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境關

勝境關

勝境關位於富源縣城東南7.5千米滇黔交界的山脊上,又稱界關。老黑山南北縱貫100餘千米,山勢陡險,惟勝境關山勢較低,而且有一條驛道通向貴州,所以這裡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關隘。關口立有1座界坊,坊匾-“滇南勝境”4個大字,故名勝境關,是一座“山界滇域,嶺劃黔疆”、“風雨判雲貴”的天下奇關。

基本信息

簡介

勝境關勝境關
老黑山南北縱貫100余千米,山勢陡險,惟勝境關山勢較低,而且有一條驛道通向貴州,所以這裡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關隘。關口立有1座界坊,坊匾上書“滇南勝境”4個大字,故名勝境關。界坊高約12米,寬12米,楹柱塗金繪彩,重檐翹角,雄偉壯觀,界坊始建於明景泰年間,後多次修葺,現仍存。界坊西邊朝向雲南,3根楹柱長年乾燥,並有黃塵;東邊朝向貴州,3根楹柱上長了青苔。正中的橫樑尤為明顯,西面乾燥,顏色黃褐,東向潮濕,顏色青綠。這是由於東部從太平洋吹來的冷空氣經過貴州高原已經勢疲力弱;西向從印度洋吹來的暖空氣經過雲南高原,也如強弩之末,形成氣象學上所稱的“昆明準靜止鋒”,這裡正當鋒面,所以東西多陰雨,西面多晴天。勝境關的界坊在研究黔兩省的氣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勝境關村里有一石虬亭,因亭前露出地表的1條石灰岩,曲屈盤鏇,狀如虬龍,故稱石虬亭

結構

關口立有1座界坊,坊匾上書“滇南勝境”4個大字,故名勝境關。界坊高約12米,寬12米,楹柱塗金繪彩,重檐翹角,雄偉壯觀,界坊始建於明景泰年間,後多次修葺,現仍存。
界坊西邊朝向雲南,3根楹柱長年乾燥,並有黃塵;東邊朝向貴州,3根楹柱上長了青苔。正中的橫樑尤為明顯,西面乾燥,顏色黃褐,東向潮濕,顏色青綠。這是由於東部從太平洋吹來的冷空氣經過貴州高原已經勢疲力弱;西向從印度洋吹來的暖空氣經過雲南高原,也如強弩之末,形成氣象學上所稱的“昆明準靜止鋒”,這裡正當鋒面,所以東西多陰雨,西面多晴天。勝境關的界坊在研究滇黔兩省的氣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勝境關村裡有一石虬亭,因亭前露出地表的1條石灰岩,曲屈盤鏇,狀如虬龍,故稱石虬亭。

歷史事件

勝境關勝境關
勝境關不僅是文化積澱厚重的歷史見證,也是自然氣候的分界線,故有“山界滇域、嶺劃黔疆,風雨判雲貴”神奇景觀的說法,在這雄奇界關上,不僅有以天為界的牌坊,以氣候為界的石獅子,而且還有以地為界的小溪,以色為界的泥土,這些都讓人驚嘆不已。這是由於東部從太平洋吹來的冷空氣經過貴州高原已經勢疲力弱;西向從印度洋吹來的曖空氣經過雲南高原,也如強弩之末,形成氣象學上所稱的“昆明準靜止鋒”,這裡正當鋒面,所以東面多陰雨,西面多晴天。勝境關的界坊在研究滇黔兩省的氣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學價值。歷史上不斷在勝境關修建建築物,歷史名人填詩作賦,撰聯勒碑,形成了滇南勝境坊、石虬亭、勝境驛、關隘城樓、石龍古寺、鬻琴碑、古驛道、古炮台、勝境公館等組成的旅遊勝地。

曲靖旅遊百科

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35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裡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