乾淨,價格實惠。
平潭島交通:
平潭島距離福州的長樂國際機場約170KM,外省的遊客可以先搭乘航班抵達機場後搭乘機場巴士進入福州市區,再到福州汽車南站或者雙坂車場搭乘巴士前往平潭島。  
平潭島距離福州火車站約125KM,省內長途旅客和外省旅客可以先乘火車到達福州,在火車站外就有直達平潭島的巴士可以乘坐。
距離近的遊客可以在當地直接搭乘客車前往平潭島,如果當地沒有直達平潭島的客車,則可以先乘車到福清市車站,再換車前往(福清--平潭班車約每20分鐘一班)。
如果是福州或者靠近福州的遊客,可以在福州的汽車南站,或者到連江路的雙坂車場搭乘高速快運前往平潭島。(車費約25-32元)

島內交通工具: 電動三輪車是平潭島城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自助游的遊客通常搭乘它穿梭於景點與賓館之間。費用低廉,一般城區內3元,不限人數(最多可以同時乘坐兩位成人和兩位兒童)從城區到海濱浴場5元左右,乘坐前應先與車主商定價錢。平潭島有為數不多的計程車,人多的時候可以考慮搭乘,車上沒有計費器,乘坐前應先與車主商定價錢。

特色美食

魚面魚面

冬白蟲戈湯
蟲戈 ,俗稱梭子蟹,冬春之際膏腴肉厚配以卷心冬白菜,清湯略加調味,清香甘醇,餘味猶豐。

蝴蝶赤肉湯
貽貝,俗名殼菜,為平潭一大特產。粒大肉肥,生剖曬乾,呈黃褐色蝴蝶狀,稱“蝴蝶乾”。平潭蝴蝶乾燉赤肉,為宴席名菜。清水溫火慢煨至爛熟,其色橙黃清澈,湯汁鮮美,富有營養,有滋陰健胃功效。

清蒸鱠魚
魚俗稱鱠魚,盛產於平潭淺海。近年網箱養殖成功。活鱠魚運銷港澳大受青睞。選地產鮮活鱠魚,刮鱗剖腹,留肚,在入薑片、上等老酒、醬油、蔥段、冬菜等調料,放入瓷盆加蓋清蒸。魚肉鮮嫩、湯汁清香,為滋補佳肴。

八珍燜薯粉
燜薯粉又稱“燜蛋”,是平潭民間傳統佳肴,堪稱一絕。採用精白薯粉攪成糊狀,放在油鍋里煸炒,再加入蝦仁、鹹肉丁、蟹肉、蟹黃、酥花生片、梅犁(荸薺)、丁、魚丁、黃花菜、紫菜、蔥花等佐料及調味品,經溫水攪炒成膠狀即成,色晶瑩如瑪瑙。因葷素搭配得當,爽滑嫩軟,十分可口。

柴菜
生長的石覃
菜乃本地一大特產,衍生於激流礁石上,冬春季落潮採收。狀如絲帶,色若紫緞,味同甘飴,乃海珍上品。頭水紫菜特別細嫩,曬乾可久貯備用。煨燜紫菜加赤豬肉,其香撲鼻,美味舒心,為筵席佳肴。

魚丸
平潭魚丸,因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新鮮黃魚,馬鮫魚、鰻魚、小參鯊等海鮮為主料。魚肉剁碎,加適量的薑汁、食鹽、味素等調料,搗成魚泥,調進薯粉或麵粉,攪勻,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平潭魚丸分為包餡、滿天星、清水丸、皺沙魚丸四大類,十多品種;有的將魚泥加工為魚撮、魚餅、炸煮均宜。

魚卷 魚餃
魚肉剁為茸泥,拌以肉丁、蝦仁梅梨(荸薺)等為餡,外用魚面薄皮或新鮮魚皮包卷面成,經油炸即可。色黃味香,內嫩外酥。魚餃是用魚面薄皮包肉餡,形同水餃,煮熟,其味清爽,鮮嫩。

魚面 魚片
魚面是平潭島特有佳肴。以黃魚或馬鮫魚為主料。將魚肉搗成稀糊狀,加少量食鹽與調味品,粘上適量研末薯粉,碾成薄皮,切為細絲煮熟,撈起冷卻。烹調時,配肉丁、蝦仁、蔥段、胡椒粉等佐料,入高湯煮滾即成,色、香、味俱佳,嫩中帶脆,味葷且清。炒烹皆宜。若將薄片切成塊狀,則稱為“魚片”。

特別提示

半洋石帆半洋石帆

1、景區(平潭縣)位於福建省東部,為福建最大的島嶼,距離福建省省會福州130公里。

2、此地氣候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除了冬季,均適合遊覽。

3、景區景點很多,但比較分散,有車一族就不成問題,如果包車日租金約200元。

4、強烈建議暈車者慎行。從福州去平潭要2個半小時,渡輪過海十分鐘。島上的景點間隔較遠,一般其間都要做車1個小時。

5、平潭最著名的景點是石牌洋。另外,將軍山上俯瞰海灣,在平潭制高點石首山全覽海島秀色也讓人心曠神怡。海濱浴場很乾淨,但是沙灘屬於硬地,不是那種真正的柔軟的海沙灘。

6、如果你是攝影發燒友,“澳前”不可不去。討小海、曬漁網漁船進出港都能在澳前拍到,尤其是日落後的海灘,是絕好的風景畫。對於發燒的“驢友”來說,“東海”也是個刺激的地方,到處是海蝕地貌演變的異形巨石,加上巨浪拍岸,海風呼嘯,大自然雄渾的力量令人敬畏。另外,君山、國彩也頗值得一游,龍鳳頭、東海仙境、石牌洋、海壇天神是已經開發成熟的風景點。

7、拍攝方面,鏡頭以70CM—200CM焦距段為宜,有2倍增倍鏡更佳,可方便拍攝局部。

福州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