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岩摩崖石刻

八仙岩摩崖石刻

八仙岩摩崖石刻是中國的一處遺蹟,位於臨海城內八仙岩望天台路34號。

基本信息

簡介

摩崖石刻在正廳後院的八仙岩岩壁上,自左至右依次為“漱石”、“止境”、“紫府”、“福地”、“華池”等五處。
“漱石”,橫排篆書。“漱”字高13、寬14厘米;“石”字高15、寬18厘米。款為“復口書”。
“止境”,在“漱石”摩崖右1.8米,直排篆書。“止”字高15、寬18厘米;“境”字高15、寬20厘米。款“江南弌俠“,亦篆書。
“紫府”,在“止境”右1.1米。直排八分書。“紫”字高22、寬20厘米;“府”字高19、寬20厘米。款“天台曹壽人”。曹壽人即曹掄選(1801—1871年),字德輝,天台人。諸生。工詩,善作行草、大小籀隸,尤喜書擘窠大字。遊蹤所至,即摩崖題刻。杭州飛來峰“息羽聽經”摩崖和天台國清寺壁摹補的一筆鵝碑,為其書法之最著者。
“福地”,行楷直排,在“紫府”之背2.6米。“福”字高25、寬28厘米;“地”字高22、寬32厘米。款“乙丑秋蕭然瞿善聞”。按瞿善聞,蕭山人,生平不詳。八仙宮,舊稱“呂祖殿”,創建於清康熙中(1662—1722年)。道光年間(1821—1850年),臨海士紳陳光中重建,以殿後岩石如“八仙”林立,而改名“八仙宮”。“福地”兩字既在“八仙岩”之背,那么它的書寫和鐫刻的時間當晚於“紫府”的題鐫。據此,款中的“乙丑”年,當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
“華池”,直排篆書,在“福地”右4米。“華”字高42、寬25厘米;“池”字高38、寬24厘米。款“玉梅道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