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山

翠峰山

翠峰山屹立於舟曲城北、巍峨壯麗的迭山之脈雷古山南麓的群山環抱中。其山勢雄偉挺拔、橫峙如屏,東北南三面絕崖凌空,陡峭如劍,只有山西有一崎嶇危途可通嶂頂。正如其名翠峰,該山峰林木蔥鬱,蒼松參天;春有百花爭妍,夏有林木吐翠,秋有黃果紅葉,冬有白雪銀裝,四時景色宜人,是旅遊遊樂之勝地。翠嶂山不僅自然風光美麗,還有很多考究的人文景觀。

基本信息

建築特點

翠峰山翠峰山

翠峰山,位於甘肅省舟曲縣城北5公里處,原西固八景之一(北峰古剎)。 《甘肅古蹟名勝辭典》稱翠峰山為“隴上名山”。其峰狀似一面屏風。峰脊如劍鋒凸兀凌空,仄經一線通幽,東南北三面峭壁懸崖。千尋峰頂巨松古柏參天,重重迭翠,奇險絕清,翠雲寺掩映其間。該寺始建於、擴建於,殿堂、樓閣、郎坊等依山勢布局精巧。所雕塑佛像、觀音、龍神、龍王女、藥王、聖母等栩栩如生,勸善書法、壁畫故事琳琅滿目。寺廟群與翠峰構繪成富麗畫卷。每年遊人香客絡繹不絕。登上峰頂,千山萬壑盡收眼底,鳥瞰舟曲縣城,樓房鱗次櫛比,白龍江如飄逸的哈達,穿峽谷而去。

相傳宋時有僧人云游邊寨西固,慧眼辨真,言說翠峰山是有些來歷的,它是二郎神鞭趕眾山至此丟失的一面令旗,如今山上有些妖氣,非修個寺廟壓壓才行。不然,山飄上天,雷骨山的大水就把西固城淹了。識翠峰淨土,於此辟寺,面壁苦修,方得仙山名。明清時寺宇已具規模,晨鐘暮鼓不絕於耳,香客題記留連往返。俗稱天壽寺、翠峰寺、翠峰閣、翠峰山寺。 《鞏昌府志》明西固八景將“北峰古剎”為其首,“高厚並天”。

翠峰山勢摩天問根,為山城屏風、為神將帥旗、為天宇掛畫。右襟西壁上山虎,絕立千尺,壁心顯石窟,世傳女媧娘娘彈指剜就而成,所剔巨石落於山根下。神路鬼道通窟內寺廟,寺叫“太陽寺”,信土紛紛如鳥險至,香火極盛。左臨深峽,投石攝人魂魄,丹崖翠壁如華山雄峙相望,此北山坪也。其山腳呈燕尾狀,仄經蔓延曲折,分別可入林泉崖瀑,繁樹雜花,藏奇納險、撲朔迷離的大峪、小峪。翠峰山入口西北,林麓環抱,間隱連片良田千畝,為三國姜維屯兵沓中所開種,年兩熟,後被鄧艾攻破,故此地人稱“平沓山”,更兼先前人所居幾處 崖洞,神秘莫測,故事多多……

旅遊時節

翠峰山翠峰山

每當春來,野果垂錦彈,奇花簇胭脂;夏至,鳥語入禪味,碧溪撥夜弦;秋深,層林醉紅色,鐘聲雨濛濛;冬臨,雪作玉蝶飛,松竹梨花開。真可謂四季景色宜人,愈走得路崎嶇,愈騙得人心曠神怡,只因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景象時時變。尤是皓月當空,野鳥呼人,荊刺牽衣,風颯林間,鐘鳴寺宇,此時鳥瞰縣城,萬家燈火似蓮蕊吐艷,四周青山層次侍衛,如蓮瓣綻放環之。而滔滔白龍江恰便是這蓮根水,銀波鱗鱗,東騰不息喲!

適逢晴空,登臨翠峰,恍惚看見朝霞中, 帝子乘風,攜翠微蔥蘢,雲錦萬匹來會。多陰天氣,登臨翠峰,斷壁如削瓜,嵐光破崖綠。雲低四野,霧瘦千山,唯聽翠峰令:山頭,似奔馬、似劍戟、似長鞭;雲霧,似硝煙,似戰塵、似烽火。梅雨乍來,登臨翠峰,松帶露半空競相青冉冉,竹含煙一寺迷離色蒼蒼。氣象幽瞑森然,疑遇楚辭山鬼。然而,不多時,一輪紅日浮出雲海波濤間,五彩繽紛,光芒萬丈,蔚為壯觀。這人呀!宛若成仙,置身天上瓊樓玉閣,塵世煩惱濾盡,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榮譽

翠峰寺雖然在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遭到嚴重毀壞,但其遺蹟仍為可觀,況且近幾年來舟曲縣人民政府重視該寺的修復工作,加之縣內外民眾的熱心捐資,現己修葺恢復了翠峰寺的部分建築,翠峰寺又重現出古樸典雅的風韻與輝煌。1987年翠峰山旅遊景區正式開放,現被列為全州十六大香巴拉王牌景點之一,遊覽者絡繹不絕。

雲南翠峰山

翠峰山風景區位於曲靖市麒麟區西山鄉西郊,距市中心僅11.5公里。現翠峰山已開發為旅遊景點,修通了公路,修復重建了一些寺廟。是一個集千年佛教聖地和秀麗的森林景色為一體的風景區。景區占地4.13平方公里,其主峰翠峰海拔2245米,氣候亞熱帶、暖溫帶氣候類型,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景區內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悠久的人文景觀。

曲靖旅遊百科

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35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裡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甘肅甘南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