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癬

白癬

白癬又名小孢子菌頭癬、白禿瘡。病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是頭癬的一種,患者多是兒童。病原體是一種真菌。

基本信息

病因

本病記載首見於隋代《諸病源候論》。明代《外科正宗》中已有明確指出其致病因素和傳染途徑。以後諸家均認為是接觸傳染所致。白禿瘡多由相互直接接觸傳染而致;或因脾胃濕熱內蘊,濕盛則瘙癢流汁,熱盛則生風生燥,肌膚失養,以致皮生白屑、頭髮焦枯脫落而成。

症狀

頭皮生白屑、頭髮脫落成禿瘡為臨床特徵的皮膚癬菌感染性疾病。多互相接觸傳染,容易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流行,尤其在兒童中常見。其特點為頭皮上出現單個或多個圓形不規則的大片灰白色鱗屑斑,邊界清楚,病發失去光澤,常在近頭皮處折斷,所以頭髮長短參差不齊,病程緩慢,青春期可自愈、頭髮可再生、不遺留瘢痕。

病因

白癬白癬
在我國頭白癬主要是由鐵鏽色小孢子菌和狗小孢子菌引起的。前者因實驗室中培養出的純菌多里鐵鏽色而得名,後者常是狗、貓等動物所患的癬病傳染給人所致。本病主要侵犯兒童。起初只有一小片頭皮受侵犯,隨著範圍逐漸擴大。在周緣附近出現新發的較小範圍的病變,原發較大的損害稱為“母斑”,後發的較小損害則做“子斑”,久後可在頭皮上出現多數大大小小的斑片。在病損區域內有約0.5厘米長的短髮,系受真菌侵犯的毛髮發質脆弱,長出頭皮稍長後受外力的影響,自行折斷所致。在斷髮上有一個白色的、由真菌等組成的套。病發很容易輕鬆地拔出來,技時患兒完全不覺疼痛。頭皮上一般沒有明顯改變,但受狗小孢子菌感染者頭皮可以有明顯炎症。本病可以在托幼單位、國小校等兒童聚集的單位發生流行。剪短髮的男孩比留長髮和梳髮辮的女孩發病率高。待到青春期後,可能由於頭部皮脂中的游離脂肪酸增高,或由於其它某些物質的出現,對鐵鏽色小孢子菌發揮抑制作用,故多能不治自愈。本病的致病菌也可以侵犯皮膚或爪甲,青春期前後的病人都可發生,而且不能自愈。雖然頭白癬治癒後不遺留禿髮和瘢痕等永久性缺憾,也無明顯癢感,即使不治療也能自愈,但是其傳播迅速,頭皮上有片片脫髮區,健康兒童往往對患兒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對兒童(特別是女孩)的心理壓力較大,有外患兒因此性格發生變異,孤獨,好鬥,有的因此逃學。如傳播至其它皮膚上,可引起種種皮膚癬病,發生本病後還是早治為好。

診斷

1.皮損多在頭頂部,呈圓形白色鱗屑斑如硬幣或豆大,境界清楚。病灶中毛髮無光澤,距頭皮2~5毫米處折斷,病後不留瘢痕。自覺瘙癢。
2.好發於學齡兒童,男多於女,常在集體單位流行。有與同患者或與病貓、犬密切接觸史。
3.真菌檢查:濾過紫外線燈下見亮綠色螢光,真菌培養有小孢子菌屬、毛髮癬菌屬等致病菌。

辨證分型

1.血虛風燥
證見皮損呈灰白色斑片,瘙癢,毛髮乾枯,易於折斷,面色晦黃。舌淡紅,苔薄白,脈濡細。
2.濕熱毒聚
證見皮損呈紅斑腫脹,丘疹膿皰,結黃色痂,多有發熱,身疼。舌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療

治療以外用殺蟲解毒藥為主。外塗一掃光或雄黃膏,或5%硫黃膏並配合拔髮。具體方法:
1.治療前先在頭部尋找病區及可疑病區,然後在該區周圍1厘米處的頭髮剃光或剪平,以便敷藥。
2.每日用明礬水或熱水洗頭後,即在病區敷藥,用油紙蓋上,並囑咐患者包紮或戴帽子固定,每日換藥一次,塗藥必須厚些。
3.用藥一周,頭髮比較鬆動,即可用鑷子拔出病發,並爭取3天內全部拔完。如果未鬆動,更需多上些藥膏,不能間斷,一直到病變處頭髮拔光為止。
4.病區頭髮拔光後,繼續塗原用藥膏,此時塗藥不宜過厚,每日一次,連續2~4周,如果病區內發現有殘餘的頭髮或斷髮時,應及時徹底拔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