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

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研究 “十二五”時期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張占斌(019) “十二五”時期社會發展的三個重點………………………丁元竹(200)

基本信息

名 稱:中國發展戰略研究

作 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 
單 位:冊
類 別: 黨群 領導— 時政學習
出版單位:人民出版社 
其它介紹:2010年10月/16開
ISBN:9787010094649
定 價: 59元

內容簡介

“十二五”時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又面臨著能否順利轉型的嚴峻挑戰。針對“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肩負的特殊使命和任務,為繼續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保持國民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必須科學編制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科學認識並全面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深入學習領會、大力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特邀請權威專家編寫了《解讀“十二五”黨員幹部學習輔導》系列。
從2008年開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各方面力量,開展了“十二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工作。通過委託研究與公開招標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0多家科研機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70餘篇、35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這些研究成果凝聚了各方智慧,對“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本書將這些研究報告加以整理,從中精選出部分內容,按總體思路、城鄉區域、產業發展、資源環境、科教文化、人民生活、社會管理和改革開放八大主題進行了分類和彙編,值此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之際出版,供各方面研究參考。

目錄

上冊
應對形勢新變化落實發展新要求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張平
做好“十一五”中期評估工作為理清“十二五”規劃思路奠定基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
深入研究重大問題準確把握髮展導向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
總體思路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
中期評估報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於推進科學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司課題組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全球經濟變化趨勢及對中國的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研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
“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及目標研究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課題組
國家“十二五”規劃:背景、思路與目標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課題組
“十一五”後期中國巨觀經濟走勢的研究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課題組
中國“十二五”時期發展方向、主要任務及政策取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
“十二五”時期中國巨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課題組
城鄉區域
中國特色城鎮化的道路:內涵、特徵和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課題組
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濟南大學經濟學院課題組
“十二五”時期我國就業結構轉變與城鎮化的時空變化趨勢及對策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課題組
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課題組
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創新研究
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
產業發展
下冊
資源環境
科教文化
人民生活
社會管理

本系列主要內容包括

本系列主要內容包括: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深入實施科技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

圖書特點

本書內容準確、詳實,語言通俗易懂,富有時代特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是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進行理論學習和形勢政策教育的重要輔導讀物。

相關圖書資料基本信息

名 稱: “十二五”:中國發展大戰略

作 者: 韓康
單 位: 冊
類 別: 黨群 組織— 培訓教材
出版單位: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其它介紹: 2010年10月/16開/248頁/ISBN:978-7-80140-927-0
定 價: 39.8元

內容簡介

今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時期的最後一年,明年將進入“十二五”規劃時期,本書就“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將面臨的一系列重要的發展課題和難題進行討論,具體內容涉及“十二五”的戰略定位、產業結構、國有資產管理、城鄉資源統籌、貿易模式等問題,是中央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和各地各級政府研究制定本地區“十二五”規劃和貫徹落實中央“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參考和權威輔導讀物。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韓康主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集體撰稿。

圖書目錄

壹 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面臨的機遇
受金融危機影響,當前國際環境極為複雜,不確定因素很多。世界經濟有望恢復性增長,但復甦的基礎仍然脆弱;國際金融市場漸趨穩定,但風險沒有完全消除;各國經濟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擇艱難;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等全球性問題錯綜複雜。對我國來說,世界經濟格局大變革大調整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同時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十二五”時期,要努力把握髮展機遇,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台階,在國際經濟秩序重建中有更大的作為。
國際經濟板塊位移的特點和趨勢……………………………董小君(002)
新一輪經濟周期拐點及發展潛力分析………………………董小君(007)
“十二五”時期中國面臨的十大挑戰…………許正中 楊玉珍(013)
“十二五”時期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張占斌(019)
“十二五”規劃應突出三個功能……………………………張孝德(027)
中國經濟“高成本時代”的挑戰與應對……………………徐 傑(033)
人民幣匯率改革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議………………………馬小芳(038)
經濟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我國在制定“九五”規劃時就明確提出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問題,黨的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有所進展,但從總體上看,問題仍比較突出。集中表現為:一是發展結構不合理,主要是產業層次低,城鄉、地區發展不協調,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投資消費關係失衡;二是經營方式粗放,投入多,消耗高,效益低,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過大。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既同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有關,也同我國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有關,還同政府職能轉變滯後有關。“十二五”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應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貿易模式,推動科技自主創新,大力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重化工業增長過猛是當前結構矛盾之源……………………韓 康(050)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實現經濟發展戰略轉型………………周紹朋(055)
以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王 健(064)
建立“內生增長模式”應解決的戰略問題…………………張孝德(071)
調整產業結構 跨越式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李江濤(078)
生態經濟為中國經濟戰略轉型導航開路……………………張孝德(082)
轉變貿易模式 邁向“貿易強國”之路……………………徐 傑(089)
創新發展模式 大力培育創業型經濟 ……………許正中 楊玉珍(094)
經濟體制改革與政府管理體制創新
“十二五”時期,要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要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推進投資體制管理創新,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財稅體制和金融體系。政府管理體制創新方面,則要更加重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和創新,合理調節社會利益關係,努力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十二五”時期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問題……………張占斌(102)
推進國有大型集團企業母公司層面股份制改革……………周紹朋(109)
糧食安全的內外環境變化及糧食儲備體制改革方向………張 青(114)
對鹽業管理經營現狀及體制改革的建議…………金海寧 蔡春紅(125)
轉變政府職能 構築社會普遍服務體系……………許正中 楊玉珍(131)
肆 統籌城鄉資源配置與城鎮化發展
“十二五”時期,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統籌城鄉資源配置,推進城鎮化發展。繼續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深化農村改革,加強對土地流轉的管理。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現農民工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增加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投入。
政府融資平台與地方政府債務:成因、風險與出路………時紅秀(138)
統籌城鄉資源配置與推進城鎮化發展………………………張占斌(158)
構築統籌城鄉與城市化戰略路線圖………………許正中 楊玉珍(164)
城鎮化 化什麼 怎么化………………………………………車文輝(170)
關於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思考………………………………付明星(176)
伍 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與富民強國
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十二五”時期要加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富民強國的目標邁進。初次分配應兼顧效率與公平,讓各種要素遵循市場原則取得收益,並加強對不合理因素的調節。再分配應以提高居民收入為重點,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以縮小城鄉差距為重點,發揮城鎮化在縮小收入差距和促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十二五”時期中國就業進入新階段………………………惠雙民(184)
“十二五”時期國民收入分配對策研究……………………惠雙民(189)
“十二五”時期中國消除貧困的戰略取向…………………樊繼達(195)
“十二五”時期社會發展的三個重點………………………丁元竹(200)
陸 加快區域發展與創新區域經濟政策
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繼續貫徹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為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採取強用力的、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給予支持。一是制定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進一步完善現有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三是發揮巨觀政策措施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升級的引導作用;四是支持推進重點地區、重點地帶的開發與發展;五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區域合作協調互動機制;六是加強協調配合,全面落實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思路與政策問題的討論…………………時紅秀(208)
加大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力度…………………范立會(217)
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適時調整稅收政策………………袁 波(222)
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思考與建議……………………王秉衡(228)
關於建立“西雙版納生態經濟特區”的建議………………陳學剛(233)
“十二五”時期民族地區公共產品治理的重點……………樊繼達(242)
後 記……………………………………………………………………(24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