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鎮

仙岩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2處鄉鎮叫做仙岩鎮,分別是浙江省嵊州市歐海區仙岩鎮和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仙岩鎮。

基本信息

浙江省溫州歐海區仙岩鎮

仙岩鎮仙岩鎮遠觀圖

仙岩鎮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歐海區,大羅山西麓,東北與茶山永強為界,南以塘下為鄰,西北連麗岙,西接潘岱,仙岩鎮人民政府駐在河口塘村。鎮域地跨溫瑞塘河兩岸,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北南縱貫全境,中有仙(岩)竹(溪)公路西東直達仙岩風景區。仙岩鎮是溫州市衛生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是省級風景區-----仙岩風景區所在地。仙岩鎮以境內仙岩山得名。明嘉靖年間(1522~1566)分屬崇泰鄉六都、七都;及帆游鄉二都、三都;民國20~23年 (1931~1945)稱仙潭鄉;民國35年(1946)至建國前與羅南合併屬羅陽鄉;1949年置仙岩鄉;1956年屬仙岩鄉(大鄉),並為仙岩區區公所所在地,1958年稱仙岩管理區;1961年改稱仙岩公社;1984年復置仙岩鄉,1985年12月撤鄉建鎮;1992年原梓岙鄉南部星光(曾稱莘田)、大嶺、鳳池、花台李山、竹溪、橫坑、沈岙等8個村併入仙岩鎮。2001年8月21日仙岩鎮由瑞安市劃入溫州市甌海區管轄。

仙岩鎮是溫州市衛生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南一大會址和省級風景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仙岩風景區所在地。仙岩鎮地域面積37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17平方公里,山地面積20平方公里。下轄24個行政村,截止2010年五月底,常住戶籍人口39889人,外來人口50000人,有15000人僑居美、意、法、德、荷等25個國家和地區,是甌海區三大僑鄉之一。

自然景觀

仙岩鎮仙岩風景名勝區

仙岩風景名勝區是浙南地區的旅遊勝地,分仙岩、天河、化成洞三個景區,59處景點。仙岩風景區自然、人文景觀並茂,有五潭(梅雨潭雷響潭龍鬚潭三姑潭玉涵潭)二井(三皇井黃帝池)之秀,九獅(山)一象(山)之奇,更有化成洞千年金蕊山茶花。名勝古蹟眾多,歷史悠久,有軒轅三皇謝靈運山水詩遺蹤,北宋高僧楞嚴遇安所拓的梵宇,南宋陳止齋祠,明張璁羅山書院,近代朱自清名篇《綠》的故址及一批摩崖石刻,近年新增“溪山第一”牌坊、鐵索橋雷音橋等。1985年8月19日被浙江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區。仙岩鎮地域面積37平方公里,下轄24個行政村,2001年末總人口38071人,海外華僑8000餘人,是甌 海區三大僑鄉之一。

城鎮建設

仙岩鎮仙岩鎮
2001年度,仙岩鎮國內生產總值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3%;工農業總產值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6%;財政收入2711萬元,比上年增長率11.60%;人均收入6198元,比上年增加11.0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0.66%以內。仙岩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塘河西岸霞林村制磚、瓦歷史悠久,後發展陶瓷工業。塘河東岸河口堂為溫瑞塘河停靠埠、古驛道鋪舍,較早便形成小集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發展迅速,仙岩鎮有鎮、村企業928家,以陶瓷業為主,兼有五金、汽摩配件、機械製造、包裝製品、防盜鎖等工業產品;1996年工農業產值6.0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83億元。80年代以來,先後改建溫霞路等12條街道,建造眾安橋、電影院、醫院、信用社、工商所財稅所、郵電支局等辦公樓,開通程控電話;新建中學2座,國小14座和旅遊賓館,各村都興建自來水設施,敷設供水管道肋多公里;現有道路總長68公里,其中混凝土路面20公里;橋樑56座;排水管道5公里;自來水普及率約90%,液化石油氣普及率66%;公廁7座,蹲位57個;園林綠地面積8727平方米;現有中國小15所,在校學生6669人,教師257人,房屋建築12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98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24.5平方米。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仙岩鎮

仙岩鎮仙岩鎮
仙岩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東南部,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屬中亞熱帶中的丘陵地區,因千年古剎——仙岩寺而得名。仙岩鎮轄:毛家社區吳家社區官溪社區、橋棚村、埂頭村、後陳村、周源村黃茅塢村、毛家壟村、竹川村中店村、平埂村、桑園村、黃坳村、周家墩村鎮域自然環境優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總面積6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00畝,山場57483畝,鎮政府所在地八都,距玉山縣城18公里,浙贛省道玉占線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仙岩集鎮八都、官溪集市隔五日一墟,歷史悠久,每逢墟日,商貿雲集。鎮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石灰石葉臘石鋁土、鐵礦、礦泉水等。

經濟發展

仙岩鎮 仙岩鎮行政區劃圖
2003年完成財政收入275萬元,比增長8.5%;仙岩鎮國內生產總值達769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80元,仙岩鎮上下正同心協力為早日達到小康水平而不懈努力。鎮區現有建設用地46.22公頃,人均87.62平方米,人口5300人,鎮區近期規劃2007年建設用地76.74公頃,人均96.53.平方米,規劃人口8000人。遠期規劃2020年建設用地為200.73公頃,人均92.93平方米,規劃人口22000人。

立足仙岩鎮實際,進一步明晰了發展思路,“瞄準一個定位”(把仙岩建設成為贛浙閩區域邊貿重鎮),“做好二項重點工作”(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依託三個優勢(玉山工業園區優勢、仙岩鎮資源優勢、浙西區位優勢)”,“實現四個奮鬥目標(顯著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和諧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制定了適合仙岩鎮實際的《工業發展規劃》、《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等產業發展規劃。通過這些規劃的實施,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玉山縣常樂生化助劑有限公司玉山縣富紹鋅業有限公司玉山縣八都瑩石選礦廠江西樂奇工貿有限公司上饒市新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等規模工業企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化工、選礦、玩具為主的工業經濟。2007年引進江西華逸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獺兔養殖當年產量達到2萬隻,2008年有望成為江西省第一大獺兔養殖基地;生豬、四川麻羊發展成為規模養殖;廣大民眾普遍種植黃花菜,成為仙岩農業特色種植;引進的檳榔芋種植,已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仙岩將成為江西檳榔芋種植故鄉。經濟的發展,為創建文明村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城鎮建設

仙岩鎮城鎮建設
仙岩鎮先後投資200餘萬元,完成了集鎮下水道改造工程、鎮區主街道新鋪柏油路工程、主街人行道鋪設彩色地板磚工程和沿河走廊建設工程,對集鎮主街道和公路兩旁進行綠化,並第一個在玉山縣鄉鎮集鎮建設中安裝了路燈。進一步完善了《集鎮環境管理辦法》,集鎮管理井然有序。為切實改變農村環境,總投入1100餘萬元,硬質化村道35多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也實現了與浙江省、廣豐縣交界通水泥路目標。吳家社區、毛家社區、後陳村、桑園村、官溪社區,大部分通組路實現了硬質化。以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造了18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總投入1000餘萬元進行了改路、改水、改廁、改環境,達到了綠化、淨化、美化。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成為玉山縣生態保護最好的鄉鎮之一。仙岩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富裕起來的農民擁有了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