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鱒魚

彩虹鱒魚原產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屬嬌貴魚種。肉質鮮美,少刺。是紐西蘭北島的湖泊河流中最常見的鱒魚品種。

簡介

彩虹鱒魚是紐西蘭北島的湖泊河流中最常見的鱒魚品種。
彩虹鱒魚原產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生存條要求高,屬嬌貴魚種。魚身優美勻稱,在它身體的一側有一條清晰的彩虹樣的痕跡,之就是它的名字‘彩虹鱒魚‘的來歷,彩虹鱒魚對水溫要求很高,超過10就長變形了,長得也慢,一斤左右的一條魚要長上一年,所以肉質鮮美。

吃彩虹鱒魚的方法

彩虹鱒魚肉質鮮美,少刺,吃法多樣:1.生吃2.炸魚骨3.烤魚4.頭尾燒湯5.生拌魚皮6.炸魚串等,
早就聽說紐西蘭被人稱為“羊背上的國度”,來了以後,才知道這裡不但有猶如白雲一樣多的羊群,還有聞所未聞的珍貴的國鳥--奇異鳥,不準買賣的美味--彩虹鱒魚。
彩虹鱒魚公園座落於原始森林中,距羅托魯亞只有5公里。公園的前身是仙女泉,早在1898年開始接待遊客,至今正好100年了。這裡樹木茂密,參天巨木隨處可見,到處鬱鬱蔥蔥,顯示生機活力。導遊道破這裡的生命密碼,原來地面有一層肥沃的火山灰,使這裡的樹木比別處生長要快,從別國移植來的樹木,不過四十年光陰,卻相當本土百年之木了。一汪汪清沏的泉水池,是成千上萬條鱒魚的家園。這種紐西蘭特有的魚類,身上有一道紅色的彩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小溪與外面的湖水相連,鱒魚可自由進出,但它們寧願選擇這裡,終生與泉水相伴,以至公園更名為彩虹泉。
沿著林蔭小道蜿延而行,仿佛進入童話世界,鳥語花香,魚翔淺底,白天鵝戲水,古恐龍現身。絲絲細雨,帶來潮濕的清新空氣。進入獲國內設計大獎的展覽館,與奇異鳥約會。展館內燈光顧調得很暗,大家隔著玻璃在仿真環境中尋找目標。喲,看到了!噓,小聲點!這位被譽為國鳥的明星,貌不出眾,甚至顯得有些卑微,縮著腦袋,把長長的嘴巴藏在懷裡,怕光,怕人,怕響,有翅膀不會飛,有眼睛看不遠,生存功能嚴重退化,已瀕臨絕種。導遊自豪地告訴大家,正因為這樣,它象徵著紐西蘭人與人為善,不好爭鬥,追求和平的精神。
遊覽過彩虹泉和彩虹鱒魚公園,無不感受紐西蘭大自然的魅力。有一點令人不解的是,紐西蘭給人們介紹了這麼多的鱒魚,可在彩虹餐廳、中國餐館、西餐館、甚至超級市場,都看不到它的身影。原來,紐西蘭法律規定,鱒魚是不能買賣的。想吃鱒魚,除非自己釣。
在等魚上鉤的時光中,低頭觀大海,舉目望雲天,不知不覺間,燦爛的晚霞鋪滿了天空。那朵朵紅雲變幻著色彩,桔紅金黃銀灰,天空五彩繽紛,湖面波光鱗鱗,瑰麗極了,壯觀極了,美妙極了!正陶醉間,魚上鉤了,握著魚竿上的轉輪好不容易收完線,用魚網把還在掙扎的魚撈上船。你不會忘記:鱒魚不但美麗,而且美味,甚至連彩虹這個名字都充滿詩意,令人回味無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