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救卒方》

《肘後救卒方》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238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364年)。

基本信息

佚事

舉凡名醫,必有一段艱難的求學歷程,以其超人的毅力去探索和學習。葛洪自幼十分好學,沉著穩重,從不與別人嬉戲貪玩,經常寫字、抄書直到深夜。13歲時,他父親去世了,家境敗落,十分貧苦,就靠上山砍柴換取文具,用來學習。
他在行醫、遊歷的過程中收集和篩選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編成了非常實用的醫學著作《肘後救卒方》,又名《肘後備急方》,書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備在肘後(帶在身邊)的應急書。此書中他尤其強調灸法的使用,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明確地註明了各種灸法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針灸的人也能使用。這些都體現了葛洪為方便老百姓治病的一片良苦用心。
葛洪還在煉丹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著成了《抱朴子》一書。他的祖父葛雲,曾做過東吳的大官,也是以煉丹著名,人稱葛仙公。葛仙公的弟子是鄭隱,葛洪就是從鄭隱處學習了煉丹術。後來葛洪又從師鮑玄,鮑玄見他年輕有為又聰慧上進,就把他女兒嫁給了他,就是著名的女灸法家鮑姑。
葛洪在中年時,晉元帝及晉鹹帝都曾以高官厚祿賜召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後來,他厭倦在家中總被人催請做官,又加上聽說在今之越南北部一帶有煉丹的原料,就主動要求到那裡去做縣令。在他上任,經過廣州的時候,刺史鄧兵留住了他,提供給他煉丹的原料,於是他就隱居在羅浮山,從事煉丹術。自此以後,他就一直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採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
葛洪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不僅在臨床急症醫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且他的聰慧睿智幫助他開拓了醫學新領域。他煉丹採藥,隱逸求仙。雖然他的初衷只是企求得道長生,但在客觀上卻導致了製藥化學的開端,成為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學家,在醫學和製藥化學上都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現在世界上公認煉丹化學起源於中國,並被看成是近代化學的先驅。

著作與成就

葛洪一生著書很多,除了上述《肘後備急方》、《抱撲子》之外,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可惜均已散佚。
《肘後備急方》是選集各家著作及廣泛搜求各地流傳的驗方,分類編成的,是一部以治療急症為主的綜合性醫著。葛洪編撰該書的目的主要是普及醫藥和方便百姓,突出了簡、便、廉、驗、速的特點,故而其中對針灸療法有較多的闡述,尤其強調對灸法的使用。現將《肘後備急方》中有關針灸的內容與特點歸納如下:
(1)葛洪從操作簡便,易於取材的角度出發,力倡灸法治病,在其所著的《肘後備急方》所列述的72種病症中,就有近一半病症採用了灸法治療;列述的針灸醫方109條,而其中灸方有99條,占到針灸醫方的90%以上;並對灸法治病的臨證選穴、操作方法、治療效果和禁忌等都作了詳盡的闡述,大大豐富了灸療學的理論與實踐。
(2)《肘後備急方》在論述穴位時,一般少言腧穴的名稱,而是以骨度分寸來說明取穴的部位。當然,書中也有既講骨度分寸,又言穴名的,或者只講腧穴名稱的,但遠不如“但言分寸不名孔穴”之處為多。
(3)《肘後備急方》從簡易的角度出發,採用了就地取材、隨手可得的繩子、竹桿作為輔助取穴的工具尺,相當便捷。
(4)《肘後備急方》是記載隔物灸的最早文獻,詳細記述了各種隔物灸法,如隔蒜灸、隔鹽灸、隔椒灸、隔面灸

有關針灸的著作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民眾所信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