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古鎮

會澤古鎮

會澤古鎮位於著名的烏蒙山主峰地段,總面積5854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歷史悠久,山川秀美,被譽為烏蒙山巔耀眼的明珠。

基本信息

簡介

會澤古鎮會澤古鎮

會澤歷史悠久,是歷史上雲南最早設定的四個郡縣之一。古代就以盛產聞名,清朝時,銅的開採和冶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成為中國西南的鑄幣中心。與此同時,也形成了會澤獨有的會館文化特色,遺存下來的會館,從數量的集中和造型的別致上仍十分引人注目。現保存較好的有江西廟、大佛寺、西來寺、文廟、文昌宮等。

旅遊資源

會澤古鎮會澤古鎮

會澤是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建立了黑頸鶴保護區、金鐘山松柏疊翠,大海草山廣袤無垠,以禮河風光秀麗,古建築雄奇秀美,構成滇東北獨樹一幟的旅遊景觀。

會澤娜姑鎮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會澤文物古蹟眾多,現有會館,寺廟100餘座,會館文化別具一格。境內山川秀麗,有海拔4000多米雲霧繚繞的牯牛寨,有大海草山自然風光,以禮河風景區,毛家村水庫、長海子、大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獨特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形成了會澤旅遊開發得天獨厚的優勢,它以名城、名鎮、名人、名山、名鳥為依託,在雲南久享盛譽,是東北一塊待開發的旅遊熱土。

景點

文昌宮

文昌宮巍然挺立於會澤縣城南的金鐘山顛,金鐘山因其形狀象鍾而得名。金鐘山林木遮天,從山腳即可看見清晰的石路,有石坎360級,象徵一年365天。又因文昌以“七曲”相稱,故石坎所向,宛如一條巨龍,擺動著身軀,直抵山頂,所以有“七曲名山”之稱。

文昌宮背倚山巔,遙對青山,近臨會澤壩子。遠遠望去,它那古樸穩重的身影與周圍的山山水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畫。

文昌宮,始建於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建築有戲台、對廳和大殿,依山勢直線布局,是我國典型的道觀建築風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會澤人便攜友來此地遊玩。
萬壽宮

位於會澤縣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側,又稱為江西廟、江西同鄉會館、豫章會館等。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毀於戰火,直至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後經過多次修茸,至今保存完好。

萬壽宮是會澤縣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會館建築之一,總占地面積7545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嚴謹,氣勢宏大,特別是古戲台,造型別致,外觀秀美,是研究清代會館建築的寶貴資料。

壽佛寺

壽佛寺稱之為湖廣會館,又稱東嶽宮,是湖廣集中性捐資建造的同鄉會館。該寺座落在會澤縣城東門外寶善街,始建於明代晚期,占地面積8474.4平方米,建築面積3127.6平方米。坐南朝北由北向南縱深布局,依次建有門樓、戲台、前殿、中殿、後殿、東西偏殿、兩廂、韋駝亭及花園、書樓等建築,三個大殿整齊地排列在同一中軸線上。建築組群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殿內頂部置井字天花,人物彩繪,殿角起翹,托峰、雀替為浮雕,在眾多的雕刻中,尤以鏤空格扇門最為著名,線條流暢,清新典雅,石刻美觀大方。
如果你對古驛道、古橋樑、古文物、古石碑等感興趣,會澤也是你不可不去的一個地方。這裡有雲峰古驛道、蒙姑坡銅運古道;江底鐵索橋、梨園三書橋;古代文物、古代錢幣、古代陶器、古代書畫、唐代高浮雕畫像磚等等不一而足。
雲峰古驛道

雲峰古驛道,位於縣城北30公里處的娜姑鎮雲峰村中。道路從村子裡通過,現存驛道路段,長2公里、寬2米,路面用不規則的紅沙石鋪成。至今,在一些石塊上面還保存著1.2厘米深的馬蹄印和牛腳印。驛道路面數山腰緩坡地帶道路的中段南側兩米處,有清代順治年間所建的雲峰寺古廟一座。可以想見,昔日的雲峰古驛道上,無論是運京銅的馬幫,還是商貿交往,來往人群川流不息,熱鬧非凡。

歷史名人

說起會澤縣,唐繼堯是不可不說的一個人物,不僅家喻戶曉,而且聲名遠播。

20世紀初葉,領導雲南護國運動的歷史名人唐繼堯就出生在會澤,他在討伐袁世凱,阻止其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中立下了了汗馬功勞。唐繼堯,別號東大陸主人。1909年在雲南歷任清陸軍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督軍講武堂教官、監督、社軍管帶等職。參與策動1911年昆明“重九”起義,任軍督府參謀次長。1912年率軍北伐,任貴州都督,次年調任雲南都督。1915年與蔡鍔等通電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任護國都督兼第三軍司令。1917年護法運動中任靖國軍總司令。1922年創建東陸大學,還支持趙藩等輯刻《雲南叢書》。1927年2月部將胡若愚、龍雲等發動兵變,改組省政府。5月,唐繼堯病逝於昆明,葬於圓通山。主要著作有《會澤首義文牘》、《會澤督黔文牘》、《會澤靖國文牘》、《東大陸主義志錄》。這些有關唐繼堯的歷史,在他的故居,都可以找到曾經的歷史。其故居就位於會澤縣鍾屏鎮三道巷內。
唐繼堯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國際國內對他的研究較多。作為唐繼堯的故鄉,近年會澤民間研究唐繼堯之風日盛,來到他的故鄉,一定會對唐繼堯有一個更新的認識。可謂看名人故里,想名人過去。
一句話:唐繼堯故居不可不去。唐繼堯故居位於縣城中端處,大門方位坐西向東,主體建築坐南向北,占地面積850.1平方米,建築面積410.1平方米,屬清代中晚期傳統民居,封閉式四合院建築群,是硬山頂穿斗式結構,置正堂、書房、對廳、糧倉等建築。前後院共十四間,東西書屋對稱,與對廳屋面平行。
如今,為了紀念唐繼堯,會澤縣正在計畫建一個名人紀念公園,這就是東陸公園。修建公園大門——護國門,修建公園主幹道——護國大道。國內迎門塑立唐繼堯銅像,大門與銅像間的護國大道兩側塑“重九起義”和“護國運動”浮雕,銅像後建唐繼堯紀念館,其後建首義樓,外觀十畝荷花、蔓海一片。

民俗風情

別具特色的山水風光、古蹟寺廟帶來了別具特色民俗風情。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苗族耍花山、鞭春、迎城隍、中元節彝族火把節、回族開齋節、耍山節。也有美麗動人的民族舞蹈,比較有名的有苗族的蘆笙舞、洞經音樂、彝族海腔、壯族打毛郎。還有各式各樣的戲劇,比如滇劇、圍鼓、小唱燈、板凳戲、道情、端公戲。在會澤縣居住了漢、彝、回、苗、壯等民族,眾多的民族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民族風俗,五彩斑斕,極盡熱鬧。
民以食為天,每走到一個地方,有什麼特色小吃,也是每個遊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游好、玩好當然還應該吃好,游完山水,看過民居,接下來的日程就應該是吃吃當地的小吃了,會澤土特產品有鹽水石榴、土陶砂鍋、黃果、水城寶珠梨、小熊貓香菸、三烏膠、洋芋、蕎麥等系列產品,味道、做法都極具地方特色。
別忘了,還有名菜名食,比如湯褪還山羊、火節子、蕎疙瘩、蒸火夾、洋肝參、湯鍋、魚乍面、酸骨頭等等,這些都使每一位會澤人必向你推薦的食品,有胃口不妨一試。

旅遊提示

交通方式:昆明南窯汽車客運站每天有班車前往。
自駕線路:昆明—崑曲高速—嵩明縣—嵩待高速—東川區—綠茂鄉—大海鄉—會澤縣
會澤特色:“小熊貓”香菸、稀豆粉小吃、鹽水石榴、驢肉干、湯煺黑山羊、綠豆糕、蕎茶、燕麥炒麵、包穀餌塊、銀魚、彩虹鱒魚、三文魚等。

曲靖旅遊百科

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35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裡可領略到彝、壯、苗、瑤等各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