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格》

《傷寒直格》

《傷寒直格》,①金·劉完素撰,元·葛雍編,成書於1186年,共三卷(原為六卷),現存元明清多種刻本。②南宋·劉開撰,共五卷,書已佚。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傷寒直格》《傷寒直格》

《傷寒直格》三卷(原為六卷,或稱六集)。全書僅17009字,從熱病證治角度發揮傷寒蘊義。上卷敘乾支配臟腑、病因、運氣主病、脈診等統論內容;中卷論傷寒六經傳變,並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黃湯、桂枝湯等方以及益元散、涼膈散、黃連解毒湯等共34方。汪琥認為:“是書之作,實為大變仲景之法者也”(《傷寒論辨證廣注》),卷終有“傷寒傳染論”一則,明確提出“穢氣”、“穢毒”致病的觀點,在治方和病因認識方面,較之前人有了明顯的進步。其中又用運氣學說解釋傷寒病理,須予分析地對待。現存元、明、清多種刻本。千頃堂石印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作者介紹

《傷寒直格》劉完素

劉完素,字守真,別號宗真子,居於金代的河間(河北河間市),故又名劉河間。號河間居士,又號通元處士。生於公元1120年(金·天輔四年),卒於公元1200年(金·承安五年)左右,享年80歲。劉完素是金代著名醫學家,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學術上有創新精神,對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

劉完素,幼時聰慧好學,尤其好讀醫書。在醫書中,他對《素問》一書情有獨鍾,朝夕研讀,愛不釋手,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經過數年後,對《素問》的研讀有了很多心得和體會,並據此撰寫了許多醫書發行於世。

金代的章宗皇帝曾三次徵召他去朝庭作官,但他三辭不就。章宗愛其淳素,特賜號為“高尚先生”。在其死後,家鄉人民在其故里為其建立了祠堂和墓碑,以示紀念。據說現在河北的河間市劉完素的故里,還留有這些遺蹟。

追隨劉完素,拜其為師者甚眾,較為有名的有荊山浮屠、馬宗素穆子昭鎦洪、葛雍、董系和張從正等。這些醫家史書上都有記載而且對後世都有一定影響。尤其董系,當時名聞遐邇,經他治療好的病人可數以萬計,並受到安國軍節度使程道濟的推崇。後來成為金元大家之一,攻邪派的鼻祖張從正,也是劉完素的弟子。同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為滋陰派的開山,則是劉完素的第三代登門弟子,可謂徒重孫了。金元大家除李杲外,多為劉完素的門人,可見其地位之高,影響之大。

劉氏一生著述較多,主要有《黃帝素問宣明論方》(1172年)15卷,《素問玄機原病式》(1186年),《內經運氣要旨論》(即《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1186年)3卷,《傷寒標本心法類萃》2卷,《三消論》(附《儒門事親》),《素問藥注》(已佚),《醫方精要》(已佚),其他託名劉完素的著作還有《習醫要用直格並藥方》、《河間劉先生十八劑》、《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劉河間醫案》等。後人多把劉完素的主要著作編成“河間六書”、“河間十書”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醫家的著作。

內容介紹

卷上

十乾

臟腑配合

十二支

……

卷中\傷寒總評

傷寒六經傳受

里外傷

表里證

……

卷下

諸證藥石分劑

泛論

戰汗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