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劉完素

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劉完素故後世又稱其為劉河間。大約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間,是金元時期的著名醫家,為後世所稱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醫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完素(約1110~1200年),字守真,河間人,世稱劉河間。他從25歲開始研究《 內經·素問》,直到60歲從未中斷,學識淵博。他據《 素問》病機19條,闡明六氣過甚皆能化火的理論。故治法上多用寒涼藥,並創製了不少治療 傷寒病的方劑,對後世溫病學說有所啟發。為中醫學各學派的創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主要經歷

劉完素 劉完素
劉完素自幼聰明好學、喜讀醫書。在他25歲的時候,母親突然得了重病,曾經三次去請醫生治療,卻都沒有請到,致使母親的病不能及時得到治療,不久便病情惡化而死亡。這段不幸的經歷,使劉完素悲痛欲絕,感慨萬千,恨自己不懂醫學而痛失母命,從此立下志向,專心學醫。
他初曾拜陳先生(陳師夷)為師,學成後獨立行醫,聲譽漸隆。其為醫,獨好《 素問》,朝夕研讀,手不釋卷,終得要旨,並根據其原理,結合北方環境氣修特點,及民眾飲食醇厚、體質強悍的特性,圍繞《內經》病機十九條,倡傷寒火熱病機理論,主寒涼攻邪,善用防風通聖散、雙解散等方治療,名盛於大定、明昌年間(1161~1195年)。金彥宗曾三次徵聘,堅辭不就,章宗愛其淳素,特賜號為“高尚先生”。隨著他的創新理論廣泛流傳,師從者甚多,先後有荊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馬宗素、鎦洪、常德、董系、劉榮甫等從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張從正、程輝、劉吉甫、潘田坡等,最終形成明顯的寒涼攻邪醫風。開創了金元醫學發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時期一個重要學術流派“河間學派”。

著作

劉氏一生著述較多,主要有《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1172年)15卷,《素問玄機原病式》(1186年),《內經運氣要旨論》(即《素問要旨論》),《 傷寒直格》(1186年)3卷,《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二卷),《三消論》《附《儒門事親》》,《素問藥注》(已佚),《醫方精要》(已佚),其他託名劉完素的著作還有《習醫要用直格並藥方》、《河間劉先生十八劑》、《 保童秘要》、《治病心印》、《 劉河間醫案》等。後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統編成“河間六書”、“河間十書”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醫家的著作。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建國以來,曾對劉完素著述進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重新出版其部分專著,發表了不少研討劉完素學術思想和診治經驗的論文,從而挖掘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為了進一步總結整理劉完素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使其更廣泛地運用於現代中國醫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使其更廣泛地運用於現代中醫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編輯出版《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之機,對劉完素的原著《黃帝素問宣明論文》《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傷寒標本心法類萃》《新刊圖解素問要旨論》《三消論》《保童秘要》共7本,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校注和研究,編成《劉完素醫學全書》。

學術內容

劉完素 劉完素
劉完素認為火熱病機非常廣泛,故而對於風、濕、燥、寒等一些病證,劉氏也從火熱闡發,這樣就形成了其以火熱為中心的學術觀點。其中,劉氏強調了風、濕、燥、寒諸氣在病理變化過程中,皆能化生火熱,而火熱也往往是產生風、濕、燥、寒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六氣皆能化火”學說。劉氏認為風氣與火熱的關係十分密切,風有助火勢之力,若已有火熱之證,再兼有風氣,則又可使火熱病症表現更為突出。另一方面,病理上的風,又往往因火熱過甚而成。而且,風與火熱之氣,在病變過程中,又往往容易相兼為病,這樣風與火熱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對濕與火熱而言,劉氏認為人體感受熱邪之後,由於火熱怫鬱於人體之中,造成氣機不得宣行,則津液不布,水濕不運,停於人體成為水濕之邪。此外,若濕氣閉郁,陽氣不得宣通,亦可以內生火熱。濕與熱二者之間互相影響,形成了非常密切的關係。
就燥與火熱來講,劉完素認為燥邪性屬秋陰,屬陰邪範圍,並提出了治療原則“宜開通道路,養陰退陽,涼藥調之,慎毋服烏、附之劑”。他認為:“金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反同於風火熱也”。即指燥雖屬陰邪,但又有與風、火、熱等陽邪類似的特點。而火熱邪氣傷人往往表現出乾燥之象。這樣,燥與火熱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至於寒與火熱,一為純陰,一為純陽,水火難融,二者不可相兼為病。劉氏指出,寒性收引,感寒之後,閉塞其外,陽氣不得宣通而怫鬱,也可以成為熱證。而“心火熱甚,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慄也。然寒粟者,由火甚似水,實非兼有寒氣也。”說明寒郁可以生熱,熱郁可見寒證,寒與火熱的關係也十分密切。這樣,就形成了以火熱病機為中心的六氣病機學說。

臨床套用

劉完素不僅重視外感熱病的病機與治療的探討,同時對雜病的證治亦十分重視。如對消渴病認為,“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飢,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 消。”已與後世分消渴為上、中、下消三種,上消多渴,中消多食,下消多尿基本一致。而且對此病的病機認識也很有見地。他說:“如此三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因此,在治療時,劉氏主張“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強調了清除腸、胃、心諸臟腑之熱而補腎水之衰,是主要治法。若津液得生,燥熱得去,則消渴自除。
對於中風,在劉河間以前,多從外風論治。唯劉氏在“六氣化火”、“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理論指導下,在《內經》“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的病機啟示下,提出中風一病乃由內而生,並非外中風邪,而是陽盛陰虛、心火暴盛、腎水虛哀的病機所產生的。其病因多是情志失和、五志化火所致。劉氏的這些論點,糾正了前人以外風論中風的謬誤之說,是對中風病機學說的發展。在治療方面,劉氏主張用寒涼之藥除鬱熱、開結滯、散風壅、通氣血。或用三一承氣湯通腑瀉熱以瀉心火之暴盛,或用靈寶丹( 硫黃、自然銅、雄黃、光明砂、磁石、紫石英、陽起石、長理石、虎脛骨、膃肭齊、龍腦、麝香、牛黃、龍齒、鍾乳、天麻、遠志、仙靈脾、巴戟、烏蛇、苦參、肉桂、鹿茸、木香、肉豆蔻、延胡索、胡桐律、半夏、當歸、生地黃汁、童便、無灰酒、皂莢仁、犀角)、至寶丹(生犀角、生玳瑁、珀琥、珠砂、雄黃、金箔、銀箔、龍腦、麝香、牛黃、安息香)等以清心火、開心竅、安心神等,至今仍有臨床實際意義。雖然,劉氏提出中風的內風論,治療方法尚不十分完善,但對後世還是頗有啟發的。

軼事典故

一、某次鄉間行醫,路遇一少婦難產“假死”,擬葬之。劉完素聽說緣由,給其把脈,認為尚有救,便用銀針穴灸。頃刻間,孕婦甦醒,產下嬰兒。從此,“神醫劉完素”大名遠播;“一針救二命”為人樂道。其事跡,甚至被演繹成神話故事廣為傳播。
二、1191年,金章宗-完顏璟的女兒得重症,御醫無策。帝傳旨:各州府薦醫。河間知府吳銳將劉完素推薦給皇帝。劉用三副中藥將其治癒。章宗欲封其為太醫,劉堅辭不受,並藉故溜走,之後在保定一帶行醫授徒。

人物評價

劉完素醫療經驗豐富,學識淵博,行醫範圍廣闊。對內經、素問、運氣多有研究,且見解精闢,並創“寒涼派”。他研究了南北方誘發疾病的不同因素,首倡火熱論,將《素問·至真要論》中所講的病機十九條大加發揮,將六氣引起的21種病症擴大到181種,並指出有56種是由火熱引起的,提出火熱病理論,為後世溫病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劉完素與正定的李東垣、婺州朱丹溪、河南張子和並稱“金元四大家”而居其首。一生貢獻顯著,著作頗豐,計有《素問玄機原病式》1卷、《宣明論方》15卷、《 傷寒直格方》3卷、《傷寒標本心法類萃》3卷、《圖解素問要旨論》8卷、《治病心印》1卷、《劉河間先生十八劑》1卷、《素問原機氣宜保命集》3卷、《 傷寒心鏡》1卷、《傷寒醫鑒》1卷。他首創的“防風通聖散”至今仍為治療表里俱實及外科病毒之良方。時人稱之為神醫,成為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

後世影響

劉完素主要以《 黃帝內經》為學術基礎,他精研醫理,把《內經》中的關於火熱病致病原因的內容選摘出來,加以闡釋,這就是著名的《病機十九條》。他還提出了“六氣皆從火化”的觀點,認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都可以化生火熱病邪,治病,尤其是治療熱性病的時候必須先明此理,才能處方用藥。他所創方劑涼隔散、防風通聖散、天水散、雙解散等,都是效驗頗佳的著名方劑,至今仍被廣泛套用著。對於《內經》中的“五運六氣”,他也有著精闢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並十分善於運用五運六氣的方法來看病。他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氣運,也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疾病,因此,醫生在處方用藥的時候必須靈活機變,具體分析。劉完素在治療熱性病方面的完整理論和對“五運六氣”的獨到見解,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著深刻影響,甚至對於溫病學派的形成也有著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
後人為了紀念劉完素對人民做出的突出貢獻,在他死後的幾百年中,不斷地為他修建廟宇,鐫刻石碑,歌功頌德。直到今天,河間縣西九吉鄉的中劉守村和後劉守村之間還有他的墓,“劉爺廟”曾被日本帝國主義摧毀,解放後又重新整修,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舉行隆重的廟會來紀念他,足見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四庫全書提要》說:“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中國醫學發展到金元,形成了醫學流派“四大家”,即劉完素(守真)、 張從正(子和)、李杲(東垣)、朱震亨(丹溪)爭鳴的局面。
劉完素辭世後,保州、河間十八里營、肅寧洋邊村都建廟宇紀念,而且河間十八里營更名劉守村,肅寧洋邊村更名師素村(取紀念劉完素之意)。明正德二年(1507)救封劉完素為“劉守真君”,聖名貫古。明萬曆年間(1600前後)師素村劉守廟擴建為“劉守真君”廟。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師素廟會延續至今,成為縣境一年兩度的物資交流市場。
保定市、肅寧師素村,分別於1984年、1993年重修劉守真紀念堂(劉守廟)和劉守真君廟。

中國古代名醫

姓名
字號
籍貫
所處時代
特長及成就
醫學著作
華佗名旉,字元化。東漢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東漢末年(約公元2世紀~3世紀初)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發明“麻沸散”,創“五禽戲”。《中藏經》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郡(今江蘇省)人晉代(公元284年-354年)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最早的傳染病學專家《抱朴子》、《肘後救卒方》
王冰自號啟玄子不詳約唐景雲至貞元(710-804)年間人中唐著名醫家。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次注素問》
皇甫謐初取名靜,後改謐,字士安。東漢時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東漢(公元215年-282年)
針灸鼻祖《針灸甲乙經》
王叔和名熙西晉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公元201年—280年精通中醫經典方書,於脈學頗有研究王叔和脈訣》、《脈經》
滑壽字伯仁,晚號櫻寧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縣)約1304~1386年提出奇經八脈的任督二脈與其他奇經不同,應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而成十四經《難經本義》《讀素問鈔》
錢乙字仲陽浙江錢塘約1032-1113年著名兒科學家,有“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之稱《小兒藥證直訣》
淳于意
西漢初齊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約前205—?)《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號瀕湖山人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1518—1593年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
扁鵲姓秦,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渤海(今河北省任邱縣 )人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於赧王五年(前310)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套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和《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十三卷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今河南鄧縣穰東鎮,一說今南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詳,經後人考證,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150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正史無傳,他寫作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明以後被奉為“醫聖”。《傷寒雜病論》、《傷寒論》
朱丹溪朱震亨,字彥修,晚年被人稱作丹溪翁。元代婺州義烏人(今屬浙江),公元1281-1358年是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格致餘論》《本草衍義補遺》《丹溪心法》《醫學發明》《脈訣指掌》《平治薈萃》《語法機要》《丹溪醫要》《脈因證治》
孫思邈
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公元581—682年被人稱為“藥王”。在《千金要方》中首創《大醫精誠》論,較全面地論述了作為醫生所必須恪守的醫德準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老子注》《莊子注》《枕中素書》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或稱金元四家,是指中國古代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流派。即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和朱丹溪的養陰說。
劉完素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在治療上多運用寒涼藥物,固此稱之為寒涼派。
 張從正認為治病應著重驅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療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
李東垣認為“人的胃氣為本”,在治療上長於溫補脾胃,因而稱之為“補土派”。
 朱丹溪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善用“滋陰降火”的治則,世稱“養陰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