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庵

初祖庵

少林寺初祖庵位於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據少林寺1.3公里。初祖庵山門又稱三門、迦藍祠。創建於明初前,今山門是在1985——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1966年11月20日,少林寺初祖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簡介

初祖庵位於嵩山少林寺西北二公里五乳峰下的阜丘山上,是南天竺(印度)僧菩提達摩的後輩為紀念他在少林寺達摩洞面壁九年而建的一組小建築群。中軸線建築有山門、大殿和千佛閣,大殿前有一株六祖手植柏,傳為佛教禪宗六祖慧能於唐初用缽盂從廣東帶回植此,如今生機旺盛,枝葉茂密。大殿後左、右兩側各有清式方亭一座,分別祀達摩父母像和達摩面壁像。明代創建的千佛閣兩側有張公祠等建築。在古建築和蒼松翠柏之間,豎立著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蔡卞等題書的碑碣40余品。建築群規模雖“小”,卻既莊嚴古樸,又玲瓏秀麗。遠眺初祖庵,背依嵩山,三面臨壑,古柏參天,景觀幽雅,古人溫如璋《初祖庵》詩中讚美說:“曉登初祖庵,步入青雲頂,草露浥輕裳,人天分異境。”

根據初祖庵大殿內前東柱上部的紀年題記可知,該殿建於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該殿面闊、進深各三間,綠琉璃瓦覆蓋,建築面積118平方米,殿雖不算“大”,卻是河南省現存最古老的一座木石結構建築物,研究價值之高,已引起中國文物、歷史、建築等學術界普遍重視。

歷史記載

初祖庵初祖庵

少林寺初祖庵位於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據少林寺1.3公里。此庵是宋代人為紀念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而營造的紀念建築。因達摩常游化於嵩洛之間,修禪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靜坐,所以此庵又稱作“達摩面壁之庵”。

置身初祖庵山門前時,你會有置身世外、心曠神怡的感覺。這裡三面臨壑,背依五乳峰,建築群雖不算大,卻給人以深刻印象。除了這深藏群山之間的神奇環境外,那古老而精美的寶剎更是令人留連忘返。

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毀額存。蔡京所書“面壁之塔”石額今存於寺內。另有古碑四十餘通。1983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時,建圍牆二百餘米,恢復了完整的院落。現在初祖庵庵中建築有山門、大殿、面壁亭、千佛閣等。

初祖庵山門  

初祖庵初祖庵

初祖庵山門又稱三門、迦藍祠。創建於明初前,今山門是在1985——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高6.876米,為單檐懸山式建築。前後檐不施斗拱,用中柱式構架,中間開門。在山門內、大殿前的甬道東側‘有參天故柏一棵,傳說為六祖慧能所種植。

初祖庵大殿

初祖庵大殿又名初祖殿,在山門後的中軸線上。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大殿全部用八角石柱承重。

大殿建於宋宣和七年,大殿雖經多次修葺,梁架結構、斗栱比例和細部做法、圓櫨斗和訛角斗的搭配使用、真昂的使用等都反映始建結構特徵,可與宋《營造法式》的記載相印證,是宋代木構建築技術的重要例證,在木構、石雕方面的技術做法甚至可稱為孤例,為今人理解《營造法式》提供了獨特的實物展示。

建築結構

初祖庵初祖庵

建築結構時代特點強。此殿雖然幾經修葺,但其斗拱比例、梁架結構以及石柱及牆的石護腳等主要構件和特徵,仍保持北宋時期的面貌。該殿較北宋著名建築學家李誡編修的建築專著《營造法式》僅晚二十五年,所以,殿宇的許多構件及工程做法乃至石雕花紋,都為這部歷史建築名著提供了實物例證。此大殿的建築樣式,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稱為曹殿或九脊殿(明清稱歇山式),平面近方形,整個殿房設八角石柱十六根,包括十二根雕花檐柱和殿內的四根金柱(即俗話說的前後各兩根明柱)。金柱間有石雕佛台一座,台上置木製佛龕,龕內正中供初祖達摩脫紗像,其左右兩側分別供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脫紗塑像。殿內兩山壁繪有菩提達摩後至三十五代的祖師畫像,均線條清晰,形象古樸。

繪畫浮雕藝術

初祖庵初祖庵

建築裝飾、繪畫浮雕藝術價值極高。特別是在殿宇的檐柱、內柱、內外群肩石及佛台四周都有精緻的浮雕,這些浮雕皆為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建殿時所刻。檐柱呈八角形,在殿內外只能看到三面。殿的南門外東西兩側的檐柱,其正面雕舞樂圖,樂伎分別演奏拍板、琵琶等樂器,姿態各異,形象優美;其側面雕纏枝牡丹和人頭鳥身的美音鳥及童子戲蓮圖。其他檐柱則雕海石榴花、寶相花、牡丹花及卷草紋,各種花的枝葉交錯,纏枝而上,間或有人物與飛鳥,畫面靜中有動,蘊含蒸蒸日上的意境。殿內金柱正面均雕天王像,天王披甲戴盔,或持寶劍,或持金剛杵,目光炯炯,威風凜凜。殿南邊兩金柱,在天王像上方刻龍駕祥雲,殿北邊二金柱,在天王像上方刻美音鳥。此四根金柱背面分別雕雙鳳和龍雲,龍鳳的一鱗一爪、一須一翎都雕刻得細緻入微。在大殿東、西、北三面牆壁的群肩石上,內壁多雕人物,如羅漢觀海、騎鹿仙人、海游武士、官宦朝拜等,間或有建築及魚龍圖案;外壁多為動物,如麒麟、山羊、龍、蛇、蟾蜍、龜及海螺等。其中,殿內北壁東西兩側的官宦朝拜圖,各寬50厘米,長255厘米。一官雙手捧朝笏,舉止審慎,稍後兩侍者侍立,反映了在君王面前達官貴人和侍者不同的心理狀態,主人前後有兩護法神手持法器保駕護衛,以示威嚴,形象極為生動。

所有這些浮雕均以海浪為背景,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大殿佛台須彌座束腰部分的石雕,長達580厘米,寬僅14厘米,雕有獅子滾繡球和卷草圖案,獅子口銜繡球、飄帶,在海浪般的卷草中跳躍。總之,初祖庵大殿的浮雕,刀法粗獷豪放,古拙勁健,刻工精湛,畫面構圖巧妙,樸實壯麗,意境深遠,使得初祖庵這座佛門大殿,好像建在洶湧澎湃的海洋之上,又像漂泊在茫茫無際的萬頃碧波之中,堪稱古代浮雕藝術瑰寶。

重點文物保護

1966年11月20日,少林寺初祖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果說嵩山古代建築群猶如嵩山夜空的燦爛群星,那么,初祖庵大殿就是這群星中的“北斗”,閃耀著特別璀璨的光芒,因為,無論是建築歷史、建築結構、時代特徵及石雕裝飾藝術,都為中原木石結構建築之冠。本期,就請讀者走進少林寺初祖庵,領略這座“中原古殿宇之冠”傑出的建築藝術。

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申遺相關知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大會台北時間2010年8月1日將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使之成為中國的第39處世界遺產。
周公測景台| 觀星台| 塔林| 初祖庵| 常住院| 會善寺| 嵩陽書院| 中嶽廟| 東漢三闕| 太室闕| 少室闕 | 啟母闕| 嵩岳寺塔| 天地之中建築群|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王福松| 世界遺產大會| 伊琳娜·博科娃 | 世界文化遺產| 峻極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